一种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9309发布日期:2024-02-09 12:2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服。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日常运动以保证身体健康。在常见的运动项目中,例如在攀爬,体操等项目中,人体手臂都需要进行大幅度动作。而现有技术中衣服的袖型并未针对手臂的抬手动作进行设计,因此当衣服较为贴身时,人们在运动中当手臂上抬的时候会受到阻碍,无法自如地进行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衣服,其可以不阻碍人体手臂的上抬动作,从而使人们可以自如地进行运动。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衣服,其中,包括:本体,其对应于人体胸腹与背部;袖体,其数量为两个,其连接于所述本体;当两个所述袖体分别朝所述本体两侧伸展开至无褶皱时,所述袖体的袖底缝向上倾斜从而与水平线形成第一夹角。

4、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0度。

5、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等于35度。

6、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

7、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当所述袖体受重力自然下垂时,袖体肩点与袖体肘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大于等于6度小于等于7度。

8、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当所述袖体受重力自然下垂时,袖体肘点与袖体腕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为大于等于16度小于等于18度。

9、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还包括帽体,所述帽体连接于所述本体。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在将两个袖体连接于本体时进行连接方位的调整,使得两个袖体分别朝本体的两侧伸展开以至袖体和本体均无褶皱时,袖体的袖底缝向上倾斜从而与水平线形成第一夹角,降低人体手臂上抬时袖体需要随手臂转动的角度。因此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即使手臂上抬,袖体也不会带动本体或者仅仅是轻微地带动本体,故而不会阻碍人体手臂的上抬动作,从而使人们可以自如地进行运动。并且由于本申请的衣服具有该效果是通过改变袖体连接到本体的角度实现的,因此即使本体和袖体制造得较为贴身,也同样不会阻碍人体手臂的上抬动作。

12、2、由于人们在通常状态下,手臂是下垂的,与抬手动作完全相反,故而衣服的袖型不仅需要不阻碍抬手也需要不会让手臂下垂时受到阻碍。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使得人们在穿着本申请的衣服时不论是运动时的抬手动作,还是通常状态下的手臂下垂,均不会感受到阻碍,较为舒适。

13、3、在袖体受重力自然下垂时,通过使得袖体肩点与袖体肘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等于6度小于等于7度,适应人体自然的手臂下垂状态。

14、4、由于人体小臂的转动幅度较大,故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袖体受重力自然下垂时,通过使得袖体肘点与袖体腕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的第三夹角大于等于16度小于等于18度,从而降低小臂在绕肘关节转动时袖体的小臂部分需要随小臂转动的角度,保障小臂的运动灵活度。

15、5、增设帽体,增加保暖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3)的角度大于等于1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3)的角度小于等于35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3)的角度大于等于1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袖体(2)受重力自然下垂时,袖体(2)肩点与袖体(2)肘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4),所述第二夹角(4)的角度为大于等于6度小于等于7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袖体(2)受重力自然下垂时,袖体(2)肘点与袖体(2)腕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5),所述第三夹角(5)的角度为大于等于16度小于等于18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帽体(6),所述帽体(6)连接于所述本体(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衣服,其包括:本体,其对应于人体胸腹与背部;袖体,其数量为两个,其连接于本体;当两个袖体分别朝本体两侧伸展开时,袖体的袖底缝向上倾斜从而与水平线形成第一夹角。采用本技术方案的衣服可以不阻碍人体手臂的上抬动作,从而使人们可以自如地进行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吕维桐,吴建胜,钟怡,夏明亮,朱腾轩,苏燕兴,刘诗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