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握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49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握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伞握柚,更详细的说,系关于一种备有可防止收缩扣锁状态的折叠伞不留意地弹出安全装备的伞握柄。
一般的二折式或三折式折叠伞,其在吸藏时系抗着弹簧将其压缩至最短的压缩状态并藉扣锁具将其扣锁,而维持该压缩状态。开伞时,按下按钮解除扣锁使伞杆向外弹出,随后开伞。
由于传统的这类折叠伞,系将控制锁具的按钮配设于伞握柄周面部,因此将收藏压缩状态的伞携带时,往往不留意的会碰触按钮致使伞杆向外方伸长突出(弹出)。此种情况若发生于公车内等密集人群中的场合,由于弹出的力量不可谓不大且伞的尖端突出,故有伤及人体之虞。为消除此种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极为简单但确能增进此类折叠伞使用上的安全的伞握柄。
其构造系于伞握柄本体壁面设置的锁具按钮的中央下部开设一对嵌插孔,将外形大致呈瘦长C形状的保护杆的两端部可转动的枢嵌于该嵌插孔,藉转动该保护杆可将该保护杆定位于该扣钮的外侧以遮盖该按钮。
兹以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于下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第2图为正面立体图,显示按钮由保护杆保护的状态;第3图为正面立体图,显示保护杆移离按钮的状态;第4图为第2图的侧面图;第5图为第3图的侧面图。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伞握柄的分解立体图由该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伞握柄由两构件,即握柄本体1及枢嵌于该握柄本体1周壁上的一对嵌插孔3、3的保护杆的组合所构成。图中4为伞杆,5为配置于握柄本体1周壁上的按钮,通常系由该周壁面稍许向外突出的状态配置。
保护杆2系大致呈瘦长的C字形,其两端向内侧适度的弯曲,以便确实嵌入上述开设于握柄本体1周壁上的嵌插孔3、3。上述保护杆2可以其两端部为支点,在嵌插孔3、3内转动。当然,控制伞杆4弹出动作的按钮5,系由保护杆2所保护,因此两者的配设位置需予考虑而适当的布置。如图所示,系将按钮5配设于上方,嵌插孔3、3配设于其下方两侧,使将枢嵌于该嵌插孔3、3的保护杆5向上方扳动定位时可遮盖于按钮5的中央部,如第2及4图所示。在此状态,按钮5即可因该保护杆2而获得保护,亦即按钮5可免暴露于被外界物碰触的危险,可以达到防止伞杆弹出的功效。
第3及5图显示将保护杆2由上述第2及4图所示状态向下转动移位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保护杆2,其主要目的及作用固然如上述,系防止伞杆的意外弹出,但亦可充当挂钩应用,以利挂扣于墙上的铁钉等。
权利要求一种伞握柄,其特征在于握柄本体壁面设置的锁具按钮的中央下部开设一对嵌插孔,将外形大致呈瘦长C形状的保护杆的两端部可转动的枢嵌于该嵌插孔,借转动该保护杆可将该保护杆定位于该按钮的外侧以遮盖该按钮。
专利摘要一种伞握柄,系于握柄本体壁面设置的锁具按钮的中央下部开设一对嵌插孔,将外形大致呈瘦长C形状的保护杆的两端部可转动的枢嵌于该嵌插孔,借转动该保护杆可将该保护杆定位于该按钮的外侧以遮盖该按钮。
文档编号A45B9/00GK2167584SQ93215130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7日
发明者奥田行博 申请人:奥田行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