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缩短的便携式自动开合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11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缩短的便携式自动开合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缩短到便携长度的自动开合伞,包括用于打开过程的第一释放装置和用于合上过程的第二释放装置,它们都装在伞的手柄中;一装在该手柄中、用来分步启动这两个释放装置的释放按钮;其上有一伞顶的套管式可缩短伞杆;一可滑动地套在伞杆上的滑套和由伞盖杆件构成的伞骨组件;用来打开伞的第一弹簧驱动件,包括一装在伞杆中、在打开过程中撑开伞杆的压缩弹簧;用来合上伞的第二弹簧驱动件,包括与伞骨件连成一体、在打开过程中张紧的拉簧;一拉绳件,包括一绳,该绳与该滑套连接,且其一端经一可滑动地装在伞杆上的杆和一装在该杆上的掣子与该释放装置配合,该掣子可用一与一锁定件啮合的钩突锁定。
这种设计的伞例如可见US-A-5 492 140。这种设计的伞的操作特别方便,只要按下一释放按钮就可自动打开或合上伞。但另一方面,操作方便的代价是自动开合机构及其联动的释放和脱扣装置的结构非常复杂从而成本高。现有自动开合伞的这些结构非常复杂的机构都集中压缩在伞杆中和伞杆四周,从而装配困难而且很难或无法修理。这一点以及某些功能上的不足、特别是合上过程中的锁定和脱扣机构的功能上的不足是由下列事实造成的不仅这些微型机构在很大的弹簧压力下装在伞杆中和伞杆四周的狭小空间中,而且张紧的伞杆套管的固定和释放只能在伞杆与伞柄之间进行,而且伞杆一边锁定件中稳固拉绳传动机构的掣子为刚性件,而该锁定件为一可横向运动的掣子件。
与此不同,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上述开合伞,特别是使拉绳传动机构的锁定和脱扣更可靠;放松开合机构的释放和脱扣的同心压缩构件并把它布置、划分和构作成更能承受应力并更容易装配和拆卸。
为实现该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二释放装置包括一与该掣子配合、可在伞杆轴线上滑动的脱扣滑动件以及一可与该脱扣滑动件同步地滑动、与释放按钮配合的锁定掣子;其特征在于,这一可滑动组件随着伞杆的缩短和伸长交替向着掣子方向相对掣子和释放按钮移入准备释放位置和移离掣子而进入非工作中性位置。
这造成上述自动开合伞在结构、操作、制造、操作可靠性和便于装配和拆卸性上的重大改进。由于脱扣机构和第二释放装置可滑动地布置在伞杆的中心并与伞杆平行并可用释放按钮或用掣子和掣子的钩突联接和脱开其工作位置,因此用于开合过程的高度压缩机构不装在伞杆孔的极不利的狭小空间中,从而其结构大大松散从而更牢固、更稳定。留在伞杆孔中的只是该掣子和合上机构的脱扣装置。打开机构的锁定和脱扣装置与合上机构分开地装在离开伞杆的更大空间中,而可滑动释放按钮具有双重功能,既可用作开合的释放件,又可用作连续联接和脱开拉绳杆掣子及其钩突的脱扣装置的控制滑动件或联接件。因此该开合机构在布置和作用上可分成两组,而在伞的不断打开、合上和缩短过程中可联接在一起和互相分开。从而其中的部件可制成更能承受应力、工作更可靠并更便于装配和更换。
