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58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进一步是指套在普通鞋子外部穿用的鞋。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家条件不断改善,在现今条件下,尤其是在城市,出现了一种脱鞋入室的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它亦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不便,如不雅观、换鞋有碍等。而不脱(换)鞋入室则会给室内地面造成污染,主人内心可能产生不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套鞋,它套穿在鞋上使用,具有穿、脱方便、卫生、实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有带前软底的鞋前帮和带后软底的鞋后帮,所述后软底尾部有钩状伸出块,其结构特点是,可拉伸变长的中部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同所述鞋前帮和鞋后帮相连接而构成其长度可被拉长的鞋体,在该鞋体底部置有可让所述鞋前帮和鞋后帮相对距离变大而导致鞋体伸长且在外力消除后能自行复位的鞋体伸张机构。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图2是
图1所示鞋的纵向剖视结构;图3是图2所示鞋之前、后部所置弹性条(8)、(13)的俯视结构;图4和图5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结构的侧视图与纵向剖视图;图6是图4所示鞋的鞋体伸张机构的纵向剖视结构;图7是图6所示构件的俯视结构;图8是又一种实施例之鞋体的纵向剖视结构;图9和
图10分别是图8所示鞋的鞋体伸张机构的伸张与复位工作原理图。
在所述附图中1-鞋前帮2-前软底3-中部弹性体4-鞋后帮5-后软底6-鞋体伸张机构7-挂扣 8-弹性条9-前翻扣10-顶销 11-上压杆 12-复位弹簧片
13-弹性条 14-挂扣15-后翻扣16-滑动撑杆17-端部18-端部19-顶销20-钩状伸出块 21-舌条22-前条23-铰接端 24-限位鸭嘴25-销柱26-上垫片 27-下垫片28-支承底片29-限位顶块30-环形压杆31-柱缺32-园柱体 33-支承架34-弹性复位片 35-气囊36-导气管37-皮阀38-锁紧螺母39-进气槽40-推杆41-气孔由附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有带前软底(2)的鞋前帮(1)和带后软底(5)的鞋后帮(4),后软底(5)尾部有钩状伸出块(20),其设计特点是,可拉伸变长的中部弹性体(3)的两端分别同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帮(4)相连接而构成其长度可被拉长的鞋体,在该鞋体底部置有可让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帮(4)相对距离变大而导致鞋体伸长且在外力消除后能自选复位的鞋体伸张机构(6)。
本实用新型的鞋体伸张机构(6)可采用已有技术的相关结构。
图1和图2是其一种实施例结构。该结构有底端同鞋后帮(4)之鞋底面相铰接且平行设置的两根上压杆(11)和底端同鞋前帮(1)之鞋底面相铰接且与上压杆(11)对应的滑动撵杆(16),两上压杆(11)顶端以水平横杆相连,底端有复位弹簧片(12)的滑动撑杆(16)的顶端有滑销置于上压杆(11)中上部的销孔中形成铰接而使其在无外力作用的静态时保持如图2所示前斜状且在受到下压之外力时保持铰接,上压杆(11)上有前端同所述销孔连通的滑槽并有当上压杆(11)下行至近水平位置(与鞋底平面平行位置)时压迫滑动撑杆(16)而使其滑销进入所述滑槽中且可沿该滑槽滑行的顶销(10)。
上述结构的设计原理是,静态时鞋体如该图2所示,穿鞋时,脚踩下上压杆(11),下压过程中由于滑动撑杆(16)的顶端与上压杆(11)保持铰接,而且滑动撑杆(16)的底端和上压杆(11)的底端分别同鞋前帮(1)与鞋后帮(4)之底部相铰接,则此过程中使鞋前帮(1)和鞋后帮(4)之距离拉大,即鞋口变长而使穿有普通鞋之足体可方便穿入所述鞋体中,此时中部弹性体(3)被拉长而复位弹簧片(12)被压缩;当上压杆(11)被下压至近水平状态时其上的顶销(10)压迫滑动撵杆(16)而使其顶端的滑销脱离销孔进入所述滑槽中,此时鞋前帮(1)和鞋后帮(4)在被拉长的中部弹性体(3)的复位弹性力作用下相互靠拢而实现足体穿鞋。脱鞋时,一只脚踩住另一脚鞋后部的钩状伸出块(20)即可脱出该只鞋而当足体脱离所述鞋体时,复位弹簧片(12)的复位弹性力会使该鞋体伸张机构(6)恢复至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
