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78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之固定机构,特别是指一种新颖的伞张开后之固定机构。
中国人用伞已有数千年之历史,直至近世纪伞才有较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之主要方向是将伞之操作半自动化(按钮即可),或将伞之收合小型化(如两节伞、三节伞);即便如此,仍占有相当数量不能折合或自动化之伞被使用,一则人们喜欢它的牢固可靠,另则人们不愿意为认为非属必要之功能多费钱财。
此外,对伞之制造业者而言,伞之制作成本及难度可谓攸关其存活之主要原因,若无法降低成本,在竟争激烈之狂潮中即被淘汰,在许多消费者并不在意之细节或元件上,往往却关系伞制造者之存活。
本实用新型伞之固定机构即是创作人在上述背景下,并积数十年伞的设计与制造经验而研究开发成功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制造容易的伞的固定机构,这将使伞之制作成本大为下降,非但节省材料及制作时间,亦可嘉惠广大之消费群众。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则是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固定效果极佳的伞之固定机构;许多人都有强风中伞被吹翻之经验,而本创作伞的固定机构则能完全清除此一弊端。
为能进一步说明本创作之实质内容,现依据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是普通伞之伞骨结构。
图2是
图1之固定部份放大图。
图3是本创作之伞骨结构。
图4是图3之固定部份放大图。
图中之标号与名称对照如下10、10a...中柱11.......孔洞11a......上槽缝12a......下槽缝20、20a...上巢单元30、30a...张开伞骨40、40a...下巢滑套41、41a...下巢单元42、42a...滑套43......尾钩44......尾钩弹簧50、50a...支撑伞骨51、51a...象鼻元件60a......上固定片61a......上固定片弹簧70a......下固定片71a......下固定片弹簧80a......间隔套筒90a.......固定弹簧
图1是普通伞(指非折合伞,亦非自动伞)之伞骨结构,其中有关伞之固定机构包括中柱10a,该中柱10a上下两端的适当位置开设有上槽缝11a与下槽缝12a;上固定片60a与弹簧61a,其中上固定片60a由上槽缝11a自内向外露出,上固定片弹簧61a则是使上固定片60a维持同一位置的;下固定片70a与弹簧71a,其中下固定片70a由下槽缝12a自内向外露出,下固定弹簧71a则是使下固定片70a维持同一位置;上巢单元20a,是设置于中柱10a之顶端;若干张开伞骨30a,是以相同间隔角度插接于上巢单元20a上;下巢滑套40a,包括有下巢单元41a与滑套42a(请参见图2)所组成,是套接于中柱10a,并由上固定片60a支持阻止其掉落;若干支撑伞骨50a,是以相同间隔角度插接于下巢单元41a上,其另端则藉由象鼻象元件51a连接相对张开伞骨30a上;间隔套筒80a,是套置于中柱10a的上巢单元20a与上固定片60a间,是为防止下巢滑套40a因强吹袭,而将伞面翻覆;若干固定弹簧90a,是以相同间隔角度连接间隔套筒80a与相对之张开伞骨30a,以固定间隔套筒80a之相对位置。
其中,下固定片70a是于收伞时固定下巢滑套40a,其设置之原因是下巢滑套40a在中柱上并非紧密套置,故松散而易使伞之结构遭机械力之破坏。
相较于图3,本实用新型之伞之固定机构包括中柱10,该中柱10上方适当位置设有一孔洞11;上巢单元20,是设置于中柱10之顶端;若干张开伞骨30,是以相同间隔角度插接于上巢单元20上;下巢滑套40,包括有下巢单元41滑套42尾钩43与弹簧44四部分组成,套接于中柱10上,其中尾钩43可于滑动过程中掉落在中柱10上所设固定孔洞11中,以及若干支撑伞骨50,是以相同间隔角度插接于下巢单元41上,其另端则以象鼻元件51连接相对之张开伞骨30。
图4可更清楚之明了下巢滑套40之设置,其中下巢单元41是用以插接张开伞骨30。连接下巢单元45之滑套,42是用以移动下巢单元,与滑套42枢接之尾钩43因受弹簧44之力,故尾端施有一压力在中柱10上,这使得伞之中柱10与下巢滑套40间呈紧密之配合,故本创作无需使用类似下固定片的东西,也使尾钩43之掉入孔洞11极为自然,并具有极佳之固定效果,不会因风吹而移动,这间接亦省却了类似间隔套筒80a之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伞之固定机构,其在加工之工序中明显的省却了下列元件之加工的材料,这包括中柱之上槽缝11a、下槽缝12a、上固定片60a、上固定片弹簧61a、下固定片70a、下固定片弹簧71a、间隔套筒80a与固定间隔套筒80a之若干固定弹簧90a;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被省却之元件与材料正是加工中最麻烦之工序,与最复杂之材料,而本创作相对增加之部份则有中柱上孔洞11尾钩43及弹簧44,这些元件非但加工简单,亦使加工作业大为简化。
至于尾钩43之施压于中柱10或固定在孔洞11内,既可改善了伞在闭合或张时之使用效果,也同时避免了伞因风吹而造成之翻覆,我们可以说是极理想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伞之固定机构不管对使用者或制造业者而言,都是生产容易、节省成本、使用方便、实用效果佳之设计。
权利要求一种伞之固定机构,其中包括一个中柱,在其上适当位置开设有一固定孔洞;一个上巢单元,是设置于上述中柱之顶端;一个下巢滑套,是套接在上述中柱上;以及若干支撑骨,是连接下巢滑套与张开伞骨之象鼻元件;其特征在于下巢滑套中开设有一具弹簧之尾钩,可施压于中柱或与中柱之孔洞接合。
专利摘要一种伞之固定机构,在其中柱上设固定孔洞,以取代上槽缝、下槽缝、上固定片及弹簧、下固定片及弹簧;在下巢滑套上加设尾钩及弹簧,以替代间隔套筒与固定间隔套筒之若干固定弹簧;除节省工时、工料外,上述固定机构也较普通伞之固定机构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A45B25/08GK2159122SQ92244729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9日
发明者陈三发 申请人:陈三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