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一实施例特别便于操作的原因在于释放按钮的滑动受引导;供钩突插入和锁定的锁定件为其中有一孔的管件,它与伞杆轴线同轴地插入在伞杆中而支撑在伞杆上;第二释放装置与脱扣滑动件和锁定掣子组合成一单元,其中,脱扣滑动件可在该孔中滑动且由一弹簧向该钩突偏置,而在伞合上和缩短时由一形成在一侧臂上的止档支撑在该滑套上,该锁定掣子装在靠弹力围绕一轴线转动而构作成一双向杆的臂上,杆的一臂在合上过程中用来啮合释放按钮,另一臂与锁钩一起锁定与钩突分开的脱扣滑动件,从而在打开过程中第一释放装置驱动释放按钮而释放伞杆,从而脱扣滑动件的端部在离开钩突一定距离处由锁钩钩住而杆臂处于释放按钮的范围内,在合上过程中,由于反复驱动释放按钮,该锁钩脱扣,脱扣滑动件与钩突啮合从而掣子与锁定件脱扣,在伞杆缩短时拉簧放松,压缩弹簧压紧,从而钩突锁定在锁定件中。
因此使用第一释放装置的本发明的一特别优越的实施例出于如下事实该释放装置与该滑套配合。
第二释放装置的机构的一优越的实施例出于如下事实锁钩与一与伞柄连接而套在伞杆上的一固定套筒的底端上的止档配合。
工作特别可靠的拉绳机构的一实施例可由下列事实实现该绳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滑套或穿过该滑套上的一滑轮而连接到伞顶上。
按照本发明另一优越设计特点,特别能承受应力并工作可靠的拉绳锁定和脱扣装置的一实施例出于如下事实该掣子可靠弹力而径向活动地装在一U形空心型材上,该型材装在一杆上或与该杆制成一体,该锁定件构作成一插入在伞杆端部中的套筒,其上有一与伞杆同心的止档环用来闩住钩突。
因此拉绳锁定装置的另一优越实施例出于如下事实在该掣子锁定时,具有尖头的该空心型材插入锁定件的一孔中从而钩突一旦闩住在该止档环的后方即支撑在一与该尖头相配的斜面上。
另一优越的设计特点出于该拉绳脱扣装置的特别稳定的布置和结构,该装置由于下述原因而特别简单和便于装配和拆卸脱扣滑动件由一可在该锁定件的孔中滑动的活塞构成,活塞上装有一空心圆筒,该空心圆筒面向该钩突。
按照另一优越的设计特征,第二释放装置的机构可由于下列事实而构作成具有优越功能的一整件该活塞受一可在一固定在伞柄上的横向销上滑动的槽的引导而其与空心圆筒相反一边的端部通过一板状圆盘和一抵靠该圆盘的压缩弹簧支撑在伞柄的底部上;该圆盘上装有在伞柄的一孔中向上伸展的臂。
由于另一优越设计特征,伞杆套管可以拉绳装置的预定传动比以及在打开和合上机构之中和之间的长度容差的预定补偿而完全撑开,这是因为拉绳装置中装有由弹簧活塞和圆筒构成的一拉力补偿装置,该圆筒为一套筒,而一活塞套筒在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套在该套筒中。
按照另一实施例,把拉绳装置锁定在锁定件中的该拉力补偿装置的一种对性能特别有利的结构出于如下事实在合上和缩短伞时,拉力补偿装置位于伞杆中的伞顶上的滑轮的前方而处于绳与杆之间。
按照另一优越设计特征,由于下列事实而特别容易露出装在伞柄中的部件从而这些部件容易装配和拆卸伞柄的底部由一可用卡子卡到伞柄轴上从而便于取下的盖子构成,而盖子与伞柄固定套筒之间的圆孔用来安置可滑动的板状圆盘及其压缩弹簧。
最后,另一个造成伞杆和伞柄中的部件容易装配和拆卸的原因是横向销把伞杆、锁定件和伞柄稳固地连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合上并收缩成便携状态的本发明伞的纵向剖面图,图中只示出一个伞骨组件;图2为处于图1功能状态的伞的底部伞柄区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处于打开过程刚经启动的功能状态的伞柄区的纵向放大剖面图;图4为处于合上过程刚经启动的功能状态的伞柄区的纵向放大剖面图;图5为滑动件和用于合上过程的释放和脱扣装置在释放或脱扣位置上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打开的伞的纵向剖面图,只示出一个伞骨组件;图7为合上的伞的纵向剖面图,只示出一个伞骨组件;图8为沿图2中a-b线剖取的伞柄与伞杆连接区的放大剖面图;图9为处于图1功能状态的伞的顶端的放大图;图10为与绳传动机构连接的拉力补偿装置在图1功能状态下的放大剖面图;以及图11为与绳传动机构连接的拉力补偿装置在图6功能状态下的放大剖面图。
