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绣花鞋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912阅读:49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绣花鞋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及其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在鞋面上具有图案或饰物的鞋类(通称绣花鞋及其制作工艺)。
以绸缎类织物为鞋面料,鞋面上具有花样图案或饰物的鞋类通称绣花鞋。绣花鞋外形美观、雅致,深受我国广大妇女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销路,其生产历史悠久,但生产工艺相当落后,如绣花一般是先将图案描绘在鞋面料上,然后采用手绣或机绣,在上面绣上花型图案,成鞋用手工缝制,自然定型,因此耗时费工。而且由于绸缎类织物很软,伸缩性和滑水性较大,给加工带来不便,制作过程中花型也易走样。因此绣花鞋的这种传统制作方法具有产率低、成本高的缺点,产品穿着也易变形,不耐水、不耐污染,容易破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耐穿,且制作方便和经济实惠的新颖绣花鞋。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便、产率高、成本低,且产品美观耐穿的绣花鞋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包括下列工序(1)鞋样及花型图案的制作由纺织机械将预先设计好的花型图案及鞋样织在鞋面坯料上,鞋面坯料可以是绸缎类织物或仿绸缎类织物(包括以蚕丝、尼龙和化纤等为原料的绸缎织物)。
(2)粘贴鞋面料及鞋夹里将上述鞋面坯料与鞋夹里用无毒耐水的胶粘剂完全粘合。鞋夹里采用比较牢固硬挺的材料,如树脂衬料、帆布和皮革等。二者粘合后使鞋面料具有相当的硬度和牢度,成鞋后鞋帮显得饱满挺括,不易变形,并给机械化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手工绣制的鞋面采用单个粘贴衬里的方式仍可用本工艺制作)。
(3)裁料用裁料机将粘贴好的鞋面料用相应尺码的刀具按鞋样一一冲裁下来,这较之手工裁剪的速度高几十倍。
(4)成帮将裁下的鞋面后端缝合,即为鞋帮,再缝上耐磨的鞋后帮夹里,沿鞋口缝上口沿包条,在鞋后帮夹里与鞋帮间嵌入两面涂有胶粘剂的硬质支跟材料,放在后帮状的模具内加压加温,使鞋后帮形状得到固定,穿着舒适硬挺不易变形。
(5)套楦将缝好的鞋帮套上鞋楦,底朝上放进鞋状模具内。
(6)上内底将鞋帮与内底加压粘合。脚底出汗多,因此内底最好采用天然皮革或其他收湿透气的材料。
(7)上外底用胶粘剂将鞋帮底沿及内底与外底加压粘合,内、外底之间置有硬质脚撑。
(8)鞋面处理若欲再对鞋面进行装饰,则可将装饰物粘结在鞋面上。为了扩大绣花鞋的日常穿着范围,可在鞋面上涂敷合成树脂,以使鞋面耐磨,不易破损,污染物容易被清除。所用的合成树脂可以是聚氨酯或其他防水防油类涂料,以及环氧类胶粘剂等,最好呈浅色、白色或透明的颜色。其涂敷工序可放在裁料前,也可放在成鞋后,可采用喷涂或刷涂的方法。
(9)定型传统方法采用自然定型,即不取出鞋楦搁置一天左右,让鞋在鞋楦上定型,这样,占用的鞋楦多,占地面积大,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生产速度。而本发明采用强迫定型法,(即将鞋连同鞋楦一起放进热烘机内热烘)然后迅速放进冷冻机冷冻,使鞋型迅速得到固定。这种方法克服了前述自然定型的缺点,且定型的质量好。
以上鞋面与鞋夹里之间的粘结可采用聚氨酯类胶粘剂,而鞋帮与内底,以及内、外底之间的粘结可采用氯丁胶之类的胶粘剂。
本发明之绣花鞋外形美观,穿着舒适、挺括、不易变形。经处理的鞋面耐水、耐油、耐磨,扩大了日常穿着范围,价格较之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绣花鞋低。同时本发明之绣花鞋的制作方法耗时省,产率高,成本低,适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
以下将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也可从中进一步看出。
实施例绣花鞋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工序(1)鞋样及花型图案的制作由纺织机械将预先设计好的花型图案及鞋样织在鞋面坯料上,这较之先将图案描绘在鞋面坯料上,然后进行绣花的传统方法的工效提高几百倍。鞋面坯料为绸缎类织物(包括仿绸缎类织物)。
如果不需在鞋面料上绣花。仅在鞋面上设置装饰物,则可省掉此工序。
(2)粘贴鞋面料及鞋夹里用聚氨酯胶粘剂将上一步制成的鞋面料与相应尺寸的鞋夹里完全粘合在一起,由此,鞋面料具有相当的硬度和牢度,成鞋后鞋帮显得饱满挺括,不易变形,也给机械化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
(3)裁料用裁料机将第二步粘贴好的鞋面料用相应尺码的刀模按鞋样逐一冲裁下鞋面,这一步比手工裁剪提高几十倍。
