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83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主要在中棒上设有可活动及扣合的上巢与下巢,借下巢下方长管上所设具控制块的开关按压,以使上巢固定在伞顶下及下巢固定其下方,或拉至下方收合以作撑伞及收伞,或将上下巢扣合下拉,以作集水收伞,而上下巢的伞骨及支骨则借钢销或钢丝不作灵活穿套。
一般现有的雨伞,本身无任何集水装置及结构,因此每当下雨收伞时,进入车内或屋内时,则会造成沾于伞布之雨水到处乱滴,一般约100CC左右,造成沾湿污染地面车内,在整理上相当不易,费时费工,更易造成霉气的滋生,影响健康;另外一种集水塑胶雨伞套,或于伞顶上设一集水帽,然此皆为附加的装置,造成垃圾增量及须另外设置置伞套的大箱架置于门口,极不实用,而集水帽的集水有限,稍有倾斜则会溢出,使用时更须先行排水,否则很容易再开伞时雨水淋身情形发生,再者请参见图7所示,为现有用品伞骨94与伞巢9的结合结构分解及组合图,其主要是在伞巢9周围设有环形的横槽91及垂直呈放射的纵槽92,横槽91是提供铁丝93穿过伞骨94前端的通孔941后,再行扭转打结,以供固定于伞巢9周围中央部,而纵槽92则提供固定伞骨94能在伞巢9上下作活动(开闭伞)之用,然由于一般伞均是在雨天使用,其间多少会受到水气或雨水的侵入,且伞骨94其通孔941与铁丝93的作用是以穿套方式达成,活动上不灵活,然此种结构,或铁丝未绞紧时容易滑脱而造成雨伞故障,无法使用,又其铁丝尖端外露,很容易伤人及开闭伞时造成刺破伞布,又其结合上不顺畅,容易受雨水侵蚀断裂散开,该部分损坏单一零件时,即须完全将伞骨、伞巢、铁丝拆掉,重新组装费时又费工,长久以来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为业者及消费者,因此提供一种确具功效增进,并提高该项产品使用价值及增长使用寿命的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确有必要,此乃本实用新型的动机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可使伞布主动集水不外溢及可连续使用,更无须另行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可使伞骨、支骨与伞巢作用灵活耐用,使用寿命增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操作、维修、使用上方便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巢、下巢、伞骨、钢销、支骨、钢丝环、开关、中棒、伞布,其中上巢及下巢中央通孔一侧设有嵌凸以供套设于具有凹槽的中棒,并可作上下位移及嵌扣固定,上巢上方设有上盖,并在其周围设有纵槽,上槽顶面及上盖下方设有与纵槽垂直之嵌槽,以供钢销固定并穿套端部设通孔的伞骨,上巢一侧延伸一具有凹扣的延伸块,下巢的上方设有上盖,于其中央通孔一侧分别设有凹槽,以供上巢延伸块穿套,下巢及上盖周围设有纵槽,并在其相对表面上交错设有具迫紧嵌块的环凹槽,以供穿套支骨端部通孔的钢丝环固定,而下巢的纵槽是开上半,下巢下方另设有长管,于其一侧设有座台,座台上借支轴上方的凹座内设有顶止归位的弹片,并于其座台下方内设有通孔,以供设有弹簧的顶销穿套,开关上方长槽则设有供扣合上巢下方延伸块的控制块,下方设有把手的中棒,其顶部设有固定伞布的伞顶,其周围则固设于伞骨外端,支骨的外端则固设于伞布中段,在中棒上方设有顶止下巢其延伸块的弹扣钩,其上下则设有供长管定位的上下通孔,借设有上盖的上巢上推至中棒上方嵌止,而设有上盖的下巢则下拉至上通孔或下通孔嵌扣以作撑伞或不集水收伞,借下巢嵌扣上巢下拉至下通孔,以作集水收伞。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较佳实施例,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撑伞作用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收伞作用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不集水收伞作用图;图7是现有雨伞用品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
请参见
