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折叠杖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6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折叠杖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外出使用的坐椅。
众所周知,老年人外出最好是在需要时随时有靠椅休息,而在行走时,有手杖来助以一臂之力。但是,对于这样两种具有完全不同功能的用品,同时随身携带多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靠椅和手杖之两种功能于一体,以方便老年人外出的组合式折叠杖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靠背、坐面和支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a、所述靠背为对称设置的、可对拆成弯头杖柄的、并与支架插接的构件;b、所述坐面采用可折叠的伞形结构;c、所述支架采用内、外三角架结构,其中,内部三角架三根支杆的顶端位于中心支承管座内,外部三角架三根支杆分别由斜拉杆和横撑杆支撑,相互之间铰接;所述横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内三角架各支杆上,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中心支承管座的内套管上,所述内套管为可伸缩的叠套管。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集靠椅和手杖之两种功能于一体,可极大地方便老年人外出。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插接结构,因而形式变换方便,结构牢靠稳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靠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坐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坐面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靠背收折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手杖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
图1,本实施例由靠背1、坐面2和支架3构成。·参见图2、图3,坐面2采用可折叠的伞形结构。
参见图4、图5,支架3采用内、外三角架结构,其中,内部三角架三根支杆4的顶端位于中心支承管座5内,外部三角架三根支杆6分别由斜拉杆7和横撑杆8支撑,相互之间铰接;所述横撑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内三角架各支杆4上,所述斜拉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中心支承管座6的内套管9上,所述内套管9为可伸缩的叠套管。
参见图6、图7,靠背1为对称设置的、可对折成弯头杖柄的、并与支架3插接构件。在图6所示的靠背1上,其两侧杆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靠背撑杆,包括前撑杆11和后撑杆12,用来支撑靠背。
作靠椅时,如图4所示,展开支架3的内、外三角架,坐面2的边框支承在外三角架上,其底部中央的支承管10插入支架3的中心支承管座5内,靠背1则以其前撑杆11和后撑杆12分别与外部三角架的支杆6和斜拉杆7嵌插固定。即成如
图1所示的靠椅。
作手杖时,首先将靠背1、坐面2和支架3分体。坐面2按图3所示收拢后不作它用。靠背1对折即为图7所示的弯头手杖柄。支架3收折时,其外部三角架三根支杆6均翻转向上收拢,并且在收拢后,其收拢的底端插入中心支承管座,上端用以插接如图7所示的弯头手杖柄。插接完成后即为如图8所示的手杖。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折叠杖椅,由靠背(1)、坐面(2)和支架(3)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靠背(1)为对称设置的、可对折成弯头杖柄的、并与支架(3)插接的构件;b、所述坐面(2)采用可折叠的伞形结构;c、所述支架(3)采用内、外三角架结构,其中,内部三角架三根支杆(4)的顶端位于中心支承管座(5),外部三角架三根支杆(6)分别由斜拉杆(7)和横撑杆(8)支撑,相互之间铰接;所述横撑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内三角架各支杆(4)上,所述斜拉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中心支承管座(5)的内套管(9)上,所述内套管(9)为可伸缩的叠套管。
专利摘要组合式折叠杖椅,由靠背、坐面和支架构成。其特征是靠背为对称设置的、可对折成弯头杖柄的、并与支架插接的构件;坐面采用可折叠的伞形结构;支架采用内、外三角架结构。本实用新型集靠椅和手杖之两种功能于一体,可极大地方便老年人外出。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插接结构,因而形式变换方便,结构牢靠稳固。
文档编号A45B5/00GK2335420SQ9822711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7日
发明者张泽善 申请人:张泽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