自动打开和合上的伞包括一可伸缩的套管式伞杆1和一可收起的伞盖D,从而它能合上而成为便携大小。由伞骨组件2带住并装有伞布3的伞盖D包括若干以星状布置在伞杆1四周的杆件2°,每一杆件2°可围绕枢轴转动地装在伞杆的顶端1a上和一可在伞杆1上上下滑动的滑套5上。为简明起见图中只示出一根杆件2°,每根杆件包括一组合适的伞骨2′和撑条2″。撑条2″之一与滑套5连接从而用弹簧驱动件F1和F2上下移动滑套5就可打开和合上伞盖D。弹簧驱动件F1用来自动伸长套管式伞杆1同时打开伞盖D,而弹簧驱动件F2用来自动合上伞,从而弹簧驱动件F2可比方说做成若干可装在杆件2°中而始终用力展开伞杆组件的拉簧F2′。但如下详述,所有拉簧F2′的弹力远小于撑开伞杆1而打开伞盖D的弹簧驱动件F1的弹力。伞杆1的轴线用X表示。
弹力较大的弹簧驱动件F1为一可伸展地插入在伞杆1中的盘簧F1′,其一端支撑在伞顶4上,另一端支撑在一固定在伞杆上的止档1b上的底面上。如此形成的弹簧套管1总是用力伸展。为了在打开伞盖D的同时使用这一力量,在伞杆1与驱动伞盖D的滑套5之间设置一滑块滑轮结构的绳反向传动机构S。该省力传动机构最好为双滑轮装置,一个滑轮6装在伞顶4上,另一滑轮7装在滑套5上,拉绳S′在滑轮上绕过。拉绳S′的一端固定在伞顶4上的一锚定点4a上,另一端直接或经一拉力补偿器Z与一可在伞杆1中滑动的推杆8连接。在推杆8的自由端8a上或与该端8a制成一体或连接的一空心U形型材9a上固定有一做成为埋入在空心型材9a中的径向弹性掣子9的插销。从而其上有一钩突9b的该掣子9可摆动地弹出该空心型材9a并受型材臂9a″的横向引导而又摆回型材9a的底部9a′(图5)。
如图1和2所示,掣子9与用于合上过程的一自拍锁A的“刚性”锁定件10配合而在伞合上、缩短时其钩突9b闩住在套筒式锁定件10的一孔10a中的环形肩10b的后方。锁定件10插入在伞杆端部1c中而由一支撑在伞杆端部1c上的凸缘10c深深固定。因此,掣子9不是一由径向活动或柔性的锁定件啮合和锁定的刚性插销,而是一锚定在“刚性”锁定件10中的弹簧叉。为了使弹簧掣子9对中地精确自锁以及在闩住在刚性锁定件10中时在功能上特别有利地防止滑动,供掣子9埋入的空心U形型材9a如图2和3所示有一尖头9a,掣子9靠该尖头闩住在锁定件中,即该尖头插入其插孔10d中而固定在一相配的斜面10d上直到掣子9的钩突9b穿过孔10d并闩住在环形肩10b后方。这样,在伞的合上、缩短状态下(图1和2)位于其固定点4、4a与9b、10b之间的拉绳反向传动装置S为在弹簧拉力作用下的伞杆套管1′。就可动地埋置在伞杆1中而言,拉绳反向传动装置S可套在也位于伞杆1中的打开驱动件的压缩弹簧F1′中,一套管茧TK在长度和伸缩性上与伞杆套管配合以防止摩擦锁定。而且上述拉力补偿器Z可与推杆8配合而在伞杆1收缩时位于推杆8与装在伞顶4上的滑轮6之间。拉力补偿器Z可补偿伞杆套管1′的结构和与它连接的伞盖运动中的尺寸容差,但特别可使伞杆套管1′在伞盖D打开时完全撑开(图6,11)。拉力补偿器Z最好由一圆筒和活塞引导件构成,包括用作该圆筒的一套筒Z′,一可在该套筒中滑动的活塞套筒Z″和一相对套筒Z′弹性支撑活塞套筒的压缩弹簧Z*,其中,套筒Z′由一铆钉与推杆8连接,而活塞套筒Z″由于绳S′穿过套筒Z″后打成一结S*在弹力作用下紧抵套筒Z″的凸缘Zb而与绳S′连接(图10,11)。