图1和图2还给出了一种已有的鞋前帮(1)和鞋后帮(4)的结构,即二者均为敝口的,其上分别有与之铰接的倒U形的前翻扣(9)和后翻扣(15),并有弹性拉条使所述前翻扣(9)和后翻扣(15)在静态时保持
图1所示的直立状态;参见图2,鞋前帮(1)前部有挂扣(7),鞋后帮(4)后部有挂扣(14),当把所述前翻扣(9)和后翻扣(15)分别往前、后倾翻时,则可分别被该挂扣(7)、(14)锁定;又在鞋前帮(1)的前部设有带顶销(19)的弹性条(8)且在鞋后帮(4)的后都设有带顶销(19)的弹性条(13),该弹性条(8)和(13)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的两端部(17)、(18)分别固定在鞋前帮(1)或鞋后帮(4)的两侧内壁上且此时其上的顶销(19)不伸出鞋体外,当脚穿入鞋内时,将弹性条(8)和(13)分别向前方与后方(以鞋体为参照)推动,则两顶销(19)经相应鞋帮上的销孔伸出(参见图2)将相应的前翻扣(9)和后翻扣(15)顶起而脱离挂扣(7)与(14)的约束,在所述弹性拉条的复位作用下复位至
图1所示状态而使鞋穿牢;脱鞋后所述弹性条(8)、(13)在弹力作用下亦恢复原状,顶销(19)由此回缩至图2所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鞋体伸张机构(6)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如图4至图7所示。由图6和图7可知,所述机构(6)有舌条(21),该舌条(21)的前端同前条(22)经水平铰接轴相铰接且其铰接端(23)有使二者保持平直的限位鸭嘴(24),前条(22)前端经垂直设置有销柱(26)同上垫片(26)及下垫片(27)相铰接,而上垫片(26)与下垫片(27)用螺钉同鞋前帮(1)底部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舌条(21)的后端置于支承底片(28)和限位顶块(29)之间且可在其间作往复滑动(指相对于图5而言作左右方向的滑动),支承底片(28)与限位顶块(29)用螺钉固定在鞋后帮(4)底部,环形压杆(30)的两端与一水平设置的带柱缺(31)之圆柱体(32)两端对应连接,该圆柱体(32)两端由支承架(33)支承,支承架(33)与上垫片(29)前端连成一体(参见图4),圆柱体(32)的两端有复位弹簧使其在静态(无外力作用)时保持环形压杆(30)为图6所示的斜置状态且使圆柱体(32)压住舌条(21)而将其锁定,圆柱体(32)之柱缺(31)的位置是当下压环形压杆(30)至水平位置(与鞋底平行)时该柱缺(31)正朝下而解除对舌条(21)的锁定(即柱缺(31)平面与环形压杆(30)侧臂轴线平行,参见图6)。
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设计原理是(参见图5,该图中鞋后帮(4)上箭头方向表示环形压杆(30)往复运动方向),当压下(踩下)环形压杆(30)时,则柱缺(31)正朝下,由此解除了圆柱体(32)对舌条(21)的锁定,可拉长鞋前帮(1)与鞋后帮(4)之间的距离(此时中部弹性体(3)被拉长且鞋口变大便于穿入),然后松开环形压杆(30),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至图6所示斜置状态;脚穿入时则会踩下环形压杆(30),再次解除对舌条(21)的锁定,鞋前帮(1)和鞋后帮(4)在中部弹性体(3)复原弹力作用下回缩至原状而完成穿鞋。前条(22)经销柱(25)与两垫片(26)、(27)铰接,则使图7中的前条(22)、舌条(21)、环形压杆(30)及相关构件所成的机构可绕销柱(25)作适当角度的水平摆动,当将鞋体做成同一形状时,该机构会自动调节为适于左脚或右脚穿着的鞋体。限位鸭嘴(24)可允许鞋前帮(1)向上作稍杆翻起而便于穿着舒适。
图8至
图10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的鞋体伸张机构(6)。由所述附图可知,它有置于鞋前帮(1)底部的气囊(35)且其上表面有使该气囊(35)在无外力作用时恢复至如图8所示的鼓起形状的弹性复位片(34),导气管(36)的前端与气囊(35)内腔相通,尾端同鞋后帮(4)之后软底(4)相连的推杆(40)的前端置于导气管(36)中并可在其中滑动,导气管(36)后端口装有锁紧螺母(38),推杆(40)的滑动端上设有进气槽(39)而杆端面有单向开启的皮阀(37),导气管(36)后端部侧面开有气孔(41)。
