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袋的自动套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361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伞袋的自动套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零件领域,特别涉及雨伞袋的自动套伞装置。
在雨季来临时,一般公共场所或商店临时在门口摆设供人取用雨伞带的储盒架,以便防止来人进入室内时由携带的雨伞所落下的雨水将路过地面或室内淋湿弄脏。然而,使用人必须先自储盒内取出呈长条形状的雨伞带,接着以一手执雨伞,而以另一手调整雨伞袋袋口,再将伞套入,这样,才能完成将雨伞袋套入雨伞的动作。若是不慎将雨伞袋弯折;或是雨伞伞面呈未完全撑开状态,则使用人需费一番功夫加以调整或将雨伞完全合起后才能完成套伞动作,同时,雨伞上的水滴也会弄湿双手或溅在衣服、鞋上,因此非常不方便。申请人有鉴于上述常用雨伞袋储盒架在使用上的缺陷,经过花费许多心血加以研究改进,又经不断实践与测试后,终于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伞袋的自动套伞装置,使用该装置时,使用人只需手握雨伞伸入,并有向外拉出的动作,即可将一只雨伞套整齐地套在雨伞上,操作过程极为方便,并且双手不碰触雨伞,因而不会被雨水沾湿。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所述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外设有圆筒状容器,在容器上端一侧边设有插孔,沿该插孔两侧设有可左右方向滑动的二个护盖,在所述容器内,在平直基座板上设有五个可相互连动的连杆组,左侧的连杆一、右侧的连杆二和与连杆二右侧相连并向后延伸的连杆三构成连杆组A,与连杆一中央部位相连接的连杆四和与该连杆四前端相连接的连杆五构成连杆组B;由该连杆四和同时与连杆五、连杆四相连接的连杆六构成连杆组C,在连杆组A中,连杆一左端部位扣接一只前弹簧,在连杆一右端形成突块,在位于突块下方的基座板上装设具有长条弧状外形的导滑体。在连杆二底侧部位设有夹持座,连杆组B中的连杆五和连杆组C中的连杆六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左、右突柄上,该两突柄前端分别锁接于可相互对合的二个环体上,在该两环体前端分别设有推杆,在连杆一的右端部位相连有连杆组D中的滑杆,连杆组D由滑杆、连杆七组成,在该滑杆中央形成滑槽,在滑槽中置入滑块,该滑块被锁固在其一端连接于突柄上的连杆七,该滑杆左侧凸出形成突部,在该突部内装有卡柄,在该卡柄上端形成卡突,在卡柄侧部形成侧卡突,在本装置后部基座板中央设有由后弹簧顶推的基板,该基板被套设于柱管并受后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顶触于套环上,该套环中央伸出套柱,套柱伸入柱管的中空管体内;连杆组E由曲柄连杆、连杆七和连杆三组成;同时与连杆七和连杆三相连接的曲柄对端设有曲柄连杆,在曲柄连杆上设有用于夹持雨伞套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具有良好效果,本发明结构灵巧,使用方便,市场广泛,使用时省时省事,双手不会被雨伞上的水所沾湿,也不会溅在衣服上,具有极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构造、其它目的与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观立体图;附图2是本发明正面部位构造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背面部位构造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连杆组E的构造示图;附图5是本发明连杆组D的构造示意图;附图6是本发明实施动作之一示意图,即,当雨伞尚未插入容器插孔内时各连杆组的连杆位置图;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动作之二示意图,即当雨伞插入容器插孔内时各连杆组的连杆位置图;附图8是本发明实施动作之三示意图,即当雨伞被拉出时的各连杆组的连杆位置图;附图9-11分别为本发明夹持体夹起雨伞套的动作示意图;附
