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钱证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06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钱证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钱证夹等贵重携带物上的防盗装置。
日常中为了防止钱包,证夹或手提包、箱等的丢失,防盗钱包及防盗箱等产品应运而生。就防盗钱包类而言已有一些产品及专利,它们利用开关接通报警电路发出警报声达到防盗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开关装置均具有一些缺点,例如对于绝大多数这类装置需在衣内缝一物体、如磁钢或布条,前者作用于钱包中的干簧管,正常时钱包在口袋中,磁铁使干簧管的开关触点断开,而被盗时此开关触头接通而报警;后者则是在袋中隔开一弹性开关,作用同上。这类装置需在口袋中缝物,因而很麻烦。还有一种方案是用笔卡式结构的开关装置,平时卡在口袋边上利用口袋布使开关断开。这种装置的缺点更大,因为偷盗者使用一绝缘薄片就能将钱包偷去而不致报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钱证夹等物的防盗装置,它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即作到在口袋中不需固定任何物体,只要将该装置装在钱证夹等物上即能可靠报警,并不致因使用任何专用偷盗用具而被没有发出报警地偷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务是这样地实现的该防盗装置由一扁盒及一发声件组成,在扁盒中除设有专门的自重式报警开关,该开关在电路中与音响电路、电源开关及电池串联,它由一活动柱、作为报警开关动触头的导电弹簧片及报警开关定触头组成;发声件上设有园环形共呜室,内装蜂呜器,它被安装在所述扁盒的中间位置上;在钱证夹一叶的下方开有园孔,扁盒放置在该叶的内侧,发声件放置在该叶的外侧,安装时扁盒上的园孔,钱证夹上的园孔及发声件上的园环形共呜室后端对齐,再用螺丝从扁盒一侧穿过钱证夹拧入到发声件的螺孔中,就使扁盒及发声件夹紧地固定在钱证夹一叶的下端,使用时钱证夹的下端与衣袋底相接触,这时靠钱证夹的自重,使活动柱移到上方位置使作为报警开关动触头的弹簧片与其定触头分开;当钱证夹偷盗取出时,该活动柱在弹簧片弹力作用下被移动到下方位置则使弹簧片与定触头闭合由此发出报警信号,制止偷盗。
以下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阐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构型及优点。


图1a-c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盗装置扁盒部分的结构;图2a-c上述实施例的防盗装置的发声件;图3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路图;图4该实施例的防盗装置与钱证夹的组装图;图5说明该防盗装置防止钱证夹被偷盗的示意图。
图1a-c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也是最佳实施例的防盗装置扁盒部分1的结构图,该扁盒1是由塑料或类似材料作成的,其厚度约为6毫米,长度与一般两叶钱证夹一叶的底宽相同或小于该底宽。
图1a表示该盒内部布置,在其中间开有园孔4,孔左侧放有4个钮扣电池5,孔右侧装有音响电路板6,盒的左上方的槽孔8用于安装一个未示出的电源开关K2,它可以是接键式或拔动式的。在盒的上侧有一长的导电弹簧片其左端卡入并固定在盒中的凸块上,右端为自由端,它靠自身的弹性与一报警开关K1的定触头K1S相接触并作为该报警开关K1的动触头。
图1b为该盒的顶盖10,它靠螺丝装在该盒的顶端从而盖住各内部部件。
图1c为一活动柱9的结构,它由一绝缘件例如塑料作成。该活动柱的上方两侧上设有卡槽9′,活动柱9放置在盒1右侧的长槽3中,其卡槽9′与长槽3中的卡挡3′相配合。当活动柱9未受力时,这时相当于钱证夹取出衣袋的状态,该活动柱9下垂到下方位置,其下端伸出盒1一段距离,这时卡槽9′的上方与卡挡3′相遇,导电弹簧片2与定触头K1S相接触,此时报警电路接通发出警报声。当活动柱9受力时,这时相当于钱证夹放在衣袋中,所受之力即为钱证夹的自重,该活动柱9顶向上方位置,其下端向盒1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它与卡槽9′的长度相当,这时导电弹簧被活动柱9顶离定触头K1S,报警电路断开。该报警电路给在图3上,它是常规的电路,不再详述。
图2a-c是该防盗装置的发声件的各视图(图2a为背面的视图,图2b为侧视图,图2c为正视图),该发声件11是由塑料或类似材料压塑出来的,它具有图示的形状,在其中园环形部分为共呜室17其中装有蜂呜器,例如是一种薄形蜂呜片7,其发声方向朝正面安装,即朝向图2c的方向,该图表示被压塑出标牌的正面。在发声件11的边上有三个螺孔圈,组装时,它与盒1中园孔圈周围的3个螺孔圈对齐并置入其中。
