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带用连环套搭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95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包带用连环套搭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捆扎用打包带的搭扣。
在纺织品类如布匹等打包时,需要用打包带捆扎打包。目前打包时,采用整根金属钢带,其两端加工成搭扣状,或工字形,或回字形。打包机将布匹压紧时,打包工人将打包钢带套上并扣好搭扣,待机器放开,布匹回弹时,搭扣被拉紧。
这种打包带由于全部采用金属钢带,带子重量重,由一只搭头与一只扣眼组成一付,操作不便,而且耗用钢材多,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用于打包带的搭扣,使用这种搭扣,就可以使用塑料打包带或其他材质的打包带,以取代钢带,同时提出一种连环套互扣式搭扣,不但制造简单,而且使打包操作更方便,捆扎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由二只外形结构完全相同的搭扣组成一付,每只搭扣均有搭头、扣眼和带襻,搭扣体中部的扣眼是一个前小后大的梯形孔,其翘起的前端为具有肩部与颈部的搭头。使用时,两只搭扣相对,每一只的搭头均可从另一只扣眼大端进入扣眼,并在扣眼小端被扣住,形成连环套互扣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本搭扣后,可以用塑料打包带代替大部分的钢带,只有搭扣部分使用钢材,因而大大减轻了打包带的重量和成本,采用搭头与扣眼二位一体的连环套互扣式结构,生产时只要加工相同的一个零件,生产方便,而且打包时操作简便,连接牢固,劳动强度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图2是
图1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
图1中,搭扣分为三个部分,翘起的前部是搭头1,中部是扣眼2,后部是带襻孔3,由1.5~2mm薄钢板冲制而成,每二只为一付。带襻是一个矩形孔,孔的后边用余料折转成光边,以防止损伤塑料带,塑料打包带套在带襻后边上;中部的扣眼是一个前小后大的梯形孔;前部的搭头,头部是半圆形,其肩部1a尺寸略小于机眼的大端2a,颈部1b的尺寸略大于扣眼的小端2b,翘起部分与搭扣体成钝角。
图3示出了另一种搭扣,其基本结构与例一相同,但其带襻采用矩形金属圈,装在搭机体的后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打包带的搭扣,包括搭头、扣眼、带襻,其特征在于由二只外形结构完全相同的搭扣组成一付,每只搭扣上均有搭头,扣眼和带襻;搭扣体中部的扣眼是一个前小后大的梯形孔,其翘起的前端为具有肩部与颈部的搭头,每一只的搭头均可从另一只的大端进入扣眼,并在扣眼小端被扣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起的前端与搭扣体成钝角,搭头肩部尺寸略小于梯形孔的大端,其颈部尺寸略大于梯形孔的小端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襻为搭扣体后部的一矩形孔,孔的后边为折转的光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襻为装在搭扣体后部的一矩形圈。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打包带的搭扣,包括搭头、扣眼、带襻,其特征在于由二只外形结构完全相同的搭扣组成一副,每只搭扣上均有搭头、扣眼、带襻,搭扣体中部的扣眼是一个梯形孔,具有肩部与颈部的搭头前端翘起,对使用时,每一只搭头均可被另一只的扣眼扣住,成为连环套互配式。所述搭扣,零件少,加工方便,操作简单,连接牢固,打包时劳动强度低。而且使用所述搭扣,可以用塑料打包带代替钢带,从而减轻打包带的重量和降低成本,节约钢材,因此具有较好的效益。
文档编号A44B11/25GK2150746SQ9322515
公开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0日
发明者毛曾泉 申请人:毛曾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