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发明之立体分解、立体组合及组合剖面图,其包括有上巢1、下巢3、伞骨7、钢销14、支骨8、钢丝环5、开关38、中棒6、伞布67,其中上巢1、下巢3是套设于中棒6上,并可作上下位移及嵌扣固定,而上巢1为了能将伞骨7固定及灵活动作,于其周围设有纵槽12,而其顶面与纵槽12交错位置则设有嵌槽121以供钢销14的嵌置,而其上方则设有上盖2,上盖2同样在周围设有纵槽22,于其下方具有与上巢1的嵌槽121配合固定钢销14的嵌槽221,而为使其能作定位另相对上巢1其顶面所设凸柱13位置设有嵌凹23,而上巢1一侧下方则延伸一具有凹扣151的延伸块15,为使上巢1及上盖2其能在具有凹槽61的中棒6稳定的位移活动,在其中央通孔一侧设有顶止定位的嵌凸块21、11,至于下巢3的周围及其上方所设的上盖4均设有相对纵槽32、42,并利用下巢3顶面所设的凸柱33与上盖4上所设的定位孔43以供固定,下巢3及上盖4间另设有迫紧嵌块341、441的环凹槽34、44,以供穿套支骨8端部通孔81的钢丝环5固定,下巢3的纵槽32则开上半部,以使支骨8不会下垂,为提供上巢1下方延伸块15,能穿过下巢3及其上盖4,在其中央通孔一侧设有凹槽31、41,另外,为使下巢3之推移嵌扣上巢1方便,另在下巢3下方设有长管35,长管35一侧设有座台36,座台36上则借支轴361固定一上方设有长槽381的开关38,为使开关38能归位,另在其座台36的凹座362内设有一弹片363,而为固定长管35于中棒6的适当位置,另在长管35下方设有通孔360,以供具有弹簧391的顶销39穿套及作横向活动,又开关38为了其能与穿套于下巢3及其上盖4中央通孔一侧凹槽31、41下的延伸块15嵌扣,另在开关38之长槽381上设有两侧具有销371的控制块37,另为了形成集水作用,中棒6上方借伞顶66,固定伞布67,其四周则固定在伞骨7的外侧端,而较短的支骨8外侧端,则以线缝于伞布67的中段,中棒6的上下分别设有供上巢1固定的弹扣钩62与供下巢3下方长管35定位的上通孔63与下通孔64,中棒6下方另设有供伞握持的把手65。
请参见图3、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及撑伞作用图,即要作撑伞时,是先将上巢1借下巢3及长管35将上巢1嵌扣于中棒6上方的顶部,然后按压开关38,使控制块37脱离上巢下方延伸具凹扣151的延伸块15,此时设于中棒6位于上巢1其延伸块15下方的弹扣钩62即弹出止顶,因此上巢1不会下滑,此时,再将长管35往下拉固定于中棒6之上通孔63处(利用顶销39与其作用)即可完成。
请参见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集水收伞作用图,当要作集水收伞时,仅须将依图4情形,将下巢3推到上巢1固定位置,利用开关38的控制块37将其二者嵌扣,同时中棒6内的弹扣钩62向内缩,如图5所示情形,然后将下巢3及上巢1一同向下拉,此时伞布67即呈W型集水状,故沾在伞布67上的雨水,即会被收集在伞布67内,而长管35其座台36内的顶销39,此时则固定于把手65略上方的下通孔64上。
请参见图6所示,是本发明不集水收伞作用图,本发明其可先将上下巢1、3推至中棒6顶部之伞顶66下方,然后将控制块37脱离上巢1下方延伸之具凹扣151的延伸块15,此时中棒6其弹扣钩62顶止于延伸块15下方,此时再将下巢3借长管35下拉,迫使长管35其座台36内下方设于通孔360的顶销39,能嵌止固定于中棒6下方的下通孔64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完全将现有用品缺点摒除,当有部分伞骨7或支骨8损坏时,操作上具有拆换装修简易快速,而其与上下巢1、3作用上更灵活使用不会刺破伞布,耐用经久,并能随个需要作快速方便收伞集水及免排水可再次开伞使用及无需集水的收伞。
权利要求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巢、下巢、伞骨、钢销、支骨、钢丝环、开关、中棒、伞布,其中上巢及下巢中央通孔一侧设有嵌凸以供套设于具有凹槽的中棒,并可作上下位移及嵌扣固定,上巢上方设有上盖,并在其周围设有纵槽,上槽顶面及上盖下方设有与纵槽垂直之嵌槽,以供钢销固定并穿套端部设通孔的伞骨,上巢一侧延伸一具有凹扣的延伸块,下巢的上方设有上盖,于其中央通孔一侧分别设有凹槽,以供上巢延伸块穿套,下巢及上盖周围设有纵槽,并在其相对表面上交错设有具迫紧嵌块的环凹槽,以供穿套支骨端部通孔的钢丝环固定,而下巢的纵槽是开上半,下巢下方另设有长管,于其一侧设有座台,座台上借支轴上方的凹座内设有顶止归位的弹片,并于其座台下方内设有通孔,以供设有弹簧的顶销穿套,开关上方长槽则设有供扣合上巢下方延伸块之控制块,下方设有把手的中棒,其顶部设有固定伞布的伞顶,其周围则固设于伞骨外端,支骨的外端则固设于伞布中段,在中棒上方设有顶止下巢其延伸块的弹扣钩,其上下则设有供长管定位的上下通孔,借设有上盖的上巢上推至中棒上方嵌止,而设有上盖的下巢则下拉至上通孔或下通孔嵌扣以作撑伞或不集水收伞,借下巢嵌扣上巢下拉至下通孔,以作集水收伞。
专利摘要一种“巢骨活动改良集水两用伞”,其主要是在设有凹槽的中棒上设有可上下滑动嵌扣固定的上巢及下巢,上巢于其一侧设有具凹扣的延伸块,以供与下巢下方的座台内所设的控制块配用,借座台将上下巢拉下而作收合集水,借上巢固定于伞顶上,将下巢拉下,或固定于上巢下方,即可作不集水收伞及撑伞使用且上下巢的伞骨与支骨,则分别借钢销及钢丝环呈灵活穿套,能随个人需要作快速方便收伞集水及免排水可再次开伞使用及无需集水的收伞,具有使用、维修方便,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5B19/00GK2272679SQ96244648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9日
发明者唐勇 申请人:唐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