伞柄12包括一中心固定套筒12a、沿径向伸展在套筒12a上的连接板12b和圆柱形轴12c。轴12c由连接板12b与固定套筒12a连接,从而伞柄12中在套筒12a与轴12c之间的空间中形成若干伸展在伞柄长度上的径向空心室12d。伞杆1的底端1c插入在固定套筒12a中而由穿过轴12c、两块相对的连接板12b、12b和套筒12a和伞杆底端1c的中心的一横向销13可拆卸地固定(图8)。但同时该横向销13还固定地穿过释放装置A2的套筒状锁定件10和释放装置A1的可在锁定件10中滑动的活塞引导件K的活塞14的槽14a,这在下文详述。因此横向销13把伞杆1、伞柄12和锁定件10固定在一起,并且穿过槽14a°的横向销13还构成在锁定件10的孔10a中的活塞14的滑动的止档。
伞柄12中的另一圆孔12e从伞杆端部1c或锁定件10的抵靠伞杆端部1c的凸缘10c伸展到伞柄12的底端12f。底端12f由一用卡子12h卡在轴12c上的盖12g构成,因此很容易取下盖12g而露出孔12e和空心室12d以及装在其中的各部件从而便于装配和修理。伞柄轴的顶端12i开口而用作滑套5的伸缩口。
释放装置A2的套筒状锁定件10可卸下地松套在伞杆端部1c中并如上所述固定。锁定件10的顶缘用作如上所述固定在伞杆中的压缩弹簧F1′的止档1b,锁定件10一直伸展到伞杆1的底端1c而靠凸缘10c支撑其上。因此只要把锁定件10插入到其环形肩10b可闩住掣子9的位置后用横向销穿过其固定孔即可方便地装配或更换锁定件10。这同样适用于伞柄12中的其他部件。
用脱扣滑套进行启动合上过程所必需的弹性掣子的脱扣,该滑套为一可在锁定件10的孔10a中滑动的空心圆筒15,它随着活塞引导件K的向上滑动而在掣子9的钩突9a上滑动从而使钩突9a从锁定件10的环形肩10b后方脱扣(图4,5)。空心圆筒15与上述活塞14连成一体或固定在其销14a上。活塞14构成活塞引导件K的一部分。活塞引导件K可在锁定件10中受横向销13和槽14a°的引导从而以槽14a°的长度为其行程上下滑动,槽14a°的顶端14a′决定着活塞引导件K滑出锁定件10的最大距离,而槽14a°的底端14a″决定着活塞引导件K滑入锁定件10中的最大距离。活塞14装在板形圆盘14b上或与之制成一体,一与活塞14平行伸展的臂14c从该圆盘14b上伸出而与伞柄轴12c的壁平行伸展而可在伞柄12的空心室12d之一中自由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臂14c的顶缘14c*紧抵滑套5(图1,2)。在臂14c上装有一双臂锁定掣子16,该掣子可围绕枢轴17转动并在伞的合上、收缩状态由扭簧18固定从而底端杆臂16b的一边16b′紧抵固定套筒12a的外圆周面。如图3所示,底端杆臂16b上有一锁钩16b″,它扣住固定套筒12a的底边12a″或装在底边12a″上的一止档环12a′而处于准备释放合上过程的位置上。活塞引导件K一旦把掣子16移入按钮11的行程H锁定掣子16的顶端杆臂即与释放按钮11配合而可与后者啮合,从而其上有锁钩16b″的杆臂16a与底边12a″或止档环12a′脱扣。在装在板形圆盘14b与伞柄盖12g的底面12f之间的压缩弹簧19的作用下锁定掣子16滑入释放按钮11的行程H。这样,锁定掣子16和脱扣空心圆筒15的活塞引导件K在横向销13和槽14a的引导下可沿伞杆轴线X滑动,从而在滑套5的作用下滑向伞柄12的端部,而在弹簧19的作用下以相反方向滑向释放按钮11,臂14c与锁定掣子16相对其进入释放按钮11的行程H而非转动地对齐。但是除了这一非转动行程,在用作一滑动件的结构件中(图2,3,4,5)在释放装置A2和与之相联的脱扣装置的部件14,15,16,17,18的同一方向上特别还有一相应的行程。这一滑动组件V也设计成由简单、牢固的部件组成而确保工作可靠并只须从伞柄轴上取下盖12g、抽出横向销13(图3,4)即可进行装配或更换。滑动组件V的插入也可不受槽的止档14a″的限制,而受圆盘14b直接碰到锁定件10的凸缘10c的限制。