图4是该实施例的防盗装置与钱证夹的组装图,其中在钱证夹21的一叶上21′开设一个园孔24及周围三个螺孔,将扁盒1置于这叶21′的内侧,发声件11置于这叶的下侧,其标牌面向下,这时将扁盒1与夹叶21′上的各园孔与发声件上的园环形共呜室17部分对齐,并将周围3个螺孔圈对齐并使下方的三个螺孔圈分别压到上方三个螺孔圈中,在上方利用三个自攻螺丝自螺孔圈拧入,即将这三部分组装成一体。然后再将盒盖10盖在盒1上即完成组装。这种安装形式的优点是发声件的共呜室从夹叶外面穿过夹子进入到扁盒中,既不增加总装置厚度,又保证了最大声响共呜腔。
图5是已装在钱证夹上的该防盗装置放置在衣袋中的状态图,用来说明如何防止钱证夹被偷盗的。如图所示装有被防盗装置的钱证夹21放置在一衣袋中,由于该装置中的活动柱9处在钱证夹的一个角边上,因而它总是先和袋底相接触,在钱证夹21重力P的作用下,活动柱9向该防盗装置盒内移动,由此使导电弹簧(动触头)2与定触头K1S分离开,即报警开关K1关断,此时为正常状态。当遇有偷盗时,钱证夹21被抬向上方,活动柱9则落向下方,在导电弹簧2的弹性作用下,使报警开关K1合上,于是产生报警并可阻止偷窃。
本实用新型的钱证夹防盗装置在装到钱证夹等物件上后使用起来方便自如,不必在衣袋中设物,同时小偷用任何工具也无法使其不报警,其防盗可靠性极高。该装置的灵敏度也很高,当夹子被提起很小一点,弹簧片2就将活动柱9推出,接通电路产生报警。此外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紧凑,组装简便,警报声强等优点。
以上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采用的一个实施例,显然在该构思下还可作出很多改型,如装置的盒作成非矩形的其它形状等等。此外,该防盗装置也可用在其它随身携带物件如包,箱上,这时防盗装置的安装是使得当包或箱离开放置面时即使活动柱推出而发出报警。还有,该自重式报警开关除配合钱证夹外,也可配合其它任何物体的自重工作,从而对这些物体进行防盗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钱证夹类的防盗装置,其中利用开关装置接通报警电路报警,其特征在于该防盗装置由一扁盒(1)及一发声件(11)组成,在扁盒(1)中除设有常规的音响电路(6)电源开关(K2)及电池(5)以外,还设有专门的自重式报警开关(K1),该开关(K1)在电路中与音响电路(6)、电源开关(K2)及电池(5)串联,它由一活动柱(9)、作为报警开关动触头的导电弹簧片(2)及报警开关定触头(K1s)组成;发声件上设有内装蜂呜器(7)的园环形共呜室(17),它被安装在所述扁盒(1)的中间位置上;在钱证夹(21)的一叶(21′)的下方开有园孔(24),扁盒(1)放置在该叶(21′)的内侧,发声件(11)放置在该叶外侧,安装时将扁盒(1)上的园孔(4)、钱证夹(21)上园孔(24)及发声件(11)上园环形共呜室(17)后端对齐,再用螺丝自扁盒一侧穿过钱证夹拧入到发声件的螺孔中,使扁盒(1)及发声件(11)夹紧地固定在钱证夹一叶(2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盗装置,其中自重式报警开关(K1)在钱证夹(21)放在衣袋中时,靠钱证夹的自重使其活动柱(9)移到上方位置,在该位置上作为报警开关动触头的弹簧片(2)被活动柱(9)压离其定触头(K1S),报警开关(K1)断开;当钱证夹被偷盗取出时,该活动柱移动到下方位置,则靠弹簧片(2)的弹力使其与定触头(K1S)闭合使报警开关(K1)合上,发出报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9)上方的两侧上设有卡槽(9′),它放在盒(1)右侧设有的长槽(3)中,其卡槽(9′)与长槽(3)中的卡挡(3′)相配合,并且该活动柱(9)在下方位置时伸出盒(1)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扁盒(1)的上方还没有盒盖(10),及发声件(11)的正面设有标牌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扁盒(1),盒盖(10)及发声件(11)均是由塑料作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用于钱证夹类的防盗装置,它由扁盒及发声件组成,在扁盒中除设置常规的报警电路组件外,还设有专门的自重式报警开关,该开关由一活动柱,作为报警开关动触头的导电弹簧片及其定触头组成;安装时在钱证夹叶上开孔,使扁盒与发声件从证叶的两侧夹紧地固定,发声件进入扁盒中形成紧凑的结构。
文档编号A45C13/24GK2133183SQ9222616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3日
发明者王松 申请人:王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