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4618发布日期:2024-06-19 11:5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口罩,涉及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


背景技术:

1、n95口罩的鼻夹条一般为扁平的金属材料,相比于圆形的鼻夹条,扁平状的鼻夹条具有更好的保型能力,使口罩布在鼻部的密封效果更好,为了使鼻夹条对鼻子造成不适,也有将金属鼻夹条外涂覆胶层的做法,但是在裁剪后,鼻夹条两端金属外露,且容易形成切口毛刺和尖锐部位,进而使鼻夹条的两端对鼻子两侧(眼部下方)依然会造成不适,甚至长时间佩戴后会撮伤皮肤。

2、另外,现有的口罩,鼻夹条的位置是被固定在口罩布上的,通过粘贴或者缝合(缝合口罩布的多层结构以形成包围鼻夹条的区域)的方式,众所周知,如果口罩布的层间具有较大间隙,这可以大大的缓和吸气阻力,在层间形成缓和空间,减小吸气阻力,而现有的口罩的鼻夹条的固定(如上的定位方式)使最直接的吸气区域(鼻部所在区域)无法在层间形成较大间隙,因而其结构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吸气阻力。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和鼻夹条,所述鼻夹条包括扁平状的胶套和金属条,所述胶套内具有与金属条适配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胶套厚度方向正对的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贯穿容置槽的条状避让口,所述条状避让口与鼻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条状避让口两端的外侧;两个条状避让槽将胶套的中部区域形成上胶片和下胶片;

3、所述口罩本体包括无纺布外层、熔喷布层和无纺布内层,所述熔喷布层位于无纺布内层和无纺布外层之间,所述下胶片与无纺布内层的外侧面粘贴;所述鼻夹条位于无纺布内层与熔喷布层之间。

4、这种鼻夹条不仅便于金属条与胶套的装配,还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金属鼻夹条端部对皮肤造成的不适和损伤。

5、另外,由于胶套的下胶片与无纺布内层的外侧粘贴,在鼻夹条弯曲至于鼻部贴合时,下胶片受到金属条的限制而随着金属条的形变而形变,但是,上胶片则不同,上胶片与金属条分离,形成一个较大弧度的拱形,如此就可以将无纺布内层之外的两层布料撑起,在熔喷布层和无纺布内层之间形成一个吸气的缓冲区,该缓冲区的存在可以减小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当然,吸气阻力的减小时主要目的,吸气阻力的减小对口罩佩戴的舒适性有直观的影响。

6、最后,由于佩戴状态下的内撑方式,使口罩在鼻部区域的外观更加平整,鼻部区域布料的过度皱褶仅存在于无纺布内层,使布料与鼻部皮肤的接触更加柔和。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和鼻夹条,所述鼻夹条包括扁平状的胶套(1)和金属条(2),所述胶套(1)内具有与金属条(2)适配的容置槽(3),所述容置槽(3)在胶套(1)厚度方向正对的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贯穿容置槽(3)的条状避让口(4),所述条状避让口(4)与鼻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容置槽(3)的两端均延伸至条状避让口(4)两端的外侧;两个条状避让槽将胶套(1)的中部区域形成上胶片(5)和下胶片(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小吸气阻力的口罩结构,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包括口罩本体和鼻夹条,鼻夹条包括扁平状的胶套和金属条,胶套内具有与金属条适配的容置槽,容置槽在胶套厚度方向正对的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贯穿容置槽的条状避让口,条状避让口与鼻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容置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条状避让口两端的外侧;两个条状避让槽将胶套的中部区域形成上胶片和下胶片;口罩本体包括无纺布外层、熔喷布层和无纺布内层,熔喷布层位于无纺布内层和无纺布外层之间,下胶片与无纺布内层的外侧面粘贴;鼻夹条位于无纺布内层与熔喷布层之间。本技术具有能够提高佩戴舒适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咸宁兆舒美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