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859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根据民用电热毯原理设计的一种电热鞋,冬季可供室外营业或司乘人员足部取暖用。属于低压电器及制鞋行业。
据调查,目前我国市场上尚无此种电热鞋,与在专利公报中检索出的一种电阻丝镶嵌在鞋底中的电热鞋相比较,在结构上有所不同,本发明电热鞋的电阻丝是设计在鞋垫的夹层中,并使用12伏电源,具有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为原理示意图,在


图1中在鞋垫1的夹层中布以蛇形热电阻丝2,2的两端抽头处焊上接线端子3,共同组成一个发热原件。将它置入鞋腔,通过3与缝制在鞋帮中足弓处的接线端子4衔接;4通过导线5与装在鞋腰6上的按扣式接线端子7连接。
在图2中以皮革面包以钢纸芯板制成的接线端子8,通过一对金属按扣9可与7对应开合。由8引出的一对金属导线10进入分线盒11中,其正极通过熔断器12与开关13的正极14接通。另一负极线路接在负极15上并接地。衔接好各部接线端子,合上开关,电流便通过鞋垫1中的电阻丝2做功、发热,使足部得到温暖。
图3是鞋垫1的纵剖面图以鞋垫形状的挂浆麻布16做电阻丝2的布线托板,涂有氯丁胶的无纺布17盖住2和16,使三者结合成整体,其两侧再粘以帆布18,做成普通鞋垫形状,表面再粘以绒布19。
本电热鞋鞋垫的电热性能设计计算如下功率为12瓦,规定使用电压为12伏,则根据电功率P=U·I,则电路中电流为I=P/U=12/12=1A(安);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阻为R=U/I=12/1=12Ω(欧);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电阻丝的热量为Q=0·24I2Rt=0·24×12×12×1=2·88cal(卡),即每秒可发出2·88卡的热量。经实验,在此情况下,通电6-8秒钟即有起温感觉,待足部满足温后,可用开关13断电或拔下接线端子8即可。
本电热鞋的安全性能计算及说明如下1、根据电工常识12伏电压比36伏安全电压还低三倍;2、如因意外造成电路的短路,有容量为1A的熔断器12及时熔断,起到保护作用;3、根据电工常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其皮肤的电阻在104-106欧姆范围内,而在血管少、角质层较厚的足掌部其电阻值最大,通过的电流为I=12/106=12×10-6A=12×10-3mA,即等于千分之十二毫安。因为直流电5毫安才能引起人的轻微感觉,所以即使是因脚汗潮湿使脚掌的电阻值下降100倍时,才能通过1·2毫安的电流,但它距离感觉电流5毫安还低三倍多。因此,即使是带汗脚掌直接接触12伏电压的两极,也不会引起感觉,也就更不会造成伤害;4、在以上安全的情况下,又有胶层、帆布、绒布等多层绝缘保护层。所以,本电热鞋是安全可靠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鞋,以开关、熔断器、导线、接线端子、热电阻丝等所组成的电热回路,其特征是热电阻丝装在其鞋垫的夹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鞋,其特征是在鞋垫外形的足弓凹处引出一对连接着热电阻丝两端的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鞋,其特征在是鞋帮的夹层中埋有一对金属导线,两端有接线端子,其一端在内侧足弓处引出,可与鞋垫的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鞋腰外侧可与外接电源的接线端子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电热鞋是根据电热毯原理,采用低压12V直流电源通过开关、熔断器、导线及鞋内外的接线端子等,使夹有电阻丝的鞋垫发热温暖足部。电热鞋垫具有12W功率,每秒钟可发出2.88卡的热量。在结构上便于随时拆装维护,电器性能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43B7/00GK2140633SQ9222082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树明, 陈 光, 张芷芬 申请人:王树明, 陈 光, 张芷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