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杆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49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杆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携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侧杆伞具。
一般伞具,不论是小型的雨伞、阳伞,还是大型的海滩伞、花园伞等,都是由一个中棒、伞面、上下巢与伞支骨组成,其中中棒位于伞面中心,开合伞面时,控制推送在中棒上滑移的下巢,以撑开或收合伞支骨,从而达到开启或收合伞面的目的。
小型雨、阳伞为个人使用,伞具中棒占用伞面遮蔽空间的问题不突出,大型伞具由于伞面底部遮蔽空间的中心部位被中棒占用,造成物品放置困难,不能充分有效利用伞面遮蔽空间,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加大伞面直径,以增加伞面底部遮蔽空间,但又会带来伞具成本增大、售价昂贵、操作控制和使用不便的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杆伞具,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有效地解决传统伞具存在的缺点,使侧杆伞具具有完全开放的伞面底部空间,而且操作控制简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侧杆伞具包括伞面、上下巢、伞支骨、侧杆、摆臂、悬臂、滑座装置、拉绳及无中棒伞面,滑座装置设在侧杆上,摆臂一端枢接于滑座,另一端枢接在无中棒伞面的上巢,悬臂一端枢接在侧杆顶端,另一端枢接在摆臂的枢座上,拉绳一端固定于侧杆底端,另一端经侧杆中空内部、滑座导轮、摆臂中空内部、伞面的上巢而固定于伞面的下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侧杆伞具的侧杆为一个中空管体,侧杆管壁上设有内凹至管内的两道供容置滑座滑轮的滑槽轨道,位于两道滑槽轨道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一个供拉绳穿越的拉绳槽,拉绳槽上下端管壁上分别设有的弹性凸扣凸出于管壁平面,供滑座在侧杆上定位,侧杆上可以设有供拉绳卷绕的摇柄,所述滑座装置由一个滑座、数个滑轮及一个枢座组成,滑座为一个可贴合于侧杆管壁的形体,滑座的内侧凸伸出两个轮座,两个轮座插置在侧杆的两个滑槽轨道内,两个轮座的外侧分别枢设滑轮,并使滑轮容置在侧杆的滑槽轨道内部,滑座外侧一体设置的枢座,用于枢接摆臂,滑座的两个轮座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凸扣槽,用于配合侧杆上两个凸扣,以使滑座装置定位,两个凸扣槽之间设有一个供拉绳穿越的长槽,所述摆臂约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枢接悬臂的枢座,用一个插梢穿设一个导轮而将摆臂的一端枢接在无中棒伞面的上巢,导轮位于上巢和摆臂间的枢接部位的内部,供导引拉绳,摆臂的另一端通过插梢穿设一个导轮而枢接在滑座装置的枢座上,导轮位于枢座和摆臂的枢接部位内部,用于导引拉绳。
本实用新型的侧杆伞具,在伞面外侧设置侧杆,利用在侧杆上滑移的滑座与拉绳,控制开启、收合无中棒伞面,解决中棒占据遮蔽空间的问题,侧杆上枢接摆臂和悬臂,以悬吊方式连接在伞面上巢,使用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完全开放的伞面底部空间,用摆臂一端的滑座带动拉绳,使摆臂另一端的无中棒伞面通过拉绳而控制收放和启闭,操作简易,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拉绳与伞面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时拉绳与伞面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8为本实用新型凸扣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侧杆与滑座装置组合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座内侧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摆臂和上巢枢接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摆臂与滑座装置枢接部位结构分解示意图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杆伞具10,由侧杆11、摆臂12、悬臂13、滑座装置14、拉绳15及无中棒伞面16构成,中棒伞面16除没有中棒外,其他的上巢18、上支骨19、下巢20及下支骨21等构件与一般伞具相同,不再叙述,如图5所示,侧杆11为一个用铝材加工成的中空管体,侧杆11管壁上设有内凹至管内的两道供容置滑座装置14滑轮28的滑槽轨道22,位于两道滑槽轨道22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一个供拉绳15穿越的拉绳槽23,拉绳槽23上下端管壁上分别设有的弹性凸扣24凸出于管壁平面,供滑座装置14在侧杆11上定位,两个凸扣24由固定在管壁内的弹性片25支持,而使凸扣24具有弹性。
如图5、6、7、8、10、12所示,滑座装置14由一个滑座26、数个滑轮28及一个枢座29组成,滑座26为一个可贴合于侧杆11管壁的形状,滑座26的内侧凸伸出两个轮座27,两个轮座27插置在侧杆11的两个滑槽轨道22内,两个轮座27的外侧分别枢设滑轮28,并使滑轮28容置在侧杆11的滑槽轨道22内部,如图9所示,滑座装置14与侧杆11结合,使滑座装置14能在侧杆11上作上下滑移运动,滑座26外侧一体设置的枢座29,用于枢接摆臂12,滑座26的两个轮座27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凸扣槽30,用于配合侧杆上两个凸扣24,当凸扣24扣合于扣槽30内时,能使滑座装置14在侧杆11上定位,两个凸扣槽30之间设有一个供拉绳15穿越的长槽31。

