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482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过滤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过滤口罩。
【背景技术】
[0002]雾霾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PMlO),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口罩采用传统的多层纱网口罩只能阻隔较大颗粒的有害物,对直径小于2.5微米的气溶胶粒子(PM2.5)阻隔效果较差;目前市场上的过滤口罩基本是通过附加可更换的固态的过滤膜去除细微颗粒物,过滤原理包括静电吸附、微滤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手段,这类口罩一般存在透气性差、口罩存在二次污染、无法去除气态污染物等弊端。市场上缺少采用化学破胶原理来过滤气溶胶细微颗粒物的防雾霾口罩,本专利在保证过滤细微颗粒物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透气性、无二次污染、对可溶性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具有良好去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过滤口罩。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包括:
[0005]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以及夹置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中间的破胶剂湿巾。
[0006]优选情况下,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一体折叠形成。更优选地,两层防水网状隔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粘接带可重复开合地连接。再优选地,破胶剂湿巾居中设置在口罩主体上。进一步优选地,破胶剂湿巾的表面积约为口罩主体表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
[0007]优选情况下,破胶剂湿巾中的液体密封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之间。更优选地,两层防水网状隔层还通过设置在侧边缘的粘接带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情况下,口罩主体朝向面部一侧的外边缘为环形凸缘。
[0009]优选情况下,口罩主体、防水网状隔层和/或破胶剂湿巾为大致矩形或椭圆形形状。
[0010]优选情况下,破胶剂湿巾浸渍或喷洒有公开号为CN10380118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破胶剂,能够过滤从PMlO到ΡΜ0.1之间的有害颗粒。
[0011]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过滤口罩,包括:
[0012]口罩本体;
[0013]居中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的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以及夹置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中间的破胶剂湿巾;以及
[0014]对称设置在口罩本体相对两侧边上的套耳带。
[0015]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在保证过滤细微颗粒物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气密性、无二次污染、对可溶性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具有良好去除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
[0018]参见图1,其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主要包括:外层防水网状隔层2、内层防水网状隔层4以及夹置在内外两层防水隔层4、2中间的破胶剂湿巾3。外层防水网状隔层2用来与大气接触,内层防水网状隔层4与人体口鼻部接触。破胶剂湿巾3是由吸湿性能好的纤维类材料浸渍或喷洒上化学破胶剂液体而形成,化学破胶剂具有可流动纳米级过滤网,能够对气溶胶进行破胶处理,使得气溶胶的液体相颗粒物与气体相有效分离,使得绝大部分有害颗粒物被留在化学破胶剂的液体中,达到去除雾霾中有害颗粒物的目的。化学破胶剂可以采用市售的已知破胶剂,但优选采用公开号为CN10380118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破胶剂,CN103801181A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采用该破胶剂浸渍或喷洒的破胶剂湿巾3能够有效过滤从PMlO到ΡΜ0.1之间的有害颗粒。
[0019]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的通常是由天然纤维(例如棉花)或化工纤维类材料纺织而成的面料形成,具有透气良好且能防水的功能。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可以由同种面料一体折叠形成,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的自由端(非折叠端或与折叠端相对的自由端)之间通过粘接带5 (或粘扣条带)可重复开合地连接,从而方便更换中间的破胶剂湿巾3。破胶剂湿巾3通常是一次性的,当过滤口罩使用到一定程度或时间后,则可以自由地更换其中的破胶剂湿巾3。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破胶剂湿巾3被液体密封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之间,从而在使用口罩时,破胶剂湿巾3中的破胶剂不会从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的边缘渗出。例如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的侧边缘也设置有粘接带(图中未示出),从而使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除折叠端之外,其它开放的侧边缘都通过粘接带密封粘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也可以由独立的两层面料粘接或缝合而成,可以根据内外层的需要来选择具体面料种类和网孔大小。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安装到其它面具(面罩)中作为过滤单元使用。当单独作为口罩使用时,过滤口罩通常还具有口罩主体(本体)1和套耳带7。破胶剂湿巾3居中设置在口罩主体I上,除破胶剂湿巾3所处位置之外的口罩主体I部分由封闭性较好的面料构成,从而使气体主要通过中央部分的破胶剂湿巾3进出,提高过滤效果。套耳带7对称设置在口罩主体I的相对两侧边上,用来与人体的耳部套接。破胶剂湿巾3的表面积约为口罩主体I表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也即设置在与人体口鼻部大小相适应的位置,从而节约成本。在某些实施例中,口罩主体I朝向面部一侧的外边缘为环形凸缘6,以与脸庞抵接形成紧密结合,提高过滤效率。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口罩主体1、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和/或破胶剂湿巾3可以为大致矩形或椭圆形形状,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对象采用其它合适的形状。
[0022]本文中描述的两层防水网状隔层4、2自身也可以分别由一层或多层面料形成,并且也能起到对大气中有害颗粒物的物理阻隔作用。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将包裹后的破胶剂吸附植入口罩中,通过口罩内外层的物理阻隔配合中间层破胶剂的化学破胶吸附,去除的雾霾颗粒物的粒径更加广谱,在不影响口罩通透性的前提下,从PMlO到ΡΜ0.1的有害物颗粒都能得到有效去除,并且对可溶性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也具有良好去除作用。
[0024]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以及夹置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中间的破胶剂湿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一体折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两层防水网状隔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粘接带可重复开合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破胶剂湿巾居中设置在口罩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破胶剂湿巾的表面积约为口罩主体表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破胶剂湿巾中的液体密封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两层防水网状隔层还通过设置在侧边缘的粘接带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主体朝向面部一侧的外边缘为环形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破胶剂湿巾浸渍有公开号为CN10380118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破胶剂,能够过滤从PMlO到ΡΜ0.1之间的有害颗粒。
10.一种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本体; 居中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的两层防水网状隔层; 夹置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中间的破胶剂湿巾;以及 对称设置在口罩本体相对两侧边上的套耳带。
【专利摘要】过滤口罩,包括: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以及夹置在两层防水网状隔层中间的破胶剂湿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罩,将包裹后的破胶剂吸附植入口罩中,通过口罩内外层的物理阻隔配合中间层破胶剂的化学破胶吸附,去除的雾霾颗粒物的粒径更加广谱,在不影响口罩通透性的前提下,从PM10到PM0.1的有害物颗粒都能得到有效去除。
【IPC分类】A41D13-11
【公开号】CN204363015
【申请号】CN201420788424
【发明人】张书华, 陈晓立, 李冰
【申请人】张书华, 陈晓立, 李冰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