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40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
在工作场所中见工作者手上套着工作手套拿取或握持工作物件,藉以免除工作物件对手部产生刮、划、切、割等伤害,使工作者手部获得良好的保护。然而工作手套系由棉纱制成,表面与工作接触时,摩擦力不大,因此在手套与工作物间的防滑作用不大,在拿取重物或者承受较大扭力时,手套表面与工作物件表面便会有相对滑移、转动现象,使得使用过程不顺畅,而出现使用上的缺陷。
于是,有进一步之改良之手套结构面市,其系在手套的手掌面上设置一层披覆层,如此利用披覆层与工作物件的表面接触时,产生较大摩擦力作用,而使手套具有较佳防滑作用,以符合使用需求。
惟,在手掌面上全面地铺制披覆层,等于将织状构造之手掌面密封起来,使得空气无法穿透流通,换言之,在工作进行时,特别是前述之拿取重物或承受较扭力时,工作者必须施出较大力量,相对易使手掌产生热气,而因手套表面密封之披覆层使热气无法散出,工作者的手掌部位便会产生极大的不舒适感,进而影响工作进行;所以,该习用经改良后之工作手套虽具防滑特性,但透气性明显不佳,实难谓具实用性与进步性,故有加以改进之必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手掌能够获致舒适性、以符合实际使用所需的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系主要在织状构造之手套本体的手掌面上设有若干披覆片,且各相邻披覆片间设有预定间距,而各间距表面具有透气作用,藉此使得工作手套获致较佳之防滑作用与透气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防滑作用示意图。
图号说明(21)手套本体 (22)手掌面(23)间距(24)披覆片 (31)工作物件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织状构造之手套本体(21)的手掌面(22)上,制设若干相距预定间距(23)之披覆片(24)所构成。其中该手套本体(21)由于系为织状构造,因此各间距(23)表面乃可提供良好透气作用,使手套本体(21)内部与外界之间,有空气可以流通。
再者,本实用新型之手掌面(22)上设披覆片(24),其乃可在手套本体(21)制成后,由适当机具将胶质披覆片(24)粘附固定或涂布于手掌面(22)上,据以提供防滑作用。
是以,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的手掌虽穿置在手套内,且工作时手部会有热量散出,但因各间距(23)表面提供良好的透气作用,因此在手套内部的热气与外界空气产生对流的情况下,能有效将热气散出,而令使用者手部获致较佳之舒适感。
其次,请参阅图3所示,当使用者套着手套拿工作物件(31)时,藉各披覆片(24)与工作物件(31)表面接触所产生之较大摩擦力,可提高拿取、握持工作物件(31)之效果,而达到有效防止滑脱之目的。
以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除保护使用者手部不受工作物件刮、划、切、割之基本功效外,更藉各披覆片提供较佳拿取握持效果,以及运用各披覆片分离相距预定间距之结构设计,使手套仍能保有良好透气作用,而达到符合实际使用之功效,有效改善习用结构之缺陷,而使手套更符合实用所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手套本体之手掌面上设若干具有预定间距之披覆片结构,使得手套在具有高防滑作用下,更可兼具良好透气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在织状构造之手套本体的手掌面上设有若干披覆片,且各相邻披覆片间设有预定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工作手套结构。其主要在织状构造之手套本体的手掌面上设有若干披覆片,且各相邻披覆片间设有预定间距。于套用该手套时,可藉披覆片与物件间之较大接触摩擦力,而达到防滑作用使物件不易滑脱,又加上相邻披覆片间之织状构造保有良好透气性,令使用者于使用过程中,手掌能够获致舒适性,使该手套具有防滑、透气之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A41D19/00GK2394465SQ99240548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0日
发明者林益富 申请人:林益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