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作提包的伞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89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用作提包的伞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晴雨伞,尤其是一种可用提包的伞帽。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晴雨伞均为手持式,使用时,必须用手握持伞杆柄,使开启的伞面遮罩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方,用于遮挡阳光照射或雨水淋洒。由于该伞须用手握持方能使用,故在骑车或需用双手作业时就无法使用,为此,有人发明了一种可戴在头上的伞帽,伞帽不设杆柄,使用时可将伞帽直接扣戴在人体头部。解决了原有晴雨伞的不足,但是,该伞帽仍存在携带不方便的缺陷,如天晴或夜间携伞就会感觉多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伞帽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作提包的伞帽。
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作提包的伞帽包括伞骨、伞骨架盘、斜撑骨、撑骨架盘和伞面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部件安装在一具有贮物空腔的圆筒座上,即伞骨架盘固定在圆筒座的顶部,撑骨架盘活动套置在圆筒座筒体上,从而构成伞帽的支撑开启活动机构,圆筒座顶部设置筒盖与伞面布构成完整的伞面,伞骨架盘与撑骨架盘之间连接拉簧,圆筒座的筒体上设有可锁住撑骨架盘的按钮开关,撑骨架盘上还设有一既可用作伞面收拢的拉绳,又可用作提包带的绳索,圆筒座的开口端设置由铁丝环形件组成的活动罩口。
本实用新型的可用提包的伞帽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开启状态下的伞帽,可方便地罩戴在头部,不用手持,既可遮阳,又可挡雨,收拢伞帽,只需提拉设置在撑骨架盘上的绳索,便可克服拉簧的弹力,将伞帽收合,并紧贴在圆筒座四周,倒置伞帽,圆筒座底部的罩口便成为提包的开口,圆筒座内的空腔可放入物品。撑骨架盘上的绳索则可用作提包的提带或背带。实现了既可用作晴雨伞帽,又可用作手提包的设计目的。其具有的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理想的日常备用品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从
图1可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伞面支撑结构与一般的晴雨伞支撑结构相同,都具有伞骨2、斜撑骨3,其特点是用于安装伞骨2的伞骨架盘4和安装斜撑骨3的撑骨架盘5设置在一圆筒座6上,即伞骨架盘4设置在圆筒座6的顶部,撑骨盘架5活动套置在圆筒座6的筒体上,由铁丝7串联的伞骨2的一端,插置在伞骨架盘4的槽口内,斜撑骨3的一端由铁丝8串联插置在撑骨架盘5的槽口内。从而构成伞帽的支撑开启活动机构。为使伞帽的开启快速,伞骨架盘4与撑骨架盘5之间连接拉簧9,当收合状态时的伞帽一旦脱离按钮开关10,即在拉簧9的作用下,迅速开启。圆筒座6的顶部设有筒盖11,由筒盖11和伞面布1构成一个完整的伞面。为了使用者套戴方便,圆筒座6的底部筒体开口周边设置了一圈由铁丝环形件组成的活动罩口12,罩口12的开启口大小可根据需调节。用作提包时,收拢的罩口12可阻挡贮存在圆筒座6内的物品例出。撑骨架盘5上还接有一既可用作收合伞面时的拉绳,又可用作提包带的绳索13,绳索13的近撑骨架盘5端分别设置小挂钩14,用于将开启状态下的撑骨架盘5钩挂入圆筒座6顶部伞骨架盘4上的扣眼16内,起定位作用。为了使本伞帽的使用方式多样化,圆筒座6的底部可设置三根可汇集成束的手柄15,即使本伞帽成为手持式晴雨伞。圆筒座6内可设置内衬袋,便于存放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作提包的伞帽包括伞面布(1)、伞骨(2)、伞骨架盘(4)、斜撑骨(3)、撑骨架盘(5),其特征在于上述部件安装在一具有贮物空腔的圆筒座(6)上,即伞骨架盘(4)固定在圆筒座(6)的顶部,撑骨架盘(5)活动套置在圆筒座(6)筒体上,从而构成伞帽的支撑开启活动机构;圆筒座(6)顶部设置的筒盖(11)与伞面布(1)构成完整的伞面;伞骨架盘(4)与撑骨架盘(5)之间连接一促使伞帽开启的拉簧(9);圆筒座(6)的筒体上设有可锁住撑骨架盘(5)移动的按钮开关(10);撑骨架盘(5)上还设有一既可用作伞面收合拉绳,又可用作提包带的绳索(13);圆筒座(6)的开口端设置由铁丝环形件组成的活动罩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作提包的伞帽,其特征在于伞骨架盘( 4)上设有可与绳索(13)上挂钩(14)配合,使伞面开启定位的扣眼(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用作提包的伞帽,其特征在于圆筒座(6)的底部可设置三根可汇集成束的手柄(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作提包的伞帽包括伞面布、伞骨、伞骨架盘、斜撑骨、撑骨架盘,伞骨架盘和撑骨架盘均设置在一具有贮物腔的圆筒座上,圆筒座的开口端设有活动罩口,开启状态的罩口便于使用者套戴在头上,合拢时的罩口可使用作提包时的包口封闭,以防物品倒出。本伞帽既可用作晴雨伞帽,又可用作存物的手提包,实现了一物多用的目的,其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日常备用品。
文档编号A45B11/04GK2261169SQ96247108
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9日
发明者蔡春海 申请人:蔡春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