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06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熨斗。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皮鞋和皮革制造业用的熨斗。
众所周知,在上述制造业中,制品的成品工序要用许多工具,包括一种专用的熨斗。这种工具是用来消除例如皮鞋、皮革制品上可能产生的局部皱折,以获得美观完善的产品。
熨烫工序要由合格的工人手工操作,因为这项工作需要特殊的能力和注意力,而在高温下使用熨斗可能导致不可恢复的皮革损伤,把皮革熨焦。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用珍贵的皮革,例如爬行动物的皮,制造制品时,不令人满意的熨烫失误可能导致相应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通常熨烫工序的操作者每次都要用水或化学物质使要熨烫的部分湿润,以避免熨焦皮革。
上述必要工序能在熨烫工具和制品所要熨烫的部分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隔离层,可以理解,该工序会提高产品的成本。另外,还不能使用传统的蒸汽喷射工具,因为那样很容易不可控制地在被处理的皮革表面形成许多对皮革有害的液体的热液珠或凝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皮鞋和皮革制造业的,能避免操作者用手工做湿润工作的熨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如上所述的熨斗,一种能适当自动地湿润制品的一体化装置,当需要时,能由操作者使它以一种简便、快捷而符合标准的方式工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和快速喷射雾化液体的熨斗,结果就可以避免在被处理的皮革上形成热的液体。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种用于皮鞋和皮革制品的熨斗,它能够保证高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可方便、经济地生产出来。
本发明的熨斗最好配备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它可使供给所述熨斗的加热工具的液体的控制标准化。
这些和其它的目的由本发明的熨斗来实现,这种熨斗特别适用于皮鞋和皮革制造业,它包括一个与手柄和操作部分相连的工具,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其内部有形成一个或多个孔腔的许多导管和基座,用于使液体雾化,它还包括一个邻近的用来放置加热件的孔腔,至少其中有一个所述孔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是粗糙凹凸的,并通过一个喷嘴与工具的外面相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熨斗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熨斗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熨斗的加热体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加热体的示意断面图;图4是加热体的另一个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局部放大了注有液体的孔腔的内表面;图5是局部放大了置入加热体内的雾化器时的,同一个加热体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6是加热体的另一个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7是与本发明熨斗相连的优选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以上各图,图1中整体用标号10表示的本发明的熨斗基本上由下述各部分组成一个长形的,断面为圆形或卵形之类的主体12;以及加热体或工具14。上述主体12形成上述工具14的支承件,而工具14用该技术领域公知的方法,例如螺钉16,联接在上述主体12的前端。如图所示,具有常规形状的工具14是用金属,例如黄铜铸成的,按照本发明,在其内部的各种位置上设有长度不同的导管和基座,以便通过一个端部喷嘴供应可控制且符合标准的蒸汽。具体的说,按照一个优选实施例,工具14有一对互相连通的导管,构成了一对孔腔18,20,用来雾化液体,还有一个形成用来放置常规的加热件24的基座的孔腔22,和一个用来放置与所述加热件24相连的热电偶28的孔26。孔腔18,20,最好相互平行,如图3所示,可以布置在工具14下部的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重叠布置。加热件24最好用电阻之类的元件制成,用一根普通的电缆30供电,该电缆穿过形成熨斗10的手柄的主体12,并从主体12的后面穿出后与电源相连。
孔腔18,20中至少有一个,在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工具14的前端部分,在其相应部分形成一个小的开口32,此开口32构成了蒸汽的出口喷嘴。孔腔18,20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孔道34,彼此沿径向连通;在优选实施例中,只有一个连接孔道34,位于靠近孔腔18,20的后部,与喷嘴32相对的地方。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如图4所详细表示的,所述孔腔18,20的内壁是一粗糙表面36,该粗糙表面的,最好是由连续或不连续的螺纹加工,或可由攻丝之类的机加工方法获得,或者是在铸造工具14时直接获得。
