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装式胶针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45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装式胶针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服装商品上做标签挂耳作用的胶针新构造,特别是一种像弹夹式的可安装于胶针枪中连续快捷作业的联装式胶针排。
目前在各种服装衣物上挂商标标签要靠手工车缝,用由上下横杆组成的“I”字型胶针在衣物上挂标签也少不得依靠手工操作,不美观,又费事,不能适应服装现代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安装在胶针枪上并可顺利快捷地把标签或商标打入各种衣物上的联装式胶针排。
本实用新型胶针排的单个胶针仍由上下横杆和与上下横杆相连接的竖向线状竖杆组成(其外形呈“I”字形)。为了克服用手工穿设缝制标签的落后挂设办法,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采取仿弹夹式的结构,将多支(一般有数十支)胶针呈联装式设计制造,同时又要考虑能满足注塑模具和拉伸成型等工艺要求,使所设计的胶针排便于在胶针枪上连续快捷打入衣物。其具体的结构是这样的参照


图1,联装式胶针排由多支(一般有50支)“I”字形胶针组合而成,每一支胶针由上横杆4、下横杆8和与上下横杆内侧相连接并形成内接点的竖向线状竖杆6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I”字形胶针的上横杆4和下横杆8的外侧正顶端各设一根纲绳式的梳状连接线,上下梳状连接线的每个梳齿(可称连接齿)与每支胶针的上下横杆外侧之间依次呈点状联接并形成外接点,成型后,这些外接点的横截面面积应小于与之相对应的位于横杆内侧的内接点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可保证外接点的剪切强度也同时分别小于相应内接点的剪切强度,使得本新型胶针排在胶针枪上使用时只让外接点断裂,而不损坏单支“I”形胶针本身的结构。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针排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
图1的左视图;图3是
图1的俯视图;图4是单支胶针的示意图。
其中1是上梳状连接线,2上梳齿,3上外接点,4上横杆,5上内接点,6线状竖杆,7下内接点,8下横杆,9下外接点,10下梳齿,11下梳状连接线。
为了能顺利达到上述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注塑机上生产时,所使用的材料为PP塑料(或尼龙),并使胶针排的生产能够经注塑后一次拉伸成型。
参照
图1还可知,上下梳齿2和10为短齿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制造时可制成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联装式胶针排(每排50支)。该胶针排通过专用胶针枪把商标打入各种衣物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的目的,在这过程中,上下梳状连接线起到弹夹的作用,操作时把每组胶针排插装入胶针枪的开槽缝中,每扣动一次板机,上下外接点断裂,一支“I”字形胶针就已牢固地钉在衣物上,操作快捷、方便、不损衣物,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联装式胶针排,由多支“Ⅰ”字形胶针组合而成,每一支“Ⅰ”字形胶针由上横杆(4)、下横杆(8)和与上下横杆内侧相连接并形成内接点的竖向线状竖杆(6)组成,其特征在于“Ⅰ”字形胶针的上横杆(4)和下横杆(8)的外侧正顶端各设一根纲绳式的梳状连接线,上下梳状连接线的每个梳齿与每支胶针的上下横杆外侧之间依次呈点状联接并形成外接点,成型后,这些外接点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与之相对应的位于上下横杆内侧的内接点的横截面面积,使得外接点的剪切强度分别小于相应的内接点的剪切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针排,其特征是生产胶针排的材料是PP塑料或尼龙。
3.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针排,其特征是上梳齿(2)和下梳齿(10)为短齿身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联装式胶针排,由多支“I”形胶针组合而成,特点是在每支胶针的上下横杆的外侧正顶端各设一根纲绳式的梳状连接线,梳状连接线的每个梳齿(或称连接齿)与每支胶针的上下横杆外侧之间依次联接形成外接点,成型后这些外接点的横截面面积分别小于与之相对应的位于横杆内侧的内接点的横截面面积,使得外接点的剪切强度小于内接点的剪切强度。本实用新型可制成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胶针排,可用胶针枪把商标打入各种衣物,操作快捷方便,不损衣物。
文档编号A41H43/00GK2160221SQ9321464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8日
发明者高玉民 申请人:石狮市锦荣服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