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53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子。
一般用以遮挡阳光所配戴的简便帽子结构,其是包括有帽体及松紧调整带,其中,该帽体是由软质材质车制而成或采用塑胶材质一体而成,形成具有帽缘的帽体,该松紧调整带则由预先裁剪而成适当大小的伸缩体,再经由车线缝制固定环,即可将具有固定环的松紧调整带设置在帽体两侧缘,这样,在将上述帽子戴置在头部时,即可通过松紧调整带的束紧作用,防止帽体由头部松脱,然而,此种帽子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以下的诸多不便处。首先,该帽子的帽体所用材质在使用后无法回收再利用,会大大增加垃圾量,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再有,该帽体及松紧调整带在制造的过程中,要经过数次加工程序后才可作业完成,相当繁杂及耗费时间,还有,在该松紧调整带线缝制的程序上,无法通过机器加工完成,这样,无法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不会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整个帽子作业则完全无法用自动化机械来一次来完成,因此,无形中增加及浪费成本,使成本难以预估及推算,故,对于上述结构所具有的缺点与不便,申请人相当担心与不安。据此,申请人有鉴于普通帽子所衍生的缺点,在使用上也深受其苦,且本着从事该项技艺多年制造、操作经验,更为了彻底的改善普通帽子的缺点,申请人经研究改进创新,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帽子,该帽子可按照人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防止松脱,该帽子结构简单,制造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帽子为一体形成呈半圆弧形状的帽子,该帽子的帽缘中间上缘处有折片,并在该上缘处与所述折片间形成有折线,且帽缘后端两侧缘面形成相对的数剪开线,且在数剪开线未端处均有圆钩孔。通过上述折线,使折片可以调整折叠,通过上述数剪开线及圆钩孔,使帽缘后端两侧缘面可以展开而成调整钩带,进以将帽子戴置在头部时,即可通过调整钩带相钩置后,而防止帽子由头部松脱。该帽子结构简单,制造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帽子是由各种回收材质所制成的片体剪裁而成。使用各种回收材质有利于环境保护,并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帽子上可印制各种宣传文字与图案,以具有广告效益。该帽子又具有遮阳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调整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调整图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帽子的结构改进,该帽子1是先由各种回收材质(如废纸)所制成的片体后,再将该片体经由机器剪裁加工后,而一体形成呈半圆弧形状的帽子1,而该帽子的帽缘11中间上缘处则与折片12间形成有折线13,以使该折片12可调整折叠,且帽缘11后端两侧缘面14形成相对的数剪开线15,且在数剪开线15末端处均制成有圆钩孔16,于是使帽缘11后端两侧缘面14可展开而成调整钩带17,如图4所示。
使用时,将帽子1戴置在人体2的头部21时,如图3所示,即可通过该帽缘11后端两侧缘面14形成相对的数剪开线15,且在数剪开线15末端处均制成有圆钩孔16,于是使帽缘11后端两侧缘面14可展开而成调整钩带17,之后,即可按照人体2的头部21大小而移置调整钩带相钩置的位置,如图4、图5、图6所示,使该调整钩带17相互钩置在剪开线15末端处的圆钩孔16,进而可防止帽子由头部松脱掉落。
这样,该帽子1所使用材质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再有该帽子1的的帽体11及调整钩带17在制造的过程中,只经机器剪裁即可,而无须经过数次加工程序,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帽子可大大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整个帽子1作业工作可完全用自动化机械一次作业来完成。
同时,该帽子1上可印制各种宣传文字与图案,以具有广告效应,并具有遮阳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帽子可防松脱,帽子的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并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帽子为一体形成呈半圆弧形状的帽子,该帽子的帽缘中间上缘处有折片,并在该上缘处与所述折片间形成有折线,且帽缘后端两侧缘面形成相对的数剪开线,且在数剪开线末端处均有圆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是由各种回收材质所制成的片体剪裁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子。是由各种回收材质所制成的片体,再将片体经由机器剪裁加工后,而一体形成呈半圆弧形状的帽子,而该帽子的帽缘中间上缘处与折片间形成有折线,使该折片可调整折叠,且帽缘后端两侧缘面形成相对的数剪开线,在数剪开线末端处均制成有圆钩孔,使帽缘后端两侧缘面可展开而成调整钩带,帽子戴置在头部时,可通过调整钩带相钩置,防止帽子从头部松脱。制造简便及符合环保,提高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42B1/00GK2336606SQ9820519
公开日1999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8日
发明者江春元 申请人:江春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