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09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假发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发,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成完整假发的假发单元。
现有市场上可购得之假发,其假发单元结构大都采取编织的发根结构如


图1所示。其发根部(13)需要有50mm左右的发丝被编织起来成为有一定宽度W1和厚度T1(图2)的编织部12。由于用多股发丝编成辫子股,再以辫子股交织成编织部12,所以要消耗约50mm长的发丝才能使许多发丝编结成一片,而且使得编织12具有不小的厚度T1(图2)。为了使编织部12不易松散并且具备一定的抗拉强度,还须用线11将编织部12缝上数道,如
图1所示。但是,由于假发的价值是随其长度增加而大大增加,所以50mm左右的发根被编织成W1宽度(一般约25mm至32mm)的编织部12,使约有50mm长度没有利用成为真正的假发,实在是一种浪费,因其降低了发丝长度上的价值。其次,由于编织发根大都采用手工,既费时又耗工,即使采用机器进行编织,其工序也比较复杂,所以成本都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发单元,使发丝的全部长度都被利用成为假发,以增加其组成完整假发的长度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发单元,不必进行编织而使许多发丝联结成一片状单元的假发,以提高其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从而降低假发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包括使多根发丝互相联结起来的发根部(33)、发身部(34)和发梢部(35),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根部(33)系用胶合结构使多根发丝互相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胶合部(36)。
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他的目的以及其特征将在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中揭示得更充分。但应清楚理解的是,附图仅作举例说明之用,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之限制。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假发单元的平面图,其中11-缝纫线,12-编织部,13-发根部,14-发身部,15-发梢部,W1-编织部12的宽度;图2,表示
图1所示假发的A1向视图,其中T1-编织部12的厚度;图3,为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的平面图,其中31-缝纫线,32-布条,33-发根部,34-发身部,35-发梢部,36-胶合部,W3-布条32之宽度;图4,表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的A3向剖视图,其中T3-胶合部36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单元主要是采用胶合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现在参阅图3和4对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的平面图,本实用新型假发单元包括发梢部35、发身部34和发根部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方式是该发根部33的末端约有W3的宽度被两片宽度为W3的布条32夹住,该两片布条32之间的发根33末端以胶合剂互相并与布条32胶合成胶合部36,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单元。由多个假发单元便可以依据不同人的头型大小组合联结成为具有各种造型的完整假发发套。一般来说,两片布条32胶合发根33末端之后的胶合部36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联结起来成为假发套的各种张力,并具有足够的牢度承受梳理假发时的拉力。如果为了进一步增加强度,也可以在布条32与发根33末端之胶合部36较密地缝上一条或数条线31。如果胶合部36的强度已经足够,则此缝纫线31便可免去。
由于胶合部36不存在发根33末端的折叠、编织,所以便不存在约50mm的发根33被编织成编织部12(
图1)这样的消耗。同样长度的发丝原料制成的假发单元可以比现在结构的产品增加约50mm的长度。同时,胶合部36的厚度T3可以做得比现有产品的厚度T1更薄,当然也可以做得更厚,视最后制成完整假发套的造型需要而定。
胶合部36的结构之所以起这样的作用,在于使诸多发丝整齐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单元,并且借此使诸多单元再互相组合,从而成为各种造型及各种头型大小的假发发套。因此,在达到一定牢度和柔韧性的前提下,可以选用多种胶合方式,例如上述的两片布条32夹住发根33端部而胶合;或者两片布条32夹住发根33之端部再加缝纫线31缝纫的方式胶合;或者甚至只用一片布条32从一面或者插在发根的当中将发根33的端部胶合,或在单面或插在发根当中胶合的布条32外面再加缝纫线缝上进行加强等等。
布条32的宽度W3以约5至6mm为适当,宽度太小可能会造成胶合部36牢度不足,发丝容易脱落或胶合部36容易断裂。宽度太小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布条32其材料选择可考虑其厚薄、经纬密度以适应结构工艺要求,并且达到所需的胶合强度和抗张强度。例如,可以选用较高支数的全棉织物、丝绸织物、人造纤维织物、尼龙织物、绦纶织物以及此类混纺的织物等等。如果发根33端部互相胶合成胶合部36之后的牢度已经达到了使用要求,则布条32也可不用再胶上去,这便是本实用新型最简单最低成本的一种结构。
用于胶合部36的胶合剂其基本要求为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有柔韧性和抗拉的强度,并且有耐水、耐油以及耐久性。在目前市场上有较多的这类胶合剂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例如聚酯类胶合剂、聚异氰酸酯类胶合剂、聚氨酯类胶合剂、合成橡胶类胶合剂、改性的防水骨胶等等。本实用新型较佳选用的胶合剂为弹性体胶合剂如聚氨酯类胶合剂等等。
一般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单元在制作时十分简单,只需在发丝的发根部33涂上宽约W3的胶合剂,然后使发丝理齐发根部33并整齐地平铺成一定厚度T3,压合涂胶的发根33,待胶合部36之胶合剂干燥固化之后,如果胶合剂足够,便可成为一片胶合起来的假发单元。如果在胶合部36的单面或双面再胶上布条32,则效果更佳。布条也可以插在发根的中间进行胶合,达到增强胶合牢度的作用。也就是说,发丝的根部末端胶合在一片布条32的两面,也可达到增强的作用。此外,在胶合部36又可缝上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31,则其牢度更为提高。当然,如果胶合部36本身的牢度已足够适于实际应用,则布条32和或缝纫线31都可以省去,以进一步简化结构工艺和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单元已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上述形式,但应理解的是,上述详细描述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本技术领域熟练人员也可以作出变化而不偏离由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假发单元,包括使多根发丝互相联结起来的发根部(33)、发身部(34)和发梢部(35),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根部(33)系用胶合结构使多根发丝互相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胶合部(3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部(36)还包括至少一层布条(3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部(36)还包括至少一条缝纫线(31)。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条(32)可以是全棉织物、丝绸织物、化学纤维织物,或者它们的各种混纺织物,较佳的是化学纤维织物。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假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部(36)系用聚酯类胶合剂、聚异氰酸酯类胶合剂、聚氨酯类胶合剂、合成或天然橡胶类胶合剂或者改性防水骨胶中至少一种胶合剂胶合成形的胶合结构,较佳采用的是由聚氨酯类胶合剂形成的胶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发单元,具有一胶合部使多根发丝的发根部互相联结起来成为一假发单元。由多个这样的单元可以按照不同头型大小制成各种造型的假发发套,使得同样长度的发丝制出比现有技术的假发长约50mm的假发,且其结构比较简单,省时省工,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A41G3/00GK2109097SQ92200748
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8日
发明者赵振国 申请人:精工发品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