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6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力泳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泳衣,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救生作用和练习游泳用的浮力泳衣。
目前有多种浮力装置被用于帮助儿童学习游泳,使他们可在水中浮起。通常最常见的两种是将浮体系在手臂处或胸背部位,这两种浮力装置虽具有一定作用,但也有其明显的缺陷。经常发生的是,儿童和其家长会疏忽将这些装置系牢,或者装置会由于身体强烈活动而移位或脱落。如果浮体是充气装置则会因利物刺穿或进气口不严而漏气。上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另外,由于这些装置使用时附着于身体上,会较大地影响身体的重心,以及阻碍身体的活动性,从而影响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为游泳者提供必需的浮力,又能保证其手臂有较大幅度的活动性,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且使用安全可靠的浮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力泳衣,它包括泳衣主体10,其上具有一个领口11和两个袖孔12,其特征在于在泳衣两肩部处各连接有一个浮体20。
所述的浮体20是沿位于肩部的每个袖孔12的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一个倒置的U形布套21、22,布套内填充具浮力的泡沫材料23。U形布套的开口端缝接有一布块24,沿布套内侧与袖孔边缘之间缝接有一段布块26。
所述的泡沫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亚氨酯泡沫塑料或其它类似材料。
所述的浮体20也可以是在一环形的布套内填充泡沫材料而构成。
该浮力泳衣的浮体部分由于与衣身连成一体,所以在儿童游泳时不会因身体活动而移位或脱落。而且,由于浮体位于整件游泳衣的最上部,使用者的重心在浮体以下,所以,可使游泳者在水中保持垂直平稳的姿势,并且保证头部在水面以上。该浮力泳衣的另一个优点是倒U形的浮体部分位于肩膊处,而不是手臂上部,U形下部开口令腋窝处留有活动空间,使儿童在水中上下摆动手臂时减少磨擦和增加手腕的灵活性,从而使儿童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正确的游泳技巧。此外,该浮力泳衣的浮体由泡沫材料制成,因此无泄漏问题,这样就完全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由浮力泳衣演变而成的另一个实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实施例1浮力泳衣结构如
图1所示,它包括泳衣主体10,主体上部具有领口11,两肩部与袖子的结合部位有一对袖孔12,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泳衣的两肩部处设置了一对浮体20,该浮体由布套21、22及泡沫材料23组成,布套呈倒U形,它沿缝合线25缝接在位于肩部的每个袖孔12的周边缘处。在布套21、22内填充有具浮力的泡沫材料23,本例中泡沫材料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通常浮力大小设计成可足以支持年龄达六岁的儿童。显而易见,可将浮体20按比例加大,使其足以适合成人使用。在U形布套的开口两端缝接有布块24,使浮体下部具有一种柔软的连接。为使泳衣使用者手臂有较大幅度活动性,沿布套内侧与袖孔边缘之间缝接有一段布块26,这样既可将布套连接于衣身,又充许其沿臂膊周围移动,因而使用者手臂可活动自如。
该浮力泳衣可按需要加上袖子和裤腿(如
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浮力泳衣可使使用者的重心在浮体以下,使其在水中保持垂直平稳的姿势,并保证头部在水面以上。
实施例2图2是本实用新型演变成的第二种设计,该泳衣的主体10设计成背心形,其两袖孔处设有浮体20,浮体结构及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在衣身底部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紧口式,以起到固定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浮力泳衣,包括泳衣主体(10),其上具有一个领口(11)和两个袖孔(12),其特征在于在泳衣两肩部处各连接有一个浮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20)是沿位于肩部的每个袖孔(12)的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一个倒置的U形布套(21)、(22),布套内填充具浮力的泡沫材料(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泳衣,其特征在于在U形布套的开口端缝接有一布块(24),沿布套内侧与袖孔边缘之间缝接有一段布块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亚氨酯泡沫塑料或其它类似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浮力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20)也可以是在一环形的布套内填充泡沫材料而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救生作用和练习游泳用的浮力泳衣,其特征是在泳衣两肩部处各连接有一个浮体20。浮体20是沿位于肩部的每个袖孔12的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一个倒置的U形布套21、22,布套内填充具浮力的泡沫材料23。U形布套的开口端缝接有一布块24,沿布套内侧与袖孔边缘之间缝接有一段布块26。本实用新型既能为游泳者提供必需的浮力,又能保证其手臂有较大幅度的活动性,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且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41D7/00GK2324807SQ9821369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8日
发明者杜慧红 申请人:杜慧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