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围可调的裤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54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腰围可调的裤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裤子,特别是一种腰围尺寸可随时特征的裤子。
裤子穿着是否合体很关键的尺寸之一就是腰围的尺寸,腰围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穿着的效果和舒适。但是市场出售的裤子往往尺码不全,很难购买到完全合体的裤子。特别是人体体形变化最突出、最不确定的部位就是腰围,饭前饭后腰围就要发生变化,运动量及饮食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腰围尺寸的变化。因此一条固定腰围的裤子无法完全满足人的要求。目前,虽然有一些可以调节裤腰尺寸的裤子,但是结构都不尽合理,裤腰结构过于复杂,外形与普通裤子差别较大,穿着不舒适,特别是调节不方便,在公共场合调节很尴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腰围可调的裤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前裤片、后裤片和裤腰,其特征在于前裤片与后裤片在两侧外裤缝从裤兜口下端到裤腰部彼此分离并有部分重叠,裤腰分为两个前片裤腰和一个后片裤腰三段,后片裤腰与两个前片裤腰分别通过两侧的锁扣及连接带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在裤兜处分开裤腰,裤腰的调节范围大,而且调节后裤形不变,另外该裤子的结构简单与常规裁剪方法及用料量变化不大。锁扣及连接带安置在两侧比较隐蔽,容易调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十分突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段裤腰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的局部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裤子包括前裤片1、后裤片2和裤腰,前裤片1和后裤片2在两侧外裤缝3从裤兜开口的下端4到裤腰部彼此分离并有部分重叠。裤腰分为两个前片裤腰5、6和一个后片裤腰7等三段。后片裤腰7与两个前片裤腰5、6、分别通过两侧的锁扣8及连接带9连接。
连接带9一端缝制在前片裤腰5、6端部内侧,另一端缝制在后片裤腰7的外裤缝3后部外侧,使得裤腰连接成一体。锁扣的活动部分固定在前片裤腰5、6上,固定部分安置在连接带9之间的后片裤腰7上。锁扣可以采用多种已有的锁扣形式,但应该选用锁扣牢固,调节方便的锁扣。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扣采用的是棘条、棘爪结构。棘条10由尼龙或其他耐磨又有柔性的材料制成,其表面有均匀的棘齿,作为锁扣的固定部分其固定在后片裤腰7上。棘爪11固定在前片裤腰5、6端部。通过棘条10和棘爪11的扣合可以起到锁扣的作用。锁扣也可以使用尼龙搭扣,或者使用皮带扣等。
锁扣的棘条10缝制在连接带9的内侧,从外面看不到,不影响裤子的美观。为了在调大腰围时不至于露出兜布,后裤片2的延伸部分12选用与后裤片2相同的面料缝制。
在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裤子时根据腰围尺寸调整好锁扣的位置,最好两侧锁扣位置相同,这样裤子不会走形。在饭后感觉裤子勒得慌时可以略调松一侧或两侧的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腰围结构不单可以使用在长裤上,也可以应用在西服短裤或裙裤或裙子上。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腰围可调的裤子,它包括前裤片(1)、后裤片(2)和裤腰,其特征在于前裤片(1)与后裤片(2)在两侧外裤缝(3)从裤兜口下端(4)到裤腰部彼此分离并有部分重叠,裤腰分为两个前片裤腰(5、6)和一个后片裤腰(7)三段,后片裤腰(7)与两个前片裤腰(5、6)分别通过两侧的锁扣(8)及连接带(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围可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锁扣(8)为棘条(10)、棘爪(11)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围可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棘条(10)固定在连接带(9)之间的后片裤腰7上,棘爪(11)固定在前片裤腰(5、6)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围可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棘条(10)缝制在连接带(9)的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围尺寸可以随时调整的裤子。它包括前裤片(1)、后裤片(2)和裤腰,其特征在于前裤片(1)与后裤片(2)在两侧外裤缝(3)从裤兜口下端(4)到裤腰部彼此分离并有部分重叠,裤腰分为两个前片裤腰(5、6)和一个后片裤腰(7)三段,后片裤腰(7)与两个前片裤腰(5、6)分别通过两侧的锁扣(8)及连接带(9)连接。这种裤子调节方便、隐蔽。它可以适应不同体形人穿着,又可以适应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穿着。
文档编号A41D1/06GK2237952SQ95223538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日
发明者李平之 申请人:李平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