与公知的只使液体暖化的现象相反,孔腔18,20内壁的形状显著地增加了工具14内部的金属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对于减少从喷嘴32中流出的未雾化的液体非常有效。实际上,使用熨斗10时,工具14被加热件24加热到高于100℃的温度,甚至可能超过200℃;进入蒸发孔腔18,20内的液体(通常是水)的液滴会立即被热态金属表面附近的一个蒸汽层包住,会有“升华”的趋势,而不会与所述表面接触。如果孔腔18,20的内壁是平滑表面,其后果是,水滴可能会伴随着蒸汽一起流出来,这将会增加制品熨烫的部分被损坏的危险。
通过车螺纹,攻丝之类的机加工方法,液体和金属在孔腔18,20内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从而也允许生成一条连续的台阶或多个相邻的台阶,以便在其上覆盖合适的材料,用来进一步改善表面张力,即作用于孔腔18,20内壁金属表面与进入孔腔内的液体之间形成的液体一固体系统的两相间的切向力。
所述的覆盖层可由,例如,薄薄的一层无机盐(氯化钙之类的物质)所形成,在工具14使用不久后,溶于液体中的无机盐会自然、均匀地沉淀在孔腔18,20内壁的粗糙表面上;显然,此覆盖层可以在工具14使用之前向孔腔18,20供应温度合适的带添加剂的水的获得。在图4中,标号38表示所述覆盖层,它是一十分均匀的薄薄的覆盖层,覆盖了工具14的雾化孔腔18,20的整个粗糙表面。长时间使用熨斗10,沿着孔腔18,20粗糙表面上积累的覆盖层物质会增加,逐渐填平标号40所指的粗糙面,并且使所述孔腔的孔径减小。如果不使用蒸馏水,这种增加趋势会自然发生。因此,可以推知,当沉淀层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必要经常去除沉淀层;用研磨装置之类的工具,清理工作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但由于所述孔腔18,20的粗糙形状,粗糙面40内部的沉淀物质却不能除掉。结果,进行清理工作后,液体一固体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并未改变,所以,工具14可以立即再使用,而没有任何从喷嘴32中泄漏热液体的危险。最好,如图4所示,在用普通的螺纹塞头之类的装置(图中未示出)封着的孔腔18,20的出口处安装一个金属衬套。该衬套的内径最好是能用简单的压配合方法固定在所述孔腔的出口处,但也不排除用胶粘或其他方法固定的可能。把衬套42的内径适当加工工具插入孔腔18,20内进行清理工作,相应地,使清理工具的直径大小不致损伤所述孔腔的粗糙表面的顶部。
通过最初的机加工或在铸造工具14时获得的孔腔18,20内壁的粗糙度,以及此后沿着此内壁形成的覆盖层会使液体的液滴破碎,从而消除了暖化现象,结果保证了只有蒸汽从喷嘴中喷出。孔腔18,20通过孔道34彼此联通的这种设计形成了一个迷宫形的路径,对进入工具14并从喷嘴32出去的液体而言具有足够的长度,从而有足够的时间转变为雾化状态。
本发明的熨斗10,最好,但并非必须与一个供应系统相连,该系统使液体在进入孔腔18,20前通过一个雾化装置与空气混合。所述雾化装置,如图5和7中标号44所指,由一个管状体46构成,包含有两根分别用来输送空气和水进入混合腔52的导管48,50。管状体46在所述混合腔52的前方延伸伸成一根直径较小的管子54,管54的前端56用公知的装置装在工具14的孔腔18,20的一出口中。图5中,管54的前端56装入孔腔18中,孔腔18在工具14中位于孔腔20之上。导管48,50通过普通的连接装置联接供应系统,如图7中的标号60所示。所述系统由一个回路组成,该回路通过一个过滤器64和一个减压阀62供应空气,减压阀62用来调节压力和流量。上述回路分为两条分开的支路66,68,第一条支路66通过一个中置电磁阀70,与雾化装置44的导管48相连。回路的第二条支路68接入一个水箱72中,出来后通过一个中置电磁阀74,与所述雾化装置44的导管50相连。一个压力控制装置,例如一个压力计76,控制回路中的空气压力,最好使其介于0.005-0.5巴之间。供应装置—启动,例如通过按一个突出于熨斗10的手柄部分12上的按钮12′,系统就会同时打开分别位于支路66,68附近的电磁阀70,74,保证大量的空气和水分别进入雾化装置44的混合腔52,并在此混合。然后加压的气—水混合物进入管54,并通过管54的前端56进入工具14的孔腔18中。管54及其前端56的内孔的尺寸设计成适合空气—水的混合物雾化。在工作循环结束或松开按钮12′时,输送不的支路中的电磁阀74关闭,而输送空气的支路的电磁阀70则继续开启零点几秒钟,以清除装置44中残留的水。这就防止了在操作者短时间内不再使用供应系统时,伴随生成的不需要的蒸汽的产生;实际上,雾化装置44的管54至少有一部分插入工具14的孔腔18中,由热传导将其加热到高温,一般高于200℃。
通过供应系统60,进入工具14的孔腔18,20内的不是液滴状的水,而是一种雾化了的空气—水的混合物;这样,就加速了工具14内蒸汽的形成和从喷嘴32中喷出蒸汽。另外,通过系统60,有可能精确地限定被雾化的水量,水量最好不超过3毫升/分钟,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水量都可以精确调节。
由上述的描述可知,本发明有许多明显的优点。
本发明的熨斗可使从工具14的喷嘴32中非常快速地喷出的蒸汽局部分布于要熨烫的制品上;由于本发明的工具14的迷宫形孔腔18,20,它们的内部形状以及有关的覆盖层,所以不存在喷出热的水滴的危险。熨烫工序的操作者能够快速工作,而不必在用工具14熨烫前,用手工湿润制品。通过雾化装置44,熨斗10和供应装置60相连,从而允许精确地供应最小量的水并加速工具14内部的雾化过程。
以上所述的以及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本发明,只是以示例性的方式进行说明,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有多种改进和变化,然而,所有这些也落在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