图12为本发明侧面使用状态示意图;附
图13是本发明装置雨伞袋部位的构造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零件的标号与名称的对照如下
100…容器101…插孔102…护盖103…护盖104…基座板105…连杆一106…连杆二107…连杆三108…前弹簧109…突块部110…导滑体111…螺丝112…夹持座112a…凹槽113…顶接片113b…小弹簧114…连杆四115…连杆五116…连杆六117…左突柄118…右突柄119、120…环体121、122…推杆123…滑杆123a…突部124…滑槽125…滑块126…连杆七126a…凹槽127…卡柄127a…卡突127b…侧卡突128…挡柱129…后弹簧130…基板131…柱管132…套环132a…套住133…雨伞袋134…曲柄连杆134a…曲柄135…夹座135a…孔槽135b…凹槽136…顶住体136a…锥部136b…顶针136c…凹槽137…夹壳138…夹持体138a…弯折部139…挡杆140…档柱附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其中,在圆筒状的容器100上端一侧边部位设有一个插孔101,沿该插孔101两侧设有可左、右方向滑动的护盖102、103。操作者可将雨伞直接伸入插孔101内,即可将雨伞整个套入插孔101下方其袋口已伸张的雨伞袋内,随后将雨伞朝向容器100的护盖102、103方向拉出,使护盖向外滑动,由于此一位出动作,雨伞会牵引并推动各连杆组动作,使叠置的雨伞袋被夹住并拉起,形成袋口,以准备下一次雨伞插入时再予以套装。
附图2是本发明装置正面部位构造示意图。从图面可看出,在平直的基座板104上有五组可相互连动的连杆组,依附图2从左至右以及从下至上的方向顺序有左侧的连杆一105、右侧的连杆二106和与连杆二右侧相连并向后延伸的连杆三107相互连接构成连杆组A;与连杆一105中央部位相连接的连杆四114和与该连杆四前端相连接的连杆五115相互连接构成连杆组B;以及由该连杆四114和同时与连杆五115和连杆四114相连接的连杆六116组成的连杆组C。在连杆组A中,连杆一105左端部位扣接一只前弹簧108,使连杆一105杆体受该前弹簧108的拉力而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该连杆一105右端形成突块部109,在位于突块109下方的基座板上装有由螺丝锁接的一只具有长条弧状外形的导滑体110,在连杆二106底侧部位设有由螺丝111锁固的夹持座112,如附
图1右下方所示,该夹持座112内部形成凹槽112a,在该凹槽112a部位内装入一片顶接片112与一只小弹簧113b,螺柱从凹槽112a的右端锁入。通过对螺柱113a锁入夹持座112右端距离的调整来控制顶接片113伸出夹持座112左端的长度,该顶接片113受到小弹簧113b的弹力而向凹槽112a左端方向伸出,并且触碰于导滑体110或者突块部109的圆弧状外部。连杆组B中的连杆五115和连杆组C中的连杆六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左、右突柄117、118之上,该两突柄前端分别锁接于可相互对合的环体119、120,在环体119、120前端分别设有由螺丝锁接的推杆121、122。借助于该推杆121、122受雨伞触碰向外拉出力量而沿两侧向外的伸展扩张,即可通过突柄117、118的传动,使与其相连接的连杆组B和C产生动作。在连杆组A的连杆一105的右端部位相连有连杆组D中的滑杆123,如附
