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291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履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技术领域。
一般鞋都由鞋面、鞋底、鞋跟、鞋绑和水平鞋口组成,其鞋跟设置在对应人脚的后掌处,而底则分前后掌,且底后缘为弧线。在各种各样的鞋子中,大多数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喜爱穿皮鞋之类具有透气透水性好而后跟高且耐磨的鞋子。这一方面是穿着舒适,油光铮亮美观大方;另一方面是鞋后跟偏高,可挺胸收腹个子垫高,看上去精神多了。但在雨雪天或有泥水的路上,皮鞋则被弄脏弄湿以至渗水浸透鞋里而无法穿。此时因皮鞋后跟高和行走向前,而只弄湿弄脏鞋前部分而后部分不湿不脏。现今传统解决办法是,把皮鞋脱下来换上雨鞋胶鞋再行走泥水路。这脱换很不方便之外,到了目的地,雨鞋或胶鞋不透气。穿在脚上很不舒服,尤其汗脚受不了;而皮鞋又笨又大则不便携带着替换,给人们带来了日常生活的麻烦。有的人,尤其爱美的年青人,干脆穿皮鞋走泥水路,以弄脏弄湿皮鞋、缩短皮鞋的寿命为代价来免去换脱雨鞋胶鞋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取代雨鞋胶鞋而让皮鞋行走泥水路,又能保护皮鞋一直不必脱下而不被弄脏弄湿的履鞋。如


图1所示,它可以让穿皮鞋的人们,在行走泥水路时先顺脚套上本履鞋〔1〕,行走到了房屋门口则随脚往后一跶,可把履鞋从皮鞋〔2〕上脱下来,穿脱可不用手帮忙,皮鞋可一直不从脚上脱下来,而可保证皮鞋在走过泥水路之后不湿不脏、无水无泥仍油光铮亮。这样,既保持了美观舒适,尤其给汗脚者解除了苦恼,并用很便宜的履鞋保护了昂贵的皮鞋,延长了皮鞋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经济实惠;同时又无须脱换雨鞋胶鞋与捎带皮鞋,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履鞋正视图。
图2是履鞋俯视图。
图3是履鞋侧视图。
图4是女式履鞋正视图例。
图5是配带式履鞋。
图6是履鞋底。
本实用新型由镰刀月开口形状的鞋面、无后掌的鞋底、两个齿形的鞋跟、倾斜30°~50°的鞋口和鞋腔等部分组成。它的结构形状与皮鞋雨鞋相比的话,只有鞋的前部,中部而无后部,也没有鞋绑、没有后掌、没有靴统;且后跟不是对应在人脚后掌而是在脚窝处。
履鞋的鞋面〔3〕成镰刀月形状开口,如图2所示,便于皮鞋穿入,使履鞋面紧贴在皮鞋面上。同时,两个月牙尖〔8〕与履鞋的鞋口〔6〕鞋底〔4〕处相接,所形成的斜拉力,使履鞋行走提脚时有强拉力,不易被泥粘力拉裂开。鞋面〔3〕要升到脚背高度约1/2~4/5,使脚提鞋有力而不易自然脱掉,同时脚尖受力小而使行走轻松,如
图1所示。履鞋面可以由一片或多片做成,并敷设各种花纹线条或外观造型,增加美观。
履鞋底〔4〕的前掌和脚窝部分形状同皮鞋底,但无后掌,且底后缘不是圆弧线而是直线,且比皮鞋底短。履鞋底正反面均做成增大摩擦力的凸凹图形,如图6中(a)、(b)、(c)所示。图案在做模具楦头时任意设定。底里面图案粗糙面可防止皮鞋与履鞋底之间,在行走时皮鞋往后用力而滑脱出来;底外面图案则防履鞋在行走泥水路上打滑。
履鞋的后跟〔5〕如
图1和图3所示,有两个齿形(亦可做成一个整形)偏高后跟,其高度与皮鞋后跟接近且稍低。这一方面让履鞋底尾垫高贴近皮鞋底,使防进泥水高程尽量变高。另一方面增加了履鞋底对皮鞋底往后用力时的反阻力而不易滑出;但当脱履鞋时用脚向后的跶力却易脱出。
履鞋的鞋口〔6〕,不是水平而是与水平成30°~50°倾斜角度,且从脚窝到脚背处分布,由鞋面的月形口和鞋底的直线后缘组成。鞋口敷设加强筋〔9〕,尤其在履鞋底与履鞋面相接的鞋口处把加强筋扩粗,以防穿入时挤破或提脚被泥粘力拉开。
履鞋的造型中,由
图1和图2中的鞋面〔3〕鞋底〔4〕和鞋口〔6〕围成鞋腔〔7〕,它比鞋口尺寸要大。履鞋口紧而富有弹性。这样,履鞋口有一定的收紧力,使在行走时不致自然脱出而又易穿进。