释放按钮11不仅如上所述用来启动用于合上过程的释放装置A2,而且用来启动用于打开过程的释放装置A1。释放按钮11最好简单地与释放装置A1及其脱扣装置安装成一体。释放按钮使用在伞柄12的一孔中的一滑块11a而可在凹槽12h中以行程H在伞杆1的横向上滑动。这样滑块11a做成卵形环围住伞杆1而以足够大的滑动间隙通过伞杆1而可使按钮11克服把滑块11a保持在起始位置上的弹簧20的作用而从其起始位置滑动到打开和合上过程的释放位置。在打开过程中,按钮11使形成在滑块11a上的释放锁21从打开伞盖的滑套5的闩孔5a中脱出,从而被拉绳反向传动机构S拉紧的伞杆1被释放而伸长,同时伞盖D打开(图2,5)。在启动合上过程时,按钮11克服扭簧18的作用使锁定掣子16从底边12a″或止档环12a′脱离其锁定位置(图3),从而活塞引导件K在弹簧19的作用下使脱扣滑动件15在钩突9b上滑动而使弹性掣子16脱离其锁定在环形肩10b上的位置,同时在弹簧F2′的作用下以合上伞盖的方向释放拉绳反向传动机构S。
因此伞的主要功能决定于(a)在弹簧驱动件F1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伞盖D的过程,同时套管式伞杆1伸长而合上弹簧驱动件F2张紧,(b)然后是伞盖D在合上弹簧驱动件F2的作用下自动合上的过程,(c)然后用手收起伞杆1而把伞缩短成便携大小,同时压紧打开的驱动弹簧F1′。
在按下释放按钮11而启动打开过程时,插销21脱开打开伞盖的滑套5,从而滑套5在打开伞杆套管的作用下由拉绳传动机构S向上移到图6所示位置,同时伞盖D打开。由于拉绳传动机构S固定在锁定件10上,拉绳S′绕过滑套5上的滑轮7,因此套管茧TK打开而合上伞盖的弹簧F2′张紧。同时臂14c释放打开伞盖的套管5,从而由部件14-18构成的滑动组件在弹簧19的作用下与脱扣滑套15和锁定掣子16一起从图2位置滑动到图3所示位置。这样锁定掣子16在释放按钮11的行程H中啮合其杆臂16a,但锁定掣子16的另一杆臂16b仍扣住在止档12a′或12a″上,从而脱扣滑套15位于弹性掣子9的钩突9b的紧前方。拉绳传动机构S的拉力补偿器Z此时张紧(图11)。
然后在按下释放按钮11而启动合上伞盖D的过程中,按钮11克服扭簧18的作用使锁定掣子16围绕枢轴转出扣住在止档12a′或12a″上的位置,从而包括脱扣滑套15和锁定掣子16在内的滑动组件在弹簧19的作用下稍稍向上移动到图4所示位置。此时由销13和槽14a构成的引导件的底边14a″紧抵横向销13,脱扣滑套15在钩突9b上倒转而以径向弹性对中运动把钩突9b举出锁定件10的环形肩10b,从而拉绳反向传动机构S在合上伞盖的弹簧F2′的作用下向上拉动推杆8上的弹性掣子9,此时拉绳S′在滑轮6,7上绕回,同时滑套5向下滑动而收起伞盖D。拉力补偿器Z此时由于伞杆套管1全部伸长而处于自由状态(图10)。然后在缩短伞杆套管1时用两手握住伞而把伞柄与伞顶压拢直到其上有套筒5b的滑套5插入伞柄12的相应插孔12i中,同时滑套5抵靠在滑动组件的臂14c上而释放装置A2和脱扣滑套15滑入图1和2所示非工作中性位置,此时,释放锁21又闩住在滑套5的闩孔5a中,从而与撑开的伞杆套管1一起打开的伞盖重又锁定在图1所示起始位置。此时拉绳反向传动机构S在拉力补偿器Z处从新放松(图10)。滑轮7又滚动到拉绳S′下方。拉力补偿器Z由于推杆8及其锁定件9,10的长度与伞杆套管1的缩短后长度之间的配合而又位于装在伞顶4上的滑轮6的紧前方,套管茧TK从新受拉而合上。打开驱动件的弹簧F1′从新压紧,同时合上驱动件的弹簧F2′放松。伞布3不皱地收入伞骨组件中。
