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063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雨伞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在下雨天,人们外出时要撑雨伞,撑雨伞时候,人们一般是站在雨伞的中间,但是下雨时常伴随着刮风,这时容易导致雨水倾斜下落至雨伞内,淋湿撑伞人。目前,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雨伞的技术对增加雨伞的功能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由袁仲宏申报的,授权公告号CN 2817545 Y,中国专利号(Z L)为:200520055741.6号,名称是《雨伞》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雨伞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该实用新型通过集水套罩住雨伞布来收集雨水,避免雨伞上的雨水弄湿身上的衣服或室内地板。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它不适合有风天气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适合有风天气的一种雨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伞杆和第一伞柄,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第一伞柄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有第二伞柄,伞面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杆长为10cm ;人们手持第二伞柄的时候离伞面中心位置10cm,适合在有风的天气挡倾斜落下的雨水。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伞柄和第二伞柄均为直筒状伞柄;两个直筒状的伞柄使用时不会互相干扰。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08]1、适合有风天气使用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伞柄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有第二伞柄,伞面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雨水被风吹得倾斜下落时,可手持第二伞柄,将伞面面积大的一侧朝向迎风的一侧,这样防雨效果好。另外,伞面下侧的防雨布也能遮挡一部分倾斜下落的雨水。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雨天有风的情况下使用。
[0010]2、结构简单
[0011]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伞杆和第一伞柄,所述的第一伞柄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有第二伞柄,伞面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构件少、连接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第一伞柄、2为第二伞柄、3为连接杆、4为防雨布、5为配重环、6为伞面、7为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6、伞杆7和第一伞柄1,所述的第一伞柄1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3连接有第二伞柄2,伞面6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4。
[0016]所述的连接杆3长为10cm ;人们手持第二伞柄2的时候离伞面6中心位置10cm,适合在有风的天气挡倾斜落下的雨水。
[0017]所述的第一伞柄1和第二伞柄2均为直筒状伞柄;两个直筒状的伞柄使用时不会互相干扰。
[0018]可在防雨布4下侧设置配重环5 ;避免防雨布被风吹起。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
[0020]雨水被风吹得倾斜下落时,可手持第二伞柄2,将伞面6面积大的一侧朝向迎风的一侧,这样防雨效果好。另外,伞面6下侧的防雨布4也能遮挡一部分倾斜下落的雨水。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雨伞,包括伞面¢)、伞杆(7)和第一伞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伞柄(1)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3)连接有第二伞柄(2),伞面(6)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⑶长为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伞柄(1)和第二伞柄(2)均为直筒状伞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其特征在于:在防雨布(4)下侧设置有配重环(5)。
【专利摘要】一种雨伞是涉及一种雨伞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适合有风天气的一种雨伞。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伞杆和第一伞柄,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第一伞柄上部侧方通过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有第二伞柄,伞面外沿下侧设置有防雨布。
【IPC分类】A45B25/18, A45B9/02, A45B11/00
【公开号】CN204949818
【申请号】CN201520555386
【发明人】孙嘉艺
【申请人】孙嘉艺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