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鞋底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834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皮鞋底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皮鞋底革。
真皮鞋底革是用牛或猪或其它动物的头层皮制作的,因为头层皮上有很多毛孔,皮下又是组织比较疏松的纤维,因此,真皮鞋底革的抗磨损和抗弯折性能较差,穿着寿命也较短;此外,动物的头皮仅有一层,其上还难免有损伤,用这种真皮鞋底革来制作鞋底,不仅皮的利用率不高,而且鞋底的成本也较高;再者,真皮鞋底虽然同真皮鞋面革的粘结强度是高的,但同异性的表面涂有涂饰剂的真皮修面革粘结,其粘结强度就大大降低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磨损和抗弯折性能好,成本低,同真皮鞋面革和真皮修面革的粘结强度均高的真皮鞋底革。
能达到上述目的真皮鞋底革由真皮层和敷设在真皮层上、下两面的聚氨酯薄膜层组成,且真皮层的纤维组织之间充填了聚氨酯增强剂。
上述聚氨酯增强剂一将纤维之间的空隙填充,二将纤维相互牵拉,聚氨酯薄膜层既遮盖了真皮表面的毛孔和疏松组织,又从整体上加强了真皮层的强度和刚性,鉴于聚氨酯材料的特性,使得上述结构的真皮鞋底革具有非常高的抗磨损和抗弯折性能,据测试结果表明上述结构的真皮鞋底革的耐磨损强度提高了五倍,耐弯折强度提高了三倍;此外,制造上述结构的真皮鞋底革时,可采用价格低廉的二层皮或二层皮以下的真皮作真皮层,这样可使真皮鞋底革的成本大大下降;再者,上述结构的真皮鞋底革同以聚氨酯作涂饰剂的真皮修面革粘结,属同性皮粘结,粘结强度显然是高的,同异性的真皮鞋面革粘结时,仅须将粘结部位的聚氨酯薄膜层磨去,露出真皮组织,同样可保持高的粘结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附图是本发明所述的真皮鞋底革的结构图。
根据真皮鞋底革对厚度的要求,选择适当厚度的真皮,并将其放进聚氨酯浆液中浆浴,再放进含凝固剂的水溶液中凝固,然后将表面层稍加平整,即形成由真皮层1和敷设在真皮层1上、下两面的聚氨酯薄膜层2、3组成的真皮鞋底革,该真皮鞋底革的真皮层1的纤维组织之间充填了聚氨酯增强剂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需要完成如下深化设计一、在聚氨酯薄膜层3上粘贴一层发泡聚氨酯层5,该层的作用一可增加真皮鞋底革穿着的舒适性,二可减小真皮层厚度,进一步提高二层皮层聚氨酯光亮层6,该层将发泡聚氨酯层5表面的微孔遮盖,提高了鞋底革的抗磨损性能;三、首先用印花工艺,在发泡聚氨酯层5的表面形成花纹层7,再在花纹层7上用涂刷工艺形成聚氨酯光亮层6,这样,真皮鞋底革就成为真皮花纹鞋底革,使这种真皮鞋底革不仅耐磨损,而且很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皮鞋底革,其特征是由真皮层1和敷设在真皮层1上、下两面的聚氨酯薄膜层2、3组成,且真皮层1的纤维组织之间充填了聚氨酯增强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皮鞋底革,其特征是在聚氨酯薄膜层3上设有发泡聚氨酯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皮鞋底革,其特征是在发泡聚氨酯层5上设有聚氨酯光亮层5上设有聚氨酯光亮层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皮鞋底革,其特征是在发泡聚氨酯层5同聚氨酯光亮层6之间设有花纹层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真皮鞋底革,由真皮层和敷设在真皮层上、下两面的聚氨酯薄膜层组成,且真皮层的纤维组织之间充填了聚氨酯增强剂,还可以根据需要在聚氨酯薄膜层上设置发泡聚氨酯层,花纹层和聚氨酯光亮层,这种结构的真皮鞋底革有以下特点一、具有非常高的抗磨损和抗弯折性能、穿着寿命长;二、可采用价格低廉的二层皮或二层皮以下的真皮作真皮层,成本低;三、不论同真皮鞋面革粘结或是同真皮修面革粘结,其粘结强度都很高。
文档编号A43B13/12GK1090152SQ93100380
公开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8日
发明者俞志森 申请人:俞志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