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0732发布日期:2023-12-30 09: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头套假发领域,尤其是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头套,一般分为机制头套、纯手钩头套及半机制发手钩头套。

2、机制头套全部是通过机器跑线的形式将机制发帘固定在网帽上,这种头套造价低廉,生产效率高,因为头顶部分也是机制发帘,所以佩戴后透气性不好,舒适度差,仿真效果不佳。

3、纯手钩头套全部都是人工通过不同钩法将假发丝一根或多根钩在网帽上,因此人工成本极高,从而造成单顶纯手钩头套的造价高,很多消费者难以承受。而且这种工艺的生产效率低,完成每个头套制作的周期很长,不利于量产。

4、半机半手头套,顾名思义是一个头套一半使用机制一半使用手钩的方式制作而成。通常情况下在后脑勺位置使用机制工艺,而在头顶等发量稀疏容易外露的地方采用手钩方式。这种工艺可以很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使用的舒适度和仿真度大大提高。因为使用者通常需要在头顶位置进行分发处理,如果头顶不使用手钩的方式制作,很容易被人看到帘边,不美观。

5、手钩的方式有很多,通常用于头顶的有双扣、单递、双递等工艺。

6、双扣通常可直接用于蕾丝网上,优点是没有多层网料覆盖,更加透气轻薄,但是因为钩法本身的限制,会使得钩完的发丝在蕾丝网上存在一个小结(连接结构),从头套上方看美观度不是很好。尤其对肤色较白的人来说,其头皮颜色更浅,一些深色的发丝通过双扣工艺固定在蕾丝网上后,小结会更明显。

7、双递:发丝通过双递的钩法先穿过递针网再穿过绢,同一根头发在递针网上打结。钩完后用带回形钩的拉毛针将发丝再单根从对应的网眼中将发丝逆向拉出,此时两端的发丝都位于绢的上面,且发丝的两端尽可能地都从同一个针眼里出来,两端头发长度不等,一根长,另外一根短,约为5.5-8”左右。而发丝小结则隐藏于递针网下面,不易被发觉。

8、现有的半机半手头套往往会在手钩的部分同时采用双扣和单递工艺,通过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工艺以降低成本。但是现有的双扣和单递工艺之间由于拟真度差距较大,在二者的交界处(尤其是在发际线等显眼位置)会显得很不自然,破坏了头套整体的拟真度。而且单递工艺因为有短茬,需要抹胶再附2层网,整体头顶位置会更厚、硬,透气性和舒适度不如双递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解决了不同工艺固定的假发丝在交界处视觉上不自然,破坏了头套整体的拟真度的问题。

2、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包括:仿真头皮层、第一网帽、第一假发丝、第二假发丝和第三假发丝,所述仿真头皮层位于第一网帽上方并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所述仿真头皮层包括第一绢层和递针网,所述第一绢层位于递针网上方并与递针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假发丝穿过第一绢层与递针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假发丝不穿过仿真头皮层,所述第三假发丝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绢层向前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递针网的前侧,所述第二假发丝穿过延伸部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

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网帽包括蕾丝网,所述第二假发丝和第三假发丝分别与蕾丝网固定连接。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假发丝通过双递针工艺与递针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假发丝和第三假发丝分别通过双扣钩织工艺与蕾丝网固定连接。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网帽还包括第二绢层,所述第二绢层位于蕾丝网下方并与蕾丝网固定连接。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部分第三假发丝位于第二假发丝前侧,所述第一假发丝位于第二假发丝后侧。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仿真头皮层还包括薄纱,所述薄纱位于递针网下方并与递针网固定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仿真头皮层和第一网帽通过假发丝缝制固定。

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二网帽和第四假发,所述第二网帽中部形成有凹陷,所述第一网帽插入第二网帽的凹陷中并通过缝线与第二网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帽通过机制工艺与第四假发固定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遮挡边,所述遮挡边位于第一网帽和第二网帽连接处的下方并与第二网帽固定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绢层和第二绢层均与使用者头皮的肤色相同;

12、还包括鱼丝线,所述鱼丝线将第二绢层与蕾丝网缝制固定,所述鱼丝线位于第二绢层和蕾丝网的前部。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通过将与头皮肤色相同的第一绢层向发际线方向延伸,以遮挡采用双扣工艺固定的第二假发丝的小结(连接结构),使视觉上的过渡更自然,进而提高了拟真度,解决了不同工艺固定的假发丝在交界处视觉上不自然,破坏了头套整体的拟真度的问题

15、2、摒弃了单递工艺,将双递与双扣工艺相结合,使得头套顶部更加透气轻薄,大大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头皮层(1)、第一网帽(2)、第一假发丝(4)、第二假发丝(5)和第三假发丝(6),所述仿真头皮层(1)位于第一网帽(2)上方并与第一网帽(2)固定连接,所述仿真头皮层(1)包括第一绢层(11)和递针网(12),所述第一绢层(11)位于递针网(12)上方并与递针网(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假发丝(4)穿过第一绢层(11)与递针网(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假发丝(6)不穿过仿真头皮层(1),所述第三假发丝(6)与第一网帽(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绢层(11)向前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11),所述延伸部(111)位于递针网(12)的前侧,所述第二假发丝(5)穿过延伸部(111)与第一网帽(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帽(2)包括蕾丝网(21),所述第二假发丝(5)和第三假发丝(6)分别与蕾丝网(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假发丝(4)通过双递针工艺与递针网(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假发丝(5)和第三假发丝(6)分别通过双扣钩织工艺与蕾丝网(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帽(2)还包括第二绢层(22),所述第二绢层(22)位于蕾丝网(21)下方并与蕾丝网(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部分第三假发丝(6)位于第二假发丝(5)前侧,所述第一假发丝(4)位于第二假发丝(5)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头皮层(1)还包括薄纱(13),所述薄纱(13)位于递针网(12)下方并与递针网(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头皮层(1)和第一网帽(2)通过假发丝缝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网帽(3)和第四假发(7),所述第二网帽(3)中部形成有凹陷,所述第一网帽(2)插入第二网帽(3)的凹陷中并通过缝线(8)与第二网帽(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网帽(3)通过机制工艺与第四假发(7)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边(31),所述遮挡边(31)位于第一网帽(2)和第二网帽(3)连接处的下方并与第二网帽(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绢层(11)和第二绢层(22)均与使用者头皮的肤色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包括:仿真头皮层、第一网帽、第一假发丝、第二假发丝和第三假发丝,仿真头皮层位于第一网帽上方并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仿真头皮层包括第一绢层和递针网,第一绢层位于递针网上方并与递针网固定连接,第一假发丝穿过第一绢层与递针网固定连接,第三假发丝不穿过仿真头皮层,第三假发丝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第一绢层向前延伸形成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递针网的前侧,第二假发丝穿过延伸部与第一网帽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将与头皮肤色相同的第一绢层向发际线方向延伸,以遮挡采用双扣工艺固定的第二假发丝的小结,使视觉上的过渡更自然,进而提高了拟真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鲁正,杜召廷,张洪儒,马静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