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襟婴儿秋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019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叠襟婴儿秋上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服装用品技术领域,涉及婴儿穿用的衣服,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婴儿秋上衣。
【背景技术】
[0002]婴儿胃功能不健全,饮食不当或者腹部着凉,都会很容易导致腹泻,严重者会影响发育。因此婴儿需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0003]叠襟秋上衣(俗称和尚服)和开裆秋内裤是最常见的婴儿室内保暖服装。与对襟秋上衣相比,叠襟秋上衣因左右前襟相互重叠不留缝隙,而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多为婴儿父母首选。
[0004]叠襟秋上衣包括领口、前襟、后襟和衣袖组成。前襟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其特点是左前襟和右前襟相互重叠,为婴儿腹部保暖,防止腹泻有着很好的作用效果。现有叠襟的秋上衣,一般是在左前襟右边、右前襟左边各设一条扎带。并且在一侧腋下的位置设一小口,在此以右侧腋下设小口为例,穿着时,先将左前襟在身前围好,左前襟扎带从右侧腋下小口穿过,绕过身下,回到左侧;再将右前襟向左围好,将右前襟扎带与左前襟扎带扎在一起。显然这种秋上衣穿着起来非常麻烦。
[0005]此外,为了便于扎系,扎带一般都比较细。扎在婴儿胸围,很容易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婴儿秋内裤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实用,而且胸围可随意调节,又穿着舒适的婴儿秋上衣。
[0007]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襟婴儿秋上衣,包括前襟、后襟和衣袖,前襟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平铺状态下,左前襟右侧和右前襟左侧相互重叠,左前襟右侧与右前襟左侧上部不重叠部分形成领口,其特征在于,左前襟和右前襟两者中一者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另一者外侧对应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
[0008]所述第一公面魔术贴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所述第二公面魔术贴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面魔术贴为圆形,其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所述第二公面魔术贴为圆形,其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
[0010]进一步地,鉴于正常情况下,上衣或裤子都是左襟压右襟或者左腰头压右腰头的特定习惯,因此优选:所述左前襟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右前襟外侧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右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左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
[0011]进一步地,所述领口、左前襟右边、右前襟左边、前襟及后襟的下边均经锁边处理。
[0012]或者,所述领口、左前襟右边、右前襟左边、左右前襟及后襟的下边均经包边处理。所述领口的包边、左前襟右边的包边、左前襟下边的包边、后襟下边的包边、右前襟下边的包边、右前襟左边的包边由一条连续布条沿各边缘逐步包覆并缝接形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衣袖的袖口经包边处理。所述袖口的包边采用具有弹性的尼龙布或编织时参入有橡筋线的布条沿边缘包裹缝合形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衣袖的袖口处设有单翻边结构,具有挡风和防手抓的保护功能。
[0015]为了提高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秋上衣采用全棉双面布料,柔软保温健康舒适。
[0016]从裁剪角度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秋上衣仅由一片布料折叠缝制而成,折叠线位于肩部和衣袖上侧。全身仅包括左右两条缝接边,分别为从左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左侧的缝接边、及从右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右侧的缝接边。此裁剪结构将上衣的缝制工艺大大简化。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实用新型婴儿上衣采全棉双面布料,柔软保温健康舒适;
[0019]2、本实用新型用魔术贴替代扎带,使上衣穿脱更方便;
[0020]3、魔术贴改进为对称结构,随意调节腰围,始终保持边缘粘接,可有效防止卷边;
[0021]4、裁剪结构简单实用。缝制工艺大大简化,适合大批量生产;
[0022]5、袖口设计单翻边结构,挡风、防手抓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上衣平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婴儿上衣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其中左前襟被掀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秋上衣的结构细节及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26]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秋上衣,采用全棉双面布料,柔软保温健康舒适。
[0027]结构上包括领口 1、前襟、后襟和衣袖4组成,前襟包括左前襟2和右前襟3,左前襟2右侧和右前襟3左侧相互重叠,左前襟2内侧靠右侧边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8,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8的右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9,右前襟3外侧靠左侧边对应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8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6,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6的左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7。
[0028]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8和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6均两边圆滑,无尖角。第一公面魔术贴9和第二公面魔术贴7均为圆形,圆形直径略小于两个长条形母面魔术贴的宽度。
[0029]整件衣服由一片布料(附加包边,及单翻边除外)裁剪后折叠缝制而成,仅包括两条缝接边,分别为从左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左侧的缝接边14、及从右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右侧的缝接边13,两条折叠线11、12分别位于右肩部到右衣袖上侧、左肩部到左衣袖上侧,
[0030]左衣袖和右衣袖的袖口处均设有一个单翻边结构5,用来挡风和防手抓等保护功會K。
[0031]以上描述质在清楚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构思,不排还可以做出其它可行方案。例如,如果不考虑公面魔术贴较硬,影响舒适性问题,那么设置在前襟的魔术贴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0032]左前襟和右前襟两者中一者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另一者外侧对应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公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一母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公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二母面魔术贴。
【主权项】
1.一种叠襟婴儿秋上衣,包括前襟、后襟和衣袖,前襟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平铺状态下,左前襟右侧和右前襟左侧相互重叠,左前襟右侧与右前襟左侧上部不重叠部分形成领口,其特征在于,左前襟和右前襟两者中一者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另一者外侧对应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面魔术贴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所述第二公面魔术贴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面魔术贴为圆形,其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所述第二公面魔术贴为圆形,其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右前襟外侧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右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左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左前襟右边、右前襟左边、左右前襟及后襟的下边均经包边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的包边、左前襟右边的包边、左前襟下边的包边、后襟下边的包边、右前襟下边的包边、右前襟左边的包边由一条连续布条沿各边缘逐步包覆并缝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的袖口经包边处理;所述袖口的包边采用具有弹性的尼龙布或编织时参入有橡筋线的布条沿边缘包裹缝合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的袖口处设有单翻边结构,具有挡风和防手抓的保护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襟婴儿秋上衣,其特征在于,该叠襟婴儿秋上衣仅由一片布料折叠缝制而成,折叠线位于肩部和衣袖上侧;全身仅包括左右两条缝接边,分别为从左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左侧的缝接边、及从右衣袖下侧经腋下连续至衣身右侧的缝接边。
10.一种叠襟婴儿秋上衣,包括前襟、后襟和衣袖,前襟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平铺状态下,左前襟右侧和右前襟左侧相互重叠,左前襟右侧与右前襟左侧上部不重叠部分形成领口,其特征在于,左前襟和右前襟两者中一者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另一者外侧对应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公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公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一母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公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二母面魔术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服装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襟婴儿秋上衣,包括前襟、后襟和衣袖,前襟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平铺状态下,左前襟右侧和右前襟左侧相互重叠,左前襟右侧与右前襟左侧上部不重叠部分形成领口,其特征在于,左前襟和右前襟两者中一者内侧横向设置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另一者外侧对应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横向设置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在第一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一公面魔术贴,在第二长条形母面魔术贴靠近所在前襟边缘的一端设有第二公面魔术贴。本实用新型用改进的对称结构的魔术贴替代扎带,使上衣穿脱更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实用。缝制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IPC分类】A41D11-00
【公开号】CN204499538
【申请号】CN201520005972
【发明人】董建华, 刘九强
【申请人】杭州万坤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