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脚穿入鞋中时先行压迫气囊(35),使其中气体被压缩依图9中箭头A方向进入导气管(36),皮阀(37)受气压作用关阀从而使推杆(40)后移(依图9中方位为向右移),由此使鞋前帮(1)与鞋后帮(4)距离增大,即鞋口变大便于穿入(此时中部弹性体(3)被拉长),最后气体可由气孔(41)排出;足体入鞋后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帮(4)会在中部弹性体(3)复位弹力作用下回缩至原状而完成穿鞋;脱鞋后,气囊(35)会在弹性复位片(34)的作用恢复至原鼓起状态,这一过程中其内腔需要吸气,则单向开启的皮阀(37)在气压差作用下打开,外界空气从进气槽(39)及气孔(41)进入。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有鞋体伸张机构(6),可让鞋口张大,待足体进入后又可使鞋口复原,完成穿鞋,该鞋体伸张机构(6)还可采用已有技术的其它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套鞋,穿有普通其它鞋的足体可再行穿入其中,给人们由户外进入居室中提供了一种免脱原穿鞋的套穿式鞋子,鞋口可方便地开大或恢复原状,适于不同大小的脚穿用,使用方便,性能可靠、造型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套鞋,有带前软底(2)的鞋前帮(1)和带后软底(5)的鞋后帮(4),后软底(5)尾部有钩状伸出块(20),其特征是,可拉伸变长的中部弹性体(3)的两端分别同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帮(4)相连接而构成其长度可被拉长的鞋体,在该鞋体底部置有鞋体伸张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鞋,其特征是,所述鞋体伸张机构(6)有底端同鞋后帮(4)之鞋底面相铰接且平行设置的两根上压杆(11)和底端同鞋前帮(1)之鞋底面相铰接且与上压杆(11)对应的滑动撑杆(16),两上压杆(11)顶端以水平横杆相连,底端有复位弹簧片(12)的滑动撑杆(16)的顶端有滑销置于上压杆(11)中上部的销孔中形成铰接,上压杆(11)上有前端同所述销孔连通的滑槽并有顶销(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鞋,其特征是,所述鞋体伸张机构(6)有舌条(21),该舌条(21)的前端同前条(22)经水平铰接轴相铰接且其铰接端(23)有限位鸭嘴(24),前条(22)前端经垂直设置的销柱(25)同上垫片(26)及下垫片(27)相铰接,而上垫片(26)与下垫片(27)用螺钉同鞋前帮(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舌条(21)的后端置于支承底片(28)和限位顶块(29)之间,支承底片(28)与限位顶块(29)用螺钉固定在鞋后帮(4)底部,环形压杆(30)的两端与一水平设置的带柱缺(31)之圆柱体(32)两端对应连接,该圆柱体(32)两端由支承架(33)支承,支承架(33)与上垫片(29)前端连成一体,圆柱体(32)的两端有复位弹簧,圆柱体(32)之柱缺(31)的位置是其平面与环形压杆(30)侧臂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鞋,其特征是,所述鞋体伸张机构(6)有置于鞋前帮(1)底部的气囊(35)且其上表面有弹性复位片(34),导气管(36)的前端与气囊(35)内腔相通,尾端同鞋后帮(4)之后软底(4)相连的推杆(40)的前端置于导气管(36)中,导气管(36)后端口装有锁紧螺母(38),推杆(40)的滑动端上设有进气槽(39)而杆端面有单向开启的皮阀(37),导气管(36)后端部侧面开有气孔(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在普通鞋子外穿用入室而避免弄脏地面的鞋子。它的主要结构是,有带前软底(2)的鞋前帮(1)和带后软底(5)的鞋后帮(4),后软底(5)尾部有伸出块(20),可拉长的中部弹性体(3)分别同鞋前帮(1)和鞋后帮(4)相连而构成长度可被拉长的鞋体,该鞋体底部有可让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帮(4)相对距离变大而导致鞋体伸长且在外力消除后能自行复位的鞋体伸张机构(6)。
文档编号A43B3/16GK2349829SQ9823095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3日
发明者吴星奇 申请人:吴星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