在每只履鞋口加强筋〔9〕前设左右各一个穿鞋带的眼孔或鞋带扣〔10〕,如
图1图2和图4所示。它平时不用,只在快步、上坡、长距离行走时,将线带或塑料带经脚后跟穿于眼中,拉紧履鞋不从皮鞋上松脱。或做成加配一根鞋带〔11〕,即成为配带式履鞋,如图4所示履鞋制作的材料,可用橡胶或软性塑料等不渗水又柔软耐磨的材料;采用橡胶雨鞋胶鞋或塑料凉鞋相同的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不需另增设备。差别仅在于按皮鞋相应尺码的外形尺寸和按
图1至图5所标履鞋形状,修改一下模具和楦头。
履鞋同样适用于布鞋、棉鞋等各种各类透水透气性好的鞋子。给广大农村城镇居民在居室附近的生产生活、上下班等近距离泥水路行走,带来舒适方便和步履轻松。穿配带式履鞋则可远距离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独具功能实用面广,能取代雨鞋胶鞋保护皮鞋行走泥水路,在雨雪天可使皮鞋不离脚,既能使皮鞋不被弄湿弄脏穿着舒适美观大方,又不必花皮鞋当雨鞋的代价。
2、穿脱方便,不能行走泥水路的皮鞋,不能穿入雨鞋胶鞋而能不用动手就穿入履鞋,能不必脱皮鞋换雨鞋却能行走泥水路。
3、价格便宜,履鞋约只雨鞋的1/2~2/3和皮鞋的1/6~1/3价;可使皮鞋延长约1/3~1/2的寿命,给用户带来经济实惠。
权利要求1.一种履鞋,它是由鞋面、鞋底、鞋跟、鞋口和鞋腔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鞋面为镰刀月开口形状,鞋底由前掌和脚窝部分构成,鞋跟是两个齿形的,鞋口是倾斜30°~50°,鞋腔由鞋面鞋底鞋口围合而成,而且鞋跟的位置在脚窝处。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鞋面的平面形状为镰刀月开口,两个月牙尖与鞋底鞋面相固接;鞋面高度为脚背1/2~4/5高度,由一片或多片构成,其上敷设各种花纹线条或外观造型。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鞋底由 前掌和脚窝部分构成,且底的后缘是直线;底的正反面均做成凸凹防滑图案。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鞋跟的形状为两个齿形(亦或一整形)高后跟,其高度与皮鞋后跟接近而稍低,履鞋跟的位置在脚窝处。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鞋口由鞋面的月形口与鞋底直线后缘组成,周围敷设加强筋;它的空间位置是与水平成30°~50°倾斜角度,且从脚窝到脚背分布,同时每只鞋的左右各设1个鞋带孔眼或设履鞋配带。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鞋腔的空间形状由鞋面、鞋底和鞋口构成,鞋面与底围成的内腔尺寸大于鞋口尺寸,鞋面相对内腔紧而富有弹性。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鞋,其特征是可以由橡胶或软性塑料等不渗水柔软耐磨的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履鞋是属于鞋类技术领域,由鞋面、鞋底、鞋跟、鞋口和鞋腔组成,其特征是鞋面为镰刀月形开口形状,鞋底则无后掌且为直线后缘,鞋底是两个齿形的,鞋口倾斜30°~50°,鞋腔由鞋面鞋底鞋口围合而成,而且鞋跟位置不在人脚后跟处却在脚窝处,也无鞋帮、无靴统。它用于取代雨鞋胶鞋而保护皮鞋(布鞋、棉鞋)行走泥水路,不用手去换脱鞋子能使皮鞋不被弄湿弄脏、油光锃亮、穿着美观舒适。
文档编号A43B3/16GK2041500SQ88218149
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12日
发明者赵德镇, 陈兰 申请人:赵德镇, 陈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