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动换气排湿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39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动换气排湿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靠人体行走压缩鞋底的足动换气排湿鞋。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从耐穿、舒适合脚的鞋逐渐转移到美观大方、防病治病的保健鞋上,因此各类型的保健鞋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养脚排汗鞋主要采用在鞋前掌带有网状通气道、在鞋底两侧分布排气孔的保健鞋,这种鞋尽管有一些通气性能,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通气排汗的问题,因为气体只是靠空气自然流通进行排气的,而且由于鞋的排气孔过多,又没有外加的排气压力,使气体不能向前形成冲击波,在很短的距离内,就使气体排出鞋外,使鞋体的前部、中部达不到排气的效果。而且由于通风孔过多,防水性能差,不符合最近轻工总会下发的关于鞋底防水问题的有关规定,这种靠自然通风的造型,必然造成鞋的保温性能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靠人体自重在行走时相对压缩鞋底的足动换气排湿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鞋底、鞋面,其特征是在鞋底内侧的前部和中部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波纹状凹槽,在鞋底前部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气窗,在鞋底中部腰窝处的下侧设置有向内缩的换气口,在鞋内还设置有一带通气孔的鞋垫。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鞋跟内侧支承筋的上部设置有与鞋底中部相连通的弧形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鞋底内侧设置有网状式波纹状凹槽,使得鞋底在人体体重的作用下其弹性增大,通过人体行走的自然压力在空气压缩仓内形成较大的冲击波,气流顺着气孔通道将鞋内气体、汗液、异味从通气孔中排出,使鞋内干爽无味,双脚始终保持在清新的空气中,彻底解决了脚汗、脚臭的问题。本结构由于易出汗的脚趾及脚掌心处设置有换气口,则在人体行走时及时将脚趾、脚掌心的热量和汗液排出鞋外,使鞋内干爽不湿、不反潮、加之是足够厚的鞋垫作为隔离层,而且通气孔又少,使鞋内夏季清爽凉快,冬季耐寒保暖;另外鞋底靠很均布的波纹状(下宽上窄)胶柱、及较宽的鞋牙相对来支承鞋体,穿着时鞋底根本不会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走路轻松、省力、防止患脚病、养脚、使用寿命长等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鞋底半剖示意图图3是
图1的鞋底A-A向剖视图图4是
图1的鞋底B-B向剖视图由
图1-4所示,图中的1为鞋面、2为鞋底,在鞋底2内侧的前部和中部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波纹状凹槽5,在鞋底2前部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气窗3,在鞋底中部腰窝处的下侧设置有向内缩的换气口4,在鞋内还设置有一带通气孔6的鞋垫7;另外在鞋跟内侧支承筋的上部还设置有与鞋底中部相连通的弧形孔8。当人们穿本结构的鞋行走时,通过人体自身的压力在鞋底内侧的空气腔内形成较大的冲击波,气流顺着气孔通道将鞋内气体、汗液、异味从上述的气窗3、换气口4中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排气排汗调节湿度的足动换气排湿鞋,它包括鞋底、鞋面,其特征是在鞋底内侧的前部和中部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波纹状凹槽,在鞋底前部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气窗,在鞋底中部腰窝处的下侧设置有向内缩的换气口,在鞋内还设置有一带通气孔的鞋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动换气排湿鞋,其特征是在鞋跟内侧支承筋的上部设置有与鞋底中部相连通的弧形孔。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排气排汗调节湿度的足动换气排湿鞋,它包括鞋底、鞋面,特点是在鞋底内侧的前部和中部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分布有波纹状凹槽,在鞋底前部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气窗,在鞋底中部腰窝处的下侧设置有向内缩的换气口,在鞋内还设置有一带通气孔的鞋垫。本结构是通过人体行走的自然压力在鞋腔内形成气流,气流顺着气孔通道将鞋内气体、汗液、异味从通气孔中排出,使鞋内干爽无味,双脚始终保持在清新的空气中,彻底解决了脚汗、脚臭的问题。
文档编号A43B7/08GK2358720SQ99223098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8日
发明者王秋凯 申请人:王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