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848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肢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矫正器,特别是一种矫正足内翻,足外翻的器械。
足内翻足外翻是常见的下肢病,特别是中风病人得病后1、2个月后,大多出现足内翻,一但症状出现后,再行针炙,按摩,效果均不理想,很快出现筋缩等恶化常用的办法是医生每天进行按摩,医生操作时体力耗费很大,病人也遭受到一次次的痛苦。并且是发生在发病后,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足内外翻早期即可开始矫正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鞋底的上半部具有外沿,外沿上有一组孔,孔内穿有绳,绳与带相结,带的另一端有与使用者的腰带相连的孔或扣。
所述的孔可带有向地面的鱼眼坑。即向地面一侧大于向上一侧。
所述的孔之间向地面一侧可有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简便易行,患者或家属可自行购买,安装、操作。解除了医生的强体力操作和病人的痛苦。
2、可日夜使用,沿长治疗时间从原来的每天十几分钟医生操作延至全天操作,临床试验医疗效果好,有效率100%。
3、特别是用于偏瘫或中风病人,早期进入预防,使原来的中风患者100%出现踝关节背屈蹠屈的情况得到控制。
4、用于治疗足内翻,马蹄足,康复下肢肌腱。
5、可防止下肢筋缩,给中风患者的康复特别是行走奠定了基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无底板孔鞋示意图。
附图3为无底板孔鞋底面图。
附图4为无底板孔鞋与绳连接示意图。
实施例1带孔底板1,与带孔底板用铆钉连接后粘接的普通鞋2,连接孔3和皮带4一端的绳5,皮带的另一端有连接孔6或挂勾,使之可以用绳或挂勾挂在使用者的腰带上。
实施侧2,实施侧1中的带孔底板是直接在鞋底注塑中夹入的,板上有凸凹坑以加强连接强度。
实施例3,实施例中的底板1与鞋2是一体的,即一次用同样材料注成,即在塑料鞋的鞋底成型时在鞋的上半部形成了边沿8,边沿8上留有排孔7。
实施例4,实施例1~3中孔的朝地面一侧可制成大于向上一例,以便使绳结嵌入孔中,防止磨损。
权利要求1.一种下肢矫正器,其组成包括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的鞋底的上半部具有外沿,外沿上有一组孔,孔内穿有绳,绳与带相结,带的另一端有连接孔或扣。
2.一种下肢矫正器,其组成包括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的上半部粘有/嵌有边沿带孔的板,该板上有凸凹坑,孔内穿有绳,绳与带相结,带的另一端有连接孔或扣
3.根据权利要求或所述的下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与孔之间在鞋底面一侧有相连的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在鞋底面一侧大于向上一侧。
专利摘要下肢矫正器。足内翻,踝关节背屈是多发常见病,一但发生,多靠长期到医院按摩,效果不理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矫正鞋,该鞋底的上半部具有外沿,沿上有一组孔,孔内穿有绳,绳与带相结,带的另一端有与使用者的腰带相连的孔或扣。本产品用于治疗和预防足内翻,特别是用于治疗由于中风引起的筋缩,踝关节背屈,蹠曲等特定病症,经临床试验,有效率达100%。
文档编号A43B7/00GK2257709SQ96215458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5日
发明者庄严, 包向阳 申请人:庄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