图1、11、12所示,摆臂12约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枢接悬臂13的枢座32,摆臂12的一端枢接在伞面上巢18,枢接时,用一个插梢33穿设一个导轮34,使导轮34位于上巢18与摆臂12之间的枢接部位内部,导轮供导引拉绳15,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插梢35穿设一个导轮36而枢接在滑座装置14的枢座28上,导轮36位于枢座28和摆臂12的枢接部位内部,用于导引拉绳15。

图1所示,悬臂13一端枢接在侧杆11顶端,另一端枢接在摆臂12的枢座32上,通过滑座装置14的上下滑移动作,而带动摆臂12作摆动动作。

图1、2、3、4、9、11、12所示,拉绳15是一根具有一定长度的拉绳,拉绳15的一端固定于侧杆11底端的一个固定梢37上,另一端经侧杆11中空内部、侧杆拉绳槽23、滑座长槽31、导轮36、摆臂12中空内部、导轮34,再穿越伞面上巢18的轴心而固定于伞面下巢20,形成固定连接,当推动滑座26在侧杆上向上滑移运动时,因摆臂12的摆动,并配合拉绳15带动下巢20,使下巢20向上而带动下支骨21,分别撑开每一个上支骨19,使伞面16开启,或者拉动滑座26在侧杆11上向下滑移,使摆臂12反向摆动,配合拉绳15释放下巢20,即由下巢20经每一个下支骨21来拉动每一个上支骨19,使伞面16收合。
在推动滑座26在侧杆11上向上滑移的动作中,当滑座26上的凸扣槽30由侧杆11上的上部凸扣24所扣合时,即使滑座26在侧杆11上定位,并保持伞面16为开启状态,收伞时,拉动滑座26在侧杆11上向下,直至滑座26底端的凸扣槽30由侧杆11上的下部凸扣24所扣合,即使滑座26在侧杆11底端定位,而使伞面16收合。
上述侧杆伞具也可以在基本结构上略作改变,以变化其操作方式,比如,在侧杆11上安装一个摇柄装置,该摇柄装置类同一般花园伞上的摇柄装置,用摇柄卷绕拉绳15,同样可以达到开启和收合无中棒伞面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侧杆伞具,结构设计合理,用位于伞面外侧的侧杆,配合摆臂和悬臂,利用可在侧杆上滑移运动的滑座装置和拉绳,控制开启或收合无中棒伞面,得到具有完全开放空间的伞面底部空间,从而克服了传统伞具的缺陷,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侧杆伞具,包括伞面、上下巢、伞支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侧杆、摆臂、悬臂、滑座装置、拉绳及无中棒伞面,滑座装置设在侧杆上,摆臂一端枢接于滑座,另一端枢接在无中棒伞面的上巢,悬臂一端枢接在侧杆顶端,另一端枢接在摆臂的枢座上,拉绳一端固定于侧杆底端,另一端经侧杆中空内部、滑座导轮、摆臂中空内部、伞面上巢而固定于伞面下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杆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为一个中空管体,侧杆管壁上设有内凹至管内的两道供容置滑座滑轮的滑槽轨道,位于两道滑槽轨道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一个供拉绳穿越的拉绳槽,拉绳槽上下端管壁上分别设有的弹性凸扣凸出于管壁平面,供滑座在侧杆上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杆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上设有供拉绳卷绕的摇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杆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装置由一个滑座、数个滑轮及一个枢座组成,滑座为一个可贴合于侧杆管壁的形体,滑座的内侧凸伸出两个轮座,两个轮座插置在侧杆的两个滑槽轨道内,两个轮座的外侧分别枢设滑轮,并使滑轮容置在侧杆的滑槽轨道内部,滑座外侧一体设置的枢座,用于枢接摆臂,滑座的两个轮座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凸扣槽,用于配合侧杆上两个凸扣以使滑座装置定位,两个凸扣槽之间设有一个供拉绳穿越的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杆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约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枢接悬臂的枢座,用一个插梢穿设一个导轮而将摆臂的一端枢接在无中棒伞面的上巢,导轮位于上巢和摆臂间的枢接部位的内部,供导引拉绳,摆臂的另一端通过插梢穿设一个导轮而枢接在滑座装置的枢座上,导轮位于枢座和摆臂的枢接部位内部,用于导引拉绳。
专利摘要侧杆伞具,包括伞面、上下巢、伞支骨、侧杆、摆臂、悬臂、滑座装置、拉绳及无中棒伞面,滑座装置设在侧杆上,摆臂一端接滑座,另一端接无中棒伞面上巢,悬臂一端接侧杆顶端,另一端接摆臂枢座,拉绳一端固定于侧杆底端,另一端经侧杆内部、滑座导轮、摆臂、伞面上巢而固定于伞面下巢,推动滑座在侧杆上向上滑移,摆臂摆动使拉绳带动伞面下巢,将伞面开启,拉动滑座在侧杆上向下滑移,摆臂反向摆动使拉绳释放伞面下巢,将伞面收合。
文档编号A45B25/14GK2283383SQ97202318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
发明者马准胜 申请人:马准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