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74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具有保健功能的鞋。
目前,人们穿用的鞋类有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式样繁多,风格各异,体现了人体的健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中穿用鞋时除注重款式色泽外,注重了鞋的形态,行走功能和人脚的生理功能。通常的鞋采用鞋底的后跟部可设凹槽来减轻重量,易使人体重心偏离脚踵心部位。穿用高跟鞋(鞋后跟>30mm),脚底板同鞋底跟成倾斜角度,影响人体在直立和行走的正常姿态,并给踝骨和膝盖骨增加调整负担,使人易疲劳,脚易发生囊肿,易患脚垫、鸡眼等脚病,影响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就足,而提供一种舒适方便,减震助行的保健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鞋的鞋底和鞋后跟处内凹形腔里装有弹性体,弹性体是弹簧、橡胶或橡胶和弹簧的结合体,同鞋面组成保健鞋。
保健鞋适合人体生物工程学和运动生理需要,利用弹性体储存能量,减轻腿部、足趾的压力。去淤活血,疏经活络,使人恢复疲劳,穿着舒适,减震助行。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方式具体描述。


图1示保健鞋结构图(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图2示保健鞋结构图(弹性体为橡胶体)。
图1、图2中,1-鞋面;2-鞋底;3-前脚掌弹性体;4-鞋垫;5-鞋后跟弹性体;6-鞋后跟;7-鞋底内凹形腔本实用新型保健鞋,同鞋面(1)相联接的鞋底(2)和鞋后跟(6)里装有弹性体(5),弹性体(5)是弹簧、橡胶或橡胶和弹簧的结合体,鞋底(2)可选用皮革、橡胶、塑料、橡塑等材料,安装在鞋底(2)和鞋后跟(6)经压铸或注塑的鞋底里预制出内凹形腔(7),鞋底上预制出圆形凸台,对鞋底弹性体(5)定位,鞋垫(4)下平面也对应压制出圆形凸台,使鞋底(2)和弹性体(3)、(5)可根据人的体重、身高及工作特点,组配成不同自振频率的弹性体(3)、(5),从而起到减震助行作用。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鞋面材料可选用皮革、合成革等面料。
实施例1舌盖式保健鞋(女式)以皮革、橡胶、塑料、橡塑等材料经压铸和注塑预出鞋底在前掌脚托板和鞋后跟内凹形腔里压制圆形凸台,然后同鞋成组合在一起,弹性体为压缩弹簧,(符合GB1239-76-Y1和GB2089-80标准),前常脚托板为6个φ16的压缩弹簧,碳素弹簧钢丝为φ2mm,鞋后跟外径为φ45mm压缩弹簧1个,碳素弹簧钢丝φ4mm,压缩弹簧下部由凸台定位,上部由聚脂材料注塑的鞋垫下部的凸台定位,做到压缩弹簧整体受力均匀,疏经活血,减震助行。
实施例2舌盖式保健鞋(男式)以皮革、橡胶、塑料、橡塑等材料经压铸和注塑预制出鞋底,在前脚掌脚托板和鞋后跟处内凹形腔内压制出圆凸台,然后同鞋面组合在一起,其弹性体选用橡胶体整体压铸,如图2所示,橡胶体两种规格,一种为φ10×15-6个,上、下部有定位槽。另一种为φ40×25-30-1个,径向开孔,橡胶体上、下定位靠鞋底上部圆形凸台和鞋底下部圆凸台定位,使整体压缩受力均匀,疏经活血,减震助行。
根据运动生理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保健鞋,前脚掌和脚后跟里面安装弹性体,鞋后跟自然翘起,减少足重心与地面接触的反作用力震动,疏经活血,增强血液循环,减轻疲劳。
一种保健鞋,结构简单,容易制做,可以根据人们的工作环境,制成各种功能的保健鞋,如售货员、纺织工、医务人员、旅店服务人员等,各具特色,风格各异,为人们提供舒适轻便,行走自如的保健鞋。
权利要求1.一种由鞋面、鞋底、鞋后跟组成的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同鞋面(1)相连接的鞋底(2)和鞋后跟(6)内凹形腔内压制出凸台,鞋垫(4)下平面也对应压制出凸台,在上、下凸台对应处设置弹性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性体(5)是弹簧、橡胶或橡胶和弹簧的结合体。
专利摘要一种由鞋面、鞋底、前掌弹性体、鞋垫、鞋后跟弹性体、鞋后跟组成的保健鞋穿着舒适柔软,弹性大,防病健身,美观大方,并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容易制做。
文档编号A43B7/00GK2143060SQ9221640
公开日1993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6日
发明者阎振友, 田慎广, 吴学舜, 陈 光 申请人:阎振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