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219阅读:20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防雨用品。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雨,传统的雨鞋是人们必用的防雨用品。对外出公务或旅游的人来说,要否带雨鞋确实是一件头痛的事,带则怕重,不带又怕下雨。对一些特殊卫生要求的场所,也免不了脱鞋、换鞋之不便。申请号88221516.7的雨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雨鞋,由鞋套和跟套组成,其跟套后面或侧面是开口式的,靠按钮扣住,鞋套与跟套的过渡处还有紧固带,这种雨鞋使用者既要按钮扣又要扎带,显然较麻烦,况且跟套后面或侧面开口式,难免雨水会湿到里面,并且,该鞋套和跟套是根据所穿的布鞋、皮鞋、凉鞋之外形进行造型制造,使用上有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向人们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防雨效果更好的鞋套。
本实用新型有下列附图。


图1为平面状的鞋套。
图2为立体状的鞋套。
以下根据附图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照
图1、图2一种改进的可套在布鞋或皮鞋或凉鞋外的鞋套,以高弹性、高强度、耐磨的乳胶(包括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为主要原料,配以硫磺、氧化锌、促进剂、防老剂及稳定剂等辅料,用传统的生产乳胶手套的配方和工艺采用凝固剂浸渍法制作而成。鞋套的鞋邦1和鞋筒2是光滑过渡连成一体的,鞋邦1后脚跟可开鞋跟孔5,以适应穿高跟鞋者需要,也可封闭型,鞋邦1底及底沿是粗糙的防滑层4,鞋筒2上有起紧固作用的卷边口3,卷边是在乳胶未干时进行手工或机械卷边,然后经烘干硫化即成,经卷边后弹性更好。防滑层4是在浸渍硫化胶后再浸渍一次防滑材料,防滑材料采用废胶粉、胶粒或橡塑等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废料经粉碎而成加上普通硫化胶和活性剂,制备前首先清除胶粉中的杂物,将活性剂稀释成10%以下使胶粉湿润充分,经湿润后的胶粉加入硫化胶乳中,不断搅拌使之均匀即成防滑材料,或者用纤维材料粘贴在鞋邦1底上。防滑层4的作用是增加摩擦系数,以免行走时路滑跌倒。
本设计之鞋套结构型式分平面造型(
图1)和立体造型(图2),可一次性使用也可多次性使用,平面造型的模子为平面型,其模板厚度不小于5mm,各部位周长相等于立体造型各部位周长,总重量约20~30克,用户根据需要选购,外出时可折叠随身携带,穿着无重量增加感。由于乳胶鞋套的弹性好,穿上后能随着鞋形变形而紧贴,所以其规格分档不必很细,一般成人用可分大、中、小三档,童鞋分大、小两档即可,均无左右之分。鞋筒2高度可任意尺寸。鞋套的颜色可透明可彩色,增加美感。一种型号的鞋套可穿在布鞋外,也可穿在皮鞋外,亦可穿在凉鞋外,使用比较灵活。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穿着舒适,能达到护鞋、防湿、防污的效果,并可折叠随身携带,使外出人员省去了携带雨鞋的麻烦,避免了担心下雨无鞋的心理负担,用在室内防污也是最理想用品。
权利要求1.一种可套在布鞋或皮鞋或凉鞋外随时可穿脱的鞋套,由光滑过渡连接的鞋邦(1)和鞋筒(2)组成,其特征是鞋邦(1)底及底沿是粗糙的防滑层(4),鞋筒(2)上有卷边口(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套,其特征是该鞋套可制成平面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套,其特征是该鞋套可制成立体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套,其特征是鞋邦(1)后脚跟开有鞋跟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鞋套涉及鞋类防雨用品。由鞋帮、鞋筒、鞋帮底及底沿上的防滑层、鞋筒上的卷边口组成。以乳胶为主要原料再加以辅料配方制作而成,结构型式有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可一次性或多次性使用。该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穿着舒适,能达到护鞋、防湿、防污的效果,使外出人员省去了携带雨鞋的麻烦,避免了担心下雨无鞋的心理负担,还可用于室内防污。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62162SQ8922126
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5日
发明者虞廉芳 申请人:宁波兴基像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