权利要求
1.可缩短的自动开合便携伞,包括(a)用于打开过程的第一释放装置(A1)和用于合上过程的第二释放装置(A2),它们都装在伞柄(12)中;(b)一装在该伞柄(12)中、用来分步启动这两个释放装置(A1,A2)的释放按钮(11);(c)其上有一伞顶(4)的套管式可缩短伞杆(1);一可滑动地套在伞杆(1)上的滑套(5)和由伞盖杆件(2°)构成的伞骨组件(2);(d)用来打开伞的第一弹簧驱动件(F1),包括一装在伞杆(1)中、在打开过程中撑开伞杆的压缩弹簧(F1′);(e)用来合上伞的第二弹簧驱动件(F2),包括与伞骨件(2°)连成一体、在打开过程中张紧的拉簧(F2′);(f)一拉绳件(S),包括一绳(S′),该绳与该滑套(5)连接,且其一端经一可滑动地装在伞杆(1)上的杆(8)和一装在该杆上的掣子(9)与该释放装置(A2)配合,该掣子(9)可用一与一锁定件(10)啮合的钩突(9b)锁定;其特征在于第二释放装置(A2)包括一与该掣子(9)配合、可在伞杆轴线(X)上滑动的脱扣滑动件(14,15)以及一可与该脱扣滑动件(14,15)同步地滑动、与释放按钮(11)配合的锁定掣子;其中这一可滑动组件(14,15,16)随着伞杆(1)的缩短和伸长交替向着掣子(9)方向相对掣子(9)和释放按钮(11)移入准备释放而撑开伞杆1的的位置和移离掣子(9)而进入非工作中性位置而收起伞杆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释放按钮(11)的滑动受引导;-供钩突(9b)插入和锁定的锁定件(10)为其中有一孔(10a)的管件,它与伞杆轴线(X)同轴地插入在伞杆(1)中而支撑在伞杆(1)上;-第二释放装置(A2)与脱扣滑动件(14,15)和锁定掣子(16)组合成一组件(V);-脱扣滑动件(14,15)可在该孔(10a)中滑动且由一弹簧(19)向掣子(9)的钩突(9b)偏置,而在伞合上和缩短时由一形成在一侧臂(14c)上的止档(14c*)支撑在该滑套(5)上;-该锁定掣子(16)装在靠弹力围绕一轴线(17)转动而构作成一双向杆的臂(14c)上,杆的一臂(16a)在合上过程中用来啮合释放按钮(11),另一臂(16b)与锁钩(16b″)一起锁定与钩突(9b)分开的脱扣滑动件(14,15);-从而在打开过程中第一释放装置(A1)驱动释放按钮(11)而释放伞杆(1),从而脱扣滑动件(14,15)的端部在离开钩突一定距离处由锁钩(16b′′)钩住而杆臂(16a)处于释放按钮(11)的范围中;在合上过程中,由于反复驱动释放按钮(11),该锁钩(16b″)脱扣,脱扣滑动件(14,15)与钩突(9b)啮合从而掣子(9)与锁定件(10)脱扣,在伞杆缩短时拉簧(F2′)放松,压缩弹簧(F1′)压紧,从而钩突(9b)锁定在锁定件(10)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释放装置(A1)与滑套(5)配合。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锁钩(16b″)与一与伞柄(12)连接而套在伞杆(1)上的一固定套筒(12a)的底端上的一止档(12a′,12a″)配合。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该绳(S′)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滑套(5)或穿过该滑套(5)上的一滑轮(6)而连接到伞顶(4)上。