(4)成帮将裁下的鞋面后端缝合成鞋帮,再缝上鞋后帮夹里,沿鞋口缝上口沿包条,在鞋后帮夹里与鞋帮间嵌入两面涂有胶粘剂的硬质支跟材料,放上鞋后帮状的模具内加压加温使鞋后帮的形状得到固定,穿着舒服、硬挺、不易变形。鞋后帮夹里及沿口包条最好采用耐磨的天然皮革。易磨损的鞋面前端内面如粘贴皮革材料更好。支跟材料一般为硬真皮革,也可采用塑料成型件等。
(5)套楦将缝好的鞋帮套上鞋楦,底朝上放进鞋状模具内,鞋帮上拉,鞋楦下压,并使之固定,这将给上底带来很大方便。
(6)上内底内底一般包括全托底及半托底,操作时先将全托底置于鞋楦上固定,在后部涂上防水胶粘剂(如氯丁胶)然后放上硬质脚撑(一般为钢条),接着放上涂好胶粘剂的半托底,加压粘合,将脚撑封闭在内,然后在内底四周涂上胶粘剂,将鞋帮边沿向内摺,并与内底粘合。
也可省却半托底,直接将外底与内底粘合,将脚撑封闭在内,脚撑保证鞋的纵向不至弯曲变形。
脚底出汗多,因此内底采用天然皮革或其他吸水率及透气性好的耐磨材料。
(7)上外底将外底边缘打毛,涂上胶粘剂(一般采用氯丁胶),在鞋帮底沿及内底上也涂上胶粘剂,将两者加压固定。上一双鞋底约需1分钟,比手工缝制鞋底快近百倍。鞋底可采用皮鞋底、仿皮底和橡胶底等。
(8)鞋面处理鞋面上若需放置装饰物,则可采用胶粘法,将饰物粘结在鞋面上。根据需要,也可再在鞋面上喷涂或刷涂合成树脂(如聚氨酯、聚酰氨等高分子材料)。合成树脂涂敷可放在裁料前,也可安排在成鞋后进行。
(9)定型本发明采用强迫定型法,将鞋连同鞋楦一起放在热烘机中热烘(温度一般不超过150℃,视具体鞋料而定),然后迅速移入冷冻机中冷冻至-4℃左右,使鞋型迅速得到固定。以上热烘机或冷冻机均配有温度显示、调温和恒温等装置,并采用可调速的输送机水平送料。热烘或冷冻的时间均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不可烘焦面料,以致织物变色、变脆、失去牢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绣花鞋,它包括绸缎类织物(或纺绸缎类织物)制成的鞋面,以及与鞋面相连接的鞋底,在所说鞋面上带有图案或装饰物,其特征在于(1)鞋面与鞋夹里、鞋帮与内底、以及内、外底之间均用胶粘剂粘合,(2)鞋后帮夹里为耐磨性材料,它与鞋后帮之间用胶粘剂粘合,并在中间嵌有硬质支跟材料;(3)内、外底之间置有硬质脚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鞋夹里为树脂衬、帆布或人造革,而所说的内底与鞋后帮夹里及鞋面头部内衬为耐磨挺括的材料,所说的硬质脚撑为钢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鞋,其特征在于所说鞋面上涂有合成树脂。
4.一种绣花鞋制作方法,它包括在鞋面上设置花型图案、裁样、成帮、套楦、上底和定型等工序,其特征在于(1)鞋面上的花型图案是在鞋面坯料织布过程中一起织造而成;(2)在裁鞋面料前,先用胶粘剂将鞋面坯料与鞋夹里全部粘合在一起;(3)鞋后帮夹里与鞋后帮、鞋帮与内底、以及内、外底之间均用胶粘剂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绣花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鞋后帮夹里与鞋后帮之间嵌有硬质支跟材料,内、外底之间置有硬质脚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绣花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鞋面是用刀模将粘好夹里的鞋面料冲裁而成,鞋后帮系在定型设备上压制定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绣花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成鞋的定型采用热烘速冷强迫定型法。
8.根据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绣花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鞋面上用喷涂或刷涂的方法涂敷合成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绸缎类织物为鞋面料的绣花鞋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系通过纺织机械将预先设计好的花型图案及鞋样织在鞋面坯料上,并用胶粘剂将鞋面坯料与夹里粘合后,再用裁料机冲裁成鞋面,以后再与鞋底粘合而成。本发明对制作绣花鞋的材料进行优先组合,合理配置,使其能适合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改变了旧工艺耗时高,产率低,成本高的状况,而且产品的内在及外观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对鞋面进行特殊处理后,可适合各种日常穿着所需。
文档编号A43B1/00GK1044038SQ89100298
公开日1990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13日
发明者郁理泰 申请人:郁理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