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趾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336阅读:30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趾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特别是一种能隔离脚趾的分趾袜。
常言说,人老足为先。医学研究表明,人的五脏六腑都与脚部有关,因此,要想保健康,保持脚部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古代人,赤脚行走,五根脚趾张开,脚得病者很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赤脚行走已成为历史,鞋袜成了脚的伴侣,是人类行走时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袜的出现,使脚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阻止了脚汗的排出,脚汗的增多,使脚始终浸泡在汗水中,一是减小了脚与鞋、袜之间的摩擦力,给行走、跑步、劳动带来不便;二是给穿者造成不适感;三是,使脚部易患脚气、鸡眼等疾患,给患者造成痛苦,并加速了衰老;四是,脚汗引起的臭味使汗脚本人和在其周围的人身受其害,做事、吃饭没有一点好心情,使人烦燥,坐立不安。而脚部积汗,主要是因脚趾之间相互接触,体温较高空气流通性差所致。为了消除脚汗,有人发明了汗脚鞋垫,空气调节鞋,除汗灵等,虽有一定祛汗效果,但均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脚汗效果好,解除汗脚患者烦恼,减少脚部疾患的分趾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这种分趾袜由袜体1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袜体1容纳脚趾处,设能隔离脚趾的4个织片2,这些织片与袜体1的上、下两层连接为一体。
织片2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当为一层时,织片2位于袜体上、下两层之间并与它们连为一体。当为两层时,这二层在容纳脚趾的跟部相连,在其它区域,这二层中的每一层均和袜体1的上、下两层连为一体,形成了与手套中五个手指套相似的结构。
制作分趾袜的材料,可以是棉纱线、人造棉纱线、毛线、泥龙丝、混合纱线等,但最好是吸汗性能较好的纱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穿袜者的脚趾之间通过织片2隔离,体温经该织片得到有效分散,减少了积汗,既使脚趾之间有点积汗也能被织片2有效地吸收,并通过袜体散发到空气中,保证了脚趾、前脚底板的干爽,避免了脚气、湿气的产生,并能有效地避免鸡眼的产生,彻底祛除了汗脚因脚板与鞋袜之间磨擦力减少,影响行走、跑步的弊端,消除了脚臭,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在车、船上的旅游环境,有力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脚部疾患的消除,调整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对心、肾、肺、脾、肝脏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减缓衰老,延长自然寿命。本人即是一名脚出汗特别多的人,在穿普通袜时,鞋垫、袜子天天换,也避免不了脚趾及前脚底板被汗水浸泡变白的现象,脚臭异常难闻,且患了脚气,脚部奇痒,走路打滑,影响行走速度。自从试穿这种分趾袜后,脚部没有了积汗,并变得干爽,消除了脚气和脚臭,走起路来轻松自如,袜子2-3天换洗一次,也几乎没有臭味。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A-A剖面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1,参考
图1、图2。由
图1、图2看出,这是一织片2为一层的分趾袜。袜体1和织片2为棉纱编织而成,织片2为4个,位于袜体1的上、下两层之间,4个织片2与袜体1的上、下两层连为一体,将袜体1容纳脚趾端分成了5个空间3,用于容纳5个脚趾。当穿上此袜时,5个脚趾分别进入分趾袜端部对应的5个空间3,这时,织片2位于相邻两脚趾之间,起到了隔离脚趾、减少积汗的作用。特点,结构简单,用料少,成本较低。
实施例2,参考图3、图4。由这两个图看出,这是织片2为两层的分趾袜。5个脚趾套的结构类似于手套的5个手指套。袜体1和织片2为涤绵混合纱纺织而成。同样,4个织片2将袜体1容纳脚趾端分成了5个空间3,用于容纳5个脚趾。织片2的每一层除和袜体1的上下两层连为一体外,还在脚趾跟端部对应的区域处相连,从而形成了5个独立的容纳脚趾的空间3。当脚套入该袜内时,织片2将相邻脚趾分离,且每个脚趾能单独活动。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较复杂,用料较多,成本稍高,但每个被容纳其内的脚趾能活动自如,消除脚部积汗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分趾袜,它由袜体(1)组成,其特征是,在袜体(1)容纳脚趾处,设能隔离脚趾的4个织片(2),这些织片与袜体(1)的上、下两层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趾袜,其特征是,每个织片(2)为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趾袜,其特征是,每个织片(2)为二层,二层在容纳脚趾的跟部处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趾袜,属日用袜的一种。它由袜体1组成,特点:在袜体1容纳脚趾处,设能隔离脚趾的4个织片2,织片2与袜体1的上、下两层相连,将袜体的这一部分分成了5个空间3。具有消除脚部积汗,防止脚部疾患,祛除脚臭,穿着舒服,有益健康的特点。
文档编号A41B11/00GK2383357SQ9922134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0日
发明者丁善俊 申请人:丁善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