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掣子(9)靠弹性可在杆(8)上作径向活动而钩突(9b)在伞杆(1)缩短过程结束时(图1,2)自动闩住在锁定件(10)中。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该掣子(9)可靠弹力而径向活动地装在一U形空心型材(9a)中,该型材装在杆(8)上或与该杆制成一体,该锁定件(10)构作成一插入在伞杆端部(1c)中的套筒,该套筒中有一与伞杆同心的止档环(10b)用来闩住钩突(9b)。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在该掣子(9)锁定时,具有尖头(9a″)的该空心型材(9a)插入锁定件(10)的一孔中(10d)从而钩突(9b)一旦闩住在该止档环(10b)的后方即支撑在一与该尖头相配的斜面(10e)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脱扣滑动件(14,15)由一可在该锁定件(10)的孔(10a)中滑动的活塞(14)构成,活塞上装有一空心圆筒(15),该空心圆筒(15)面向该钩突(9b)。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该活塞(14)受一可在一固定在伞柄上的横向销(13)上滑动的槽(14a)的引导而其与空心圆筒(15)相反一边的端部通过一板状圆盘(14b)和一抵靠该圆盘的压缩弹簧(19)支撑在伞柄(12)的底面(12f)上;该圆盘(14b)上装有在伞柄(12)的一孔(12d)中向上伸展的臂(14c)。
11.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拉绳(S′)中装有由弹簧活塞和圆筒构成的一拉力补偿装置(Z),该圆筒为一套筒(Z′),而一活塞套筒(Z′′)在一压缩弹簧(D*)的作用下可在该套筒(Z′)中滑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在合上和缩短伞时,拉力补偿装置(Z)位于伞杆(1)中的伞顶(4)上的滑轮(6)的前方而处于绳(S′)与杆(8)之间。
1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伞柄(12)的底部(12f)由一可用卡子(12h)卡到伞柄轴(12c)上从而便于取下的盖子构成,而盖子与伞柄固定套筒(12a)之间的圆孔(12e)用来安置可滑动的板状圆盘(14b)及其压缩弹簧(19)。
14.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横向销(13)把伞杆(1)、锁定件(10)和伞柄(12)稳固地连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可缩短的自动开合便携伞,包括:第一释放装置和第二释放装置;一释放按钮;一套管式可缩短伞杆;一滑套和一伞骨组件;第一弹簧驱动件和第二弹簧驱动件;一拉绳件,包括一绳,其一端经一掣子与第二释放装置配合。第二释放装置包括一与掣子配合的脱扣滑动件以及一锁定掣子;这一可滑动组件随着伞杆的缩短和伸长交替向着掣子方向相对掣子和释放按钮移入准备释放而撑开伞杆的位置和移离掣子而进入非工作中性位置。
文档编号A45B19/10GK1176084SQ97116630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0日
发明者约阿希姆·塞德尔 申请人:科滕巴赫管理和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