例如,工具14可有不同数目的蒸发孔腔18,19,而且不一定设计成直的,以便延伸成或多或少的迷宫,再有,所述孔腔内壁的粗糙面可以是不连续的和/或有差异的,以形成更深或更浅的粗糙度。另外,可以通过任何装置向熨斗10中注入液体,虽然最好是与上述供应系统60联接。
最后,还可以对组成本发明整体熨斗的零部件的结构或位置作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特别适用于皮鞋和皮革制造业的熨斗(10),它包括一个与手柄及操作部分(12)相连的工具(14),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其内部有形成一个或多个孔腔(18,20)的许多导管和基座,用于使液体雾化,它还包括一个邻近的用来放置加热件(24)的孔腔,至少其中有一个所述孔腔的内表面(36)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不规则的,并通过一个喷嘴(32)与工具(14)的外面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工具(14)的蒸发孔腔(18,20)为供入其中的液体形成迷宫形路径,使注入其中的液体由加热件(24)加热至温度高于100℃,然后从所述工具(14)的喷嘴(32)流出来,工具(14)中有一个用来放置与所述加热件(24)相连的一个热电偶的孔腔(2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它至少有两个蒸发孔腔(18,20),彼此通过一个孔道(34)相通,在工具(14)内彼此平行布置,它们中至少有一个具有部分或全部的粗糙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孔腔(18,20)的粗糙凹凸的内表面(36)是连续或不连续地用车螺纹、攻丝或类似的机加工工艺获得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孔腔(18,20)的粗糙凹凸的内表面(36)在铸造工具(14)时获得。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孔腔(18,20)延伸至工具(14)的最前端,在其前端的下部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喷嘴(32)。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腔(18,20)的不规则表面被一层物质(38)覆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物质是一种无机盐。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在工具(14)的孔腔(18,20)的出口处有一个金属衬套(42),其内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孔腔的最小孔径。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进入工具(14)的孔腔(18,20)内的液体是水或是来自一个供应系统(60)的一种空气一水的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供应系统(60)有两条支路(66,68),分别向至少一个孔腔(18,20)内注入一种加压的空气一水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孔腔(18,20)与一个雾化装置(44)相连,该雾化装置(44)又与上述供应系统(60)连通,并有两根分开的导管(48,50)和一个为加压的空气和水混合用的混合腔(52)。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供应系统(60)的支路(68)通进并穿出一个水箱(72)。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由一个计时器调节的电磁阀(70,74)分别置于供应系统(60)的两条支路(66,68)的中间。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供应系统(60)中有一个减压阀(62),一个压缩空气过滤器(64)和一个压力计(76)。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44)在混合孔腔(52)之前在一个整体管(50)内延伸,并以其端头(56)与工具(14)中的孔腔(18,20)之一相连。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熨斗,其特征在于,工具(14)的加热件(24)和/或供应系统(60)的电磁阀(70,74)通过至少一根电缆(30)与电源相连,电缆(30)设在所述熨斗的手柄部分(12)中,并由一个从所述手柄部分(12)凸出来的按钮(12′)启动。
全文摘要
一种特别适用于皮鞋及皮革制造业的熨斗,它包括一个与手柄及操作部分相连的工具,该工具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其内部有形成一个或多个孔腔的许多导管和基座,用于使液体雾化,它还包括一个邻近的用来放置加热体的孔腔,至少有一个所述孔腔部分或全部具有粗糙凹凸的内表面,通过喷嘴与工具的外面相通。如果本熨斗由一个供应系统供水,最好通过一个雾化装置,使空气和水的混合物注入所述孔腔内。
文档编号A43D95/00GK1207418SQ98103489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5日
发明者乔瓦尼·科坦诺 申请人:电子技术B·C·公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