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雨衣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253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结合雨衣的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涉及一种结合雨衣的伞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伞具为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用具之一,主要是为了因应下雨时能够有一遮挡雨水的工具,因此设计出雨伞。且,目前国人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多以机车为主,学生则是以脚踏车居多,因此,每当雨季来临时,民众需要骑车外出时便须穿戴雨衣,当到达目的地后,则需要脱下雨衣并改用雨伞,以隔离雨水对于人体与衣物的接触,防止人体受到雨淋所引发的不舒适感及疾病的产生,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结合雨衣的伞具,以提升使用者使用雨具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合雨衣的伞具,其可包括伞面以及伞架。伞面由具有伞顶、多个第一链接单元、相互对应设置的多个固定部及多条折叠线的雨衣所构成,雨衣可沿着折叠线折叠,并通过固定部相互结合以固定折叠后的雨衣形成伞面;伞架可包括伞杆,伞杆的顶端可具有伞座并向外延伸多个上支架与多个下支架,上支架可具有与第一链接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链接单元,下支架可用以支撑上支架;其中,可通过第一链接单元与第二链接单元的结合以使伞面与伞架构成伞具。
[0004]优选的是,雨衣还可包括雨帽,雨帽可通过固定部相互结合以固定于雨衣上。
[0005]优选的是,第一链接单元及第二链接单元可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0006]优选的是,固定部可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0007]优选的是,伞杆的尾端可具有一握把以供使用者手持。
[000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可以让使用者只携带一种雨具,同时达到雨衣与雨伞的功用,增加了雨具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雨衣折叠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雨衣折叠伞面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伞面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展开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组合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伞具
[0016]10:伞面
[0017]11:伞架
[0018]110:伞杆
[0019]111:伞座
[0020]112:上支架
[0021]113:下支架
[0022]114:第二链接单元
[0023]115:握把
[0024]2:雨衣
[0025]20:第一链接单元
[0026]21:固定部
[0027]22a、22b:折叠线
[0028]23:伞顶
[0029]24:雨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雨衣折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者可先利用一般雨伞的伞面布质部分,于其内侧缝制数块相同材质布料,以形成如图1的左部分的雨衣2展开的平面,(中间为伞面10并具有伞顶23),当使用者欲将其折叠成可穿戴形式的雨衣2时,使用者可先将雨衣2的上半部沿着折叠线22a向后翻折,并随后将固定部21配合雨帽24上相对应的固定部21互相接合以将雨帽24固定在雨衣2上,形成如图1的右部分的具有雨帽24的雨衣2,以供使用者穿戴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固定部21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以下的实施例中,为求简洁且清楚地描述,以魔鬼毡作为示范态样,但不应局限于此。
[0031]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更可以在雨衣2上清楚地标示不同折叠线,或利用花纹、图样(未绘示于图中)等方式提醒使用者如何正确地折叠雨衣2。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雨衣折叠伞面的示意图。结合图1,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欲将雨衣2折成伞面10时,首先,可先将雨衣2展开(如图2的左部分)并拆下雨帽24,再将雨衣2上下两侧的各两个角落沿着折叠线22b向内翻折,翻折后即可使上下两侧的各两个角落的固定部21与相对应的固定部21对应结合固定;再者,可再将上下两侧折叠后的雨衣2的四个角落沿着折叠线22b往伞顶23的方向往内翻折,并使四个角落的固定部21与相对应的固定部21对应结合固定,以形成伞面10 (折叠过程如图2的右部分所示)O
[0033]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折叠顺序仅为便于描述的示范态样,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伞面,还可根据于雨衣上配置不同位置的固定部,对应产生不同的折叠方法或顺序,故不应就此示范态样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结合雨衣的伞具的伞面的折叠方式、顺序或结构。
[00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伞面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如图所示,当使用者将雨衣2以上述方式折叠成伞面10 (如图3的左部分),伞面10的背面具有多个第一链接单元20(图3的右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链接单元20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以下的实施例中,为求简洁且清楚地描述,以一般雨伞布雨伞架结合的套件作为示范态样,但不应局限于此。
[0035]参照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雨衣的伞具还可包括伞架11,伞架11可包括伞杆110、伞座111、多个上支架112、多个下支架113、多个第二链接单元114及握把115。其中,伞杆110的顶端可对应伞顶23并设置伞座111以向外延伸多个上支架112与多个下支架113,上支架112可设有与第一链接单元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链接单元114,下支架113可用以支撑上支架112,以增加伞具I的强度。
[0036]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者欲将伞面10 (图4的左部分)与伞架11 (图4的右部分)结合时,可通过第一链接单元20与第二链接单元114的对应结合,以使伞面10及伞架11构成伞具I (如图5所示)。反之,若使用者欲骑乘机车或脚踏车时,可将组合好的伞具I拆卸成为雨衣2与伞架11,只需轻易地分开第一链接单元20与第二链接单元114的对应结合,并沿着折叠线22b依序将折叠的部分打开,最后再根据上述的方法将伞面10简便地回复成雨衣2,即可供使用者骑乘机车或脚踏车使用。
[0037]伞架11上的握把115可设置有具有摩擦力的纹路或花样,以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握持方式。
【主权项】
1.一种结合雨衣的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面,由具有伞顶、多个第一链接单元、相互对应设置的多个固定部及多条折叠线的雨衣所构成,所述雨衣沿着所述折叠线折叠,并通过所述固定部相互结合以固定折叠后的所述雨衣形成所述伞面;以及 伞架,其包括伞杆,所述伞杆的顶端具有伞座并向外延伸多个上支架与多个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与所述第一链接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链接单元,所述下支架用以支撑所述上支架;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链接单元与所述第二链接单元的结合以使所述伞面及所述伞架构成所述伞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雨衣的伞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衣还包括雨帽,所述雨帽通过所述固定部相互结合以固定于所述雨衣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雨衣的伞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链接单元及所述第二链接单元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雨衣的伞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为互相配合的魔鬼毡、磁铁、扣件、套件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合雨衣的伞具,其包括伞面以及伞架。伞面由具有伞顶、多个第一链接单元、相互对应设置的多个固定部及多条折叠线的雨衣所构成,雨衣沿着折叠线折叠,并通过固定部相互结合以固定折叠后的雨衣形成伞面;伞架包括伞杆,伞杆的顶端具有伞座并向外延伸多个上支架与多个下支架,上支架具有与第一链接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链接单元,下支架用以支撑上支架;其中,通过第一链接单元与第二链接单元的结合以使伞面与伞架构成伞具。
【IPC分类】A45B23/00, A45B25/18, A45B25/02
【公开号】CN204861606
【申请号】CN201520463272
【发明人】袁国敏
【申请人】袁国敏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