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18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事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事包的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以站立且不易变形的公事包的构造。
根据市面上所见的手提箱、公事包各类繁多,式样各具特色,消费者可依个人喜好及不同需求而自行选用;而手提箱与公事包的区别及优缺点,大体上为(A)手提箱,如


图1所示,是以硬质材料制成的矩形状的硬箱体及盖体,取放物品是藉盖体的掀开;其优点是具有坚硬的矩形箱体,物品置于其中可以免受挤压变形;但其缺点是欲制成具有坚硬的壳体,其重量自然较重,所以整体较为笨重,且箱体不能伸缩,空间受限制且被固定,即不能伸展,没有弹性空间;(B)公事包,一种系由较硬质材料制成前侧层及后侧层,以供包体支撑用,而侧边则用软质材料,使包体空间能伸缩;即如图2所示,其构造大体上包含有前侧层1、后侧层2、中间数隔层及两侧边较软且可伸展的部分,且其后侧层2延伸成一盖板3覆盖于前侧层1上,并于其顶端设手提握把4;其优点是,较为轻巧,适供承装一般书类文件,且侧边皮革具有可折叠及伸展的功效,所以可以改变公事包容纳空间而具有弹性使用的特性;但其最大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变形,尤其如图3所示,其底部的变形特别严重,以致站不稳,尤其置放于内部的文件物品容易受挤压变形,且其物品取放方式,都须掀开盖板3再由上方抽出或放入物品,十分不方便;且这类公事包为求得外观平整,一般都须要使用较好或较厚的皮革制成,形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公事包平稳站立,且外观平整而不易变形的公事包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该公事包前方取出或存放物品的公事包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于该公事包中间隔层前侧设有活动夹层的构造,以使公事包具有多用途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事包的构造主要包含有前侧层、后侧层、中间隔层及一U型补强框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层的两边及底部与该U型补强框连固成一垂直笨斗型框架,再固设于公事包的中央部位;藉该中间隔层与U型补强框连固成一体,以使该U型补强框具相当的强度而可防止其上端向外扩张,又可令公事包直立站稳且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是在于该公事包具有中间隔层与U型补强框相辅相乘的辅强作用,所以可与前侧层两边以拉链等连接元件与公事包的二侧边连接,并可藉两侧边拉链拉开作用而令该前侧层得以其底部为轴而被拉放呈水平状,以利取放公事包内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是在于该公事包具有中间隔层与U型补强框相辅相乘的框架辅强作用及前侧层被掀开平放的特性,而于中间隔层与前侧层间设一活动夹层,该活动夹层底部藉一皮层连接于公事包底部而上端两侧边藉一组扣持装置将该活动夹层固定于U型补强框内或解开令其随前侧板水平放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结构特征得以更为清晰了解,兹配合图示,列举一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前侧层打开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U型补强框与中间隔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横剖面视图。
图8至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纵剖面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事包的构造主要包含有前侧层10、后侧层20、中间隔层30、U型补强框40、活动夹层50、拉链61、62、扣持装置71、72及由后侧层延伸而成的盖板80等主要部份;其中该U型补强框40可由塑胶、玻璃纤维、碳纤维或铝合金等材质制成,且可令其截面41呈数个空格状,以减轻其重量,请参阅图5所示,其主要特征是该中间隔层30具有相当的厚度且两侧边及底部包覆于U型补强框40,而使两者固结成一笨斗型框架,具有相辅相乘的功效,尤其该中间隔层30可以防止该U型补强框40的顶端向外扩张,再将该U型补强框40及中间隔层30与公事包的侧边软皮91、92、93、94及底部连结,其中连结该U型补强框40与前侧层10的侧边软皮93、94自其中央部位切开并各车连一拉链61、62,藉拉链61、62的拉合而使该前侧层10得予盖合,而拉链61、62拉开时,令该前侧层10拉下平放,以便利取放物品;该U型补强框40内可设一活动夹层50,该活动夹层系由前后二板体51、52及侧边连结皮53、54(见图7)构成一容纳空间供插置文件或物品,其中前板体的前面更设有笔座511及二小袋体512、513,而整体的活动夹层50的底部藉一连结皮55而连结于公事包底部(请参阅
图10所示),而其上端由该U型补强框40两边延伸设有二带状扣持装置71、72,该扣持装置的末端可设钮扣或粘扣带而得将该活动夹层50固定于该U型补强框40内(如图4、8和9所示),亦可解开该扣持装置而令该活动夹层50平放于前侧层10上(如
图10所示);另外该盖板80可盖覆如图6所示,且其上设有手提握把81;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公事包的构造,因藉该U型补强框40与中间隔层30的坚固补强构造,而使公事包具有一框架而得稳固地站立;且因有该框架的支撑而于前侧层10与U型补强框40间的侧边软皮93、94上切开并各车连一拉链而令该前侧层10得以其底部为轴被拉掀平放,以利物品的取放,且该活动夹层50随前侧层10平放或竖起,取放物品十分方便;另外,因为本实用新型有框架支撑,所以侧边软皮及前后侧层的皮革可使用较软或次级品,而同样可获得一种十分平整外观的公事包;更可使装于其内的物品避免因公事包变形而受挤压变形,尤其因不易变形,所以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公事包的构造主要包含有前侧层、后侧层、中间隔层及一U型补强框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层的两边及底部与该U型补强框连固成一垂直笨斗型框架,再固设于该公事包的中央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事包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前侧层与该U型补强框间的侧边软皮被切开,并各连设一个藉其拉合和拉开而使前侧层分别盖合和拉下平放的拉链等连接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事包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层与前侧层间设一活动夹层,该活动夹层底部藉一皮层连接于公事包底部而上端两侧边藉一组扣持装置将该活动夹层固定于该U型补强框内或解开令其随前侧板水平放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公事包的构造,其主要包含有前侧层、后侧层、中间隔层及一U型补强框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层之两边及底部先与该U型补强框连固成垂直笨斗型框架,再固设于公事包的中央部位;藉该中间隔层与U型补强框连固成的框架,使该U型补强框具有相当之强度而可防上端向外扩张,又可令公事包直立站稳且不易变形者。
文档编号A45C3/00GK2071006SQ8922060
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日
发明者蔡炎龙 申请人:蔡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