图1和5所示,连杆组D由滑杆123、连杆七126组成,附图5是本发明装置的连杆组D的构造示意图,在该滑杆123中央形成滑槽124,在其中置入滑块125,该滑块125以螺丝锁固在其一端连接于突柄118上的连杆七126,该滑杆123左侧凸出形成突部123a,在该突部123a内装有一只受弹簧顶推的卡柄127,如附图2右角上的放大图所示,在卡柄127上端形成卡突127a,在其侧部形成侧卡突127b。当滑杆123移动时,若卡柄127上端的卡突127a顶触于在基座板104上的挡柱128时,则卡柄127转动,使侧卡突127b脱离位于连杆七126左侧的凹槽126a(见附图5)。
附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背面部位的构造示意图,从附图3可见,在基座板104中央垂直装设有由后弹簧129顶推的基板130(同时参看附
图12、13),该基板130被套设于柱管131并受后弹簧129的弹力向上滑动,顶触于套环132上,在该套环132中央伸出套柱132a,该套柱伸入柱管131的中空管体内。当取下套环132并压迫基板130沿着柱管向下滑落时,则可在柱管131裸露的上端部位的边缘圆孔内插入叠置在一起的雨伞袋133,接着将取下的套环132重新插入柱管131内,则长条形的雨伞袋133圆孔周缘即受到基板130与套环132的夹持,使袋体挂设在基板130侧缘并向下垂落于容器100之内。(如附
图12所示)。
附图3上左上方是夹持装置F的放大图,该夹持装置由夹座135、夹壳137、顶柱体136和夹持体138所组成。夹座135设在曲柄连杆134上,以螺丝锁固于其上,夹座135被一夹壳137所包入,在夹座135体内形成孔槽135a,有一顶柱体136置入其中并可上、上滑动,顶住体136的前端具有锥部136a,并向前缩成顶针b,在该顶柱体136后端形成一个凹槽136c,在凹槽136c中可嵌入其前端形成凹入弯折部138a的夹持体138,并且夹持体138的弯折部138a同时嵌入夹座135两侧的凹槽135b之内。
附图4是本发明装置的连杆组E的构造示意图。从图可见,该连杆组E由曲柄连杆134,连杆七126和连杆三107组成,曲柄连杆134对端的曲柄134a同时与连杆七126和连杆三107相连接,参见附图6和7右侧可更加清楚连杆组E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装置的实施动作如下附图6是雨伞当未插入容器的插孔101内时的示意图。当雨伞伞插入插孔101内时,各连杆组的连杆位置如图所示,其中,位于连杆组C的连杆六106夹持座112内的顶接片113顶触在连杆组B的连杆五105右端突块部109上,同时位于连杆组D的滑杆123左端突部123a内的卡柄127受弹簧之力,使卡柄127底端的卡突127b伸入滑杆126的凹槽126a内,从而产生卡阻力量,护盖102、103以及环体119、120皆呈封闭状态。
附图7是当使用人将雨伞伸入容器的插孔101内,并套装一只两伞袋之后向外拉出、顶触推杆121、122时的示意图。当将雨伞拉出时,顶触推杆121、122,使其向外扳开,并同时带动环体119、120亦同步向外扳开,经由与环体119、120相连的突柄117、118的转动,使连杆五115、连杆六116向下位移,与其传动相连接的连杆四114、连杆一105、连杆二106、连杆三107相继同步动作,此时,连杆三106上的顶接片113顶触于导滑体110的弧状外缘部,同时滑杆123突部123a内的卡突127b碰触挡柱128而脱离连杆126的凹槽126a的位置,使容置于滑槽124内的滑块125因而滑移到滑槽124的上方,从而使连杆一105与连杆二126之间的相对位置增长。由于上述连杆组的连动动作,使曲柄连杆134向上转动90度,曲柄连杆134一端装设的顶柱体136便受到后方挡杆139上的挡柱140的压迫,使顶柱体136向夹座135内部滑入,此时,顶柱体136的前端锥部136a顶触夹持体138的弯折部138a,从而使夹持138如附图9所示呈向外伸张状态。
附图8是当使用人将伸入插入孔101内的雨伞向外拉出、脱离推杆121、122之外时的示意图。当雨伞向外拉出、脱离推杆121、122之外时,连杆一105受前弹簧108向上拉回的力量而住上位移,经由连杆组A、B、C相互传动,使连杆恢复原位。在此过程中,曲柄连杆134先产生向下转动90度拍击动作,使得其上端所固定的顶柱体136前端顶针136b撞击在基板130上的雨伞袋133表面,所产生的撞击力量可使顶柱体136自夹座137内向上滑移,于是顶柱体136前端部136a即不再顶触夹持体138的前端,也即,依靠本身弹力向内缩合,产生夹紧力量,将雨伞袋133表面夹持,如附
