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转卷落的丝袜袜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74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反转卷落的丝袜袜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的丝袜袜口,特别是防反转卷落的丝袜袜口,用于长、短统丝袜袜口的编织。
目前生产的长、短统丝袜从袜口起始边缘便有沿横列方向衬垫入的氨纶丝,而且袜口自始至终都衬垫有氨纶丝,致使袜口织物内应力较大,在穿着时袜口容易向下反转卷落,并对肌肤有紧迫不适之感,给穿着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反转卷落,又宽松舒适的丝袜袜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反转卷落的丝袜袜口,由A、B、C、D四个编织结构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袜口边缘编织有长约0.5-1CM长的不衬垫氨纶丝的集圈组织A区,B区是衬垫氨纶丝编织的集圈组织,长约2CM左右,C区织法同A,长约2CM左右,在平纹组织袜身靠近袜口的边缘上编织平放长约5-10CM的,集距大于A区的集圈组织D。
——所述的袜口,其特征在于袜口组织结构的弹性收缩力,由A区到B区是渐次增加的,由B区到D区是渐次消减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将现有的由单一编织结构成的袜口,改变为由三种编织结构组成,即如附
图1所示的A、B、C区,A区平放长度约0.5-1CM长,按传统方法编织1×1集圈组织但不垫入氨纶丝。B区平放长度约2CM左右,此区在继续上述集圈组织上衬垫入氨纶丝编织、C区长度约2CM左右,编织方法同A区,另外,在平纹组织袜身靠近袜口的边缘位置上编织集距大于A区的集圈组织D,其平放长度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二其一,由于在袜口起始边缘编织有不衬垫氨纶丝的A区,因此消减了袜口边缘织物的内应力,袜口边缘织物呈松驰状态,增大了织物摩擦阻力,故袜口不易反转向下卷落;其二,从A区到B区,织物对肌肤的压力是渐次增加的,从B区至D区,织物对肌肤的压力是渐次消减的,形成这种情况在于组成织物各区组织结构的弹性不同,因此,改善了紧贴袜口肌肤的血液循环状态,使穿着者轻松爽快无紧迫不适之感。
下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子织机罗纳帝L421P-6 400针针筒直径4寸用料300尼龙弹力丝200/300-10F包芯纱200/120-5F包芯纱180/5F拉伸丝350/10F拉伸丝1400氨纶丝编织工艺按传统的起挂口工艺开始编织起口,编织起挂口后进行袜口里口1×1组织的编织,织一段后,在第一纱位加入氨纶丝进行编织,编织约68横列线圈后,退出氨纶丝编织1×1组织约44横列线圈,再加入氨纶丝进行编织,直至拼口的完成,完成袜头的编织。
完成袜头编织后,改变第一纱位及第三纱位为同列3×1针法,同时第一、三纱位转为使用200/300包芯纱,第二、四纱位转为使用350/10F拉伸丝,进行筋头下段3×1集圈组织的编织,织完该段后,进行4路平针,使用20/12包芯纱及18/5直丝的袜身的编织,织完袜身后转织袜咀直至整只袜子的编织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防反转卷落的丝袜袜口,由A、B、C、D四个编织结构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袜口边缘编织有长约0.5-1CM长的不衬垫氨纶丝的集圈组织A区,B区是衬垫氨纶丝编织的集圈组织,长约2CM左右,C区织法同A,长约2CM左右,在平纹组织袜身靠近袜口的边缘上编织平放长约5-10CM的,集距大于A区的集圈组织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向人们提供一种不易反转卷落,又宽松舒适的丝袜袜口,其主要特征是:编织袜口起始边缘时不衬垫氨纶丝,消减了袜口边缘织物的内应力,增大了摩擦阻力,因而袜口不易反转卷落;另外,由于袜口部分织物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其弹性收缩力是依次增加并依次消减的,因而穿着时肌肤轻松爽快无紧迫感。
文档编号A41B11/00GK2303483SQ9724061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9日
发明者陈妙玲 申请人:陈妙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