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65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雨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防雨服装的一种。
目前,骑自行车、摩托车同志在下雨时都穿雨披来防雨,当把雨披穿在身上后,雨披一接触雨就开始往身上贴,这样骑车的同志就很费力,由于戴上雨帽后,雨帽遇雨也往头上贴,影响视力,有时看不清前面道路。有时身后面被风一吹,也要被雨淋湿。这种雨披往往对下身不起防雨的作用。为了不叫雨披下面贴身,又不使身后面被雨淋湿。我对雨披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雨披能克服上述的不足。在现有雨披或雨衣中,还没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骑自行车、骑摩托车的同志提供一种充气雨披,穿在身上很舒服,不贴身,防雨好,不影响骑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在原有雨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充气雨披是由雨披1、充气袋2、软管3、气塞4、头部充气袋5、软管6及气塞7组成。改进是在雨披1下面边缘增加一、二条充气袋2,而充气袋2粘在雨披1边缘的内表面上,软管3的一端与充气袋2相通并密封使气体不外漏;软管3的另一端连在头下的雨披上并能拉到口前,达到能用口充气的长度。充气时把管口插的气塞4拔下,用口给充气袋2充气,使雨披1边缘翘起达到不贴身时,将软管3折好使气跑不出来,再将气塞4插入软管3口内达到不漏气为止。这样做不影响骑车速度,而且增加防雨效果。在雨披1的雨帽的边缘也增加一、二条头部充气袋5,软管6的一端与头部充气袋5相通并密封使气体不外漏,软管6的另一端位于头下达到能用口充气的长度。充气时把管口上的气塞7拔下,用口充气达到雨帽边缘翘起,达到眼睛看物清楚、转头灵活时,将软管6折好达到气体不外跑,再将气塞7插入管口内使气体不漏。把软管6端拉回到雨披1内表面上兜内使软管6不摆动。给下面充气的软管3端也拉回到雨披1内表面上兜内或固定套内,使软管3不摆动,不下移,取装方便。充气袋2、头部充气袋5可做成袋状直接粘在雨披1边缘和雨帽的内表面边缘上。通过试验这种方法可达到雨披1下面边缘翘起和雨帽边缘翘起。这种方法还可用在雨衣和车的防雨用具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这种充气雨披充气后雨披的边缘翘起,不贴身,不影响骑车速度,增加防雨效果。
2、雨帽充气后边缘翘起,眼睛看物清楚,转头灵活。
3、充气雨披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放气后和过去雨披一样,便于携带。


图1为充气雨披的示意图1雨披、2充气袋、3软管、4气塞、5头部充气袋、6软管、7气塞。
图2为充气雨披的右视图实施例按上述充气雨披结构制造后,在雨天穿在身上骑自行车,雨披不贴身,不裹腿,不影响骑车速度,防雨效果好,头部转动灵活,看物也要比过去雨披清楚。骑摩托车试验时和骑自行车一样,比过去雨披好。充气袋2、头部充气袋5也可用大的边缘卷曲后再粘在雨披1和雨帽的内表面上制成,试验后效果和充气袋2、头部充气袋5一样。
权利要求1.一种骑自行车、骑摩托车防雨用的充气雨披,其特征是在于,它由雨披(1)、充气袋(2)、软管(3)、气塞(4)、头部充气袋(5)、软管(6)及气塞(7)组成,充气袋(2)粘在雨披(1)边缘的内表面上,软管(3)的一端与充气袋(2)相通并密封使气体不外漏,软管(3)的另一端拉到头下到口前达到能用口充气的长度,用口给充气袋充气达到雨披边缘翘起不贴身时,将管折好,在软管(3)管口上插入气塞(4)达到不漏气,头部充气袋(5)粘在防雨帽边缘上,软管(6)的一端与头部充气袋相通并密封使气体不外漏,软管(6)的另一端位于头下达到能用口充气的长度,用口充气达到雨帽边缘翘起,折管时将气塞(7)插在软管(6)管端口内达到不漏气,将软管(6)插入气塞(7)端拉回到雨披(1)内夹面上兜内使软管(6)不摆动,把软管(3)带气塞端拉回到雨披(1)表面上兜内或固定套内使软管(3)不摆动,不下移,取装方便,这种方法也可用雨衣和其他雨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雨披,其特征是在于充气袋(2)、头部充气袋(5)可用大的边缘卷曲后再粘在雨披(1)和雨帽的内表面上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骑自行车、骑摩托车防雨的充气雨披,它是由雨披1、充气袋2、软管3、气塞4、头部充气袋5、软管6及气塞7组成,充气后雨披下面边缘翘起、雨帽边缘也翘起,不贴身上,不裹腿,不影响骑车速度,增加防雨效果。雨帽充气后边缘翘起,眼睛看物清楚,转头灵活。这种充气方法也可用在雨衣和其他防雨雨具上。
文档编号A41D3/00GK2263452SQ9623842
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孟媛 申请人:王孟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