图10所示,接着,由于与曲柄连杆134相接的连杆七126上的滑块125在滑杆123的滑槽124内向下滑移,以及连杆二106的顶接片113因顶触在连杆一105右端的突块部109上,使得连杆三107向下位移,从而牵引曲柄连杆134向上转动90度角归位,回复到原先未使用前的位置,完成整个操作程序。在此过程中,因为夹持体138的前端仍夹持着雨伞袋133的表面,因而将其拉起,并形成袋口(如附
图11所示),于是,该前端形成袋口的雨伞袋133可供下一次使用人使用。使用人握执雨伞将其伸入容器100的插孔101内,雨伞即直接被雨伞袋套入,接着向外拉出,即完成雨伞袋自动套伞的全部动作过程,周而复始,使用极其方便。可省时省力,并且双手不会受伞上雨滴的沾湿。
权利要求1.一种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外设有圆筒状容器,在容器上端一侧边设有插孔,沿该插孔两侧设有可左右方向滑动的二个护盖,在所述容器内,在平直基座板上设有五个可相互连动的连杆组,左侧的连杆一、右侧的连杆二和与连杆二右侧相连并向后延伸的连杆三构成连杆组A,与连杆一中央部位相连接的连杆四和与该连杆四前端相连接的连杆五构成连杆组B;由该连杆四和同时与连杆五、连杆四相连接的连杆六构成连杆组C,在连杆组A中,连杆一左端部位扣接一只前弹簧,在连杆一右端形成突块,在位于突块下方的基座板上装设具有长条弧状外形的导滑体,在连杆二底侧部位设有夹持座,连杆组B中的连杆五和连杆组C中的连杆六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左、右突柄上,该两突柄前端分别锁接于可相互对合的二个环体上,在该两环体前端分别设有推杆,在连杆一的右端部位相连有连杆组D中的滑杆,连杆组D由滑杆、连杆七组成,在该滑杆中央形成滑槽,在滑槽中置入滑块,该滑块被锁固在其一端连接于突柄上的连杆七,该滑杆左侧凸出形成突部,在该突部内装有卡柄,在该卡柄上端形成卡突,在卡柄侧部形成侧卡突,在本装置后部基座板中央设有由后弹簧顶推的基板,该基板被套设于柱管并受后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顶触于套环上,该套环中央伸出套柱,套柱伸入柱管的中空管体内;连杆组E由曲柄连杆、连杆七和连杆三组成;同时与连杆七和连杆三相连接的曲柄对端设有曲柄连杆,在曲柄连杆上设有用于夹持雨伞套的夹持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内部形成凹槽,在该凹槽部位内装入一片顶接片与一只小弹簧,用于控制顶接片伸出夹持座左端长度的螺柱从凹槽的右端锁入,该顶接片受到小弹簧的弹力向凹槽左端方向伸出,并触碰于导滑体或突块部的圆弧状外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由夹座、夹壳、顶柱体和夹持体所组成,夹座设在曲柄连杆上,夹座被一夹壳所包入,在夹座体内形成孔槽,有一顶住体置入其中,并可上、下滑动,顶柱体前端具有锥部,并向前缩成顶针,在该顶柱体后端形成一个凹槽,在凹槽中可嵌入其前端形成凹入弯折部的夹持体,并且该夹持体的弯折部同时嵌入夹座两侧的凹槽之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袋自动套伞装置。本实用新型基座板设于圆筒状容器内,在该基座板上分别以五个连杆组互相连动,其中一组连杆相接在另一连杆一端所接的滑杆内的滑块上,上述连杆组相互牵引带动曲柄连杆产生拍击动作,在该曲柄连杆的上端设有插入顶柱体的夹座,在该夹座的凹槽中嵌入其前端具有弯曲部的夹持体,该夹持体在顶柱体前端锥部的顶触下产生闭合动作,将呈叠层状的雨伞套夹起并向上拉形成一个袋口,可供下次套伞用。本发明结构灵巧,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24GK2203550SQ9424471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永明 申请人:陈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