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519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安全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警示带。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户外工作场地,在夜间施工时,由于视线不佳,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往往会在工地的安全范围内放置警示标志或施工标志,同时工作人员也会穿着反光衣,借此来告知来往车辆的驾驶人员和行人的注意。
[0003]然而,因现有的反光衣是利用涂布反光材料而产生反光效果,但反光效果有距离限制,超出反光距离,便无法发挥反光警示效果,而警示标志或施工标志在夜间则是完全无法产生反光警示作用,造成经过该路段的驾驶人员看不清楚标志,往往已到近距离时才惊觉穿着反光衣的工作人员,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间警示效果佳的安全警示带。
[0005]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带包含一个带本体、一个用于使该带本体两端相连接的接头单元、多组发光单元、一个电池单元,以及一个启闭开关。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于该带本体且显露于外界,每一组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相并联电连接的发光元件。该电池单元是可拆离地设于该带本体而用于提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需电力。该启闭开关电连接该电池单元而能供启闭操作,以决定该电池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间是否电气导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较佳地,前述安全警示带,所述的发光单元彼此相并联电连接。
[0008]较佳地,前述安全警示带,该接头单元包括一个设于该带本体的一端的第一接头,以及一个设于该带本体的另一端且用于与该第一接头可分离地相组合的第二接头。
[0009]较佳地,前述安全警示带,该带本体包括一个外层、一个与该外层相结合的内层、多个贯穿该外层与该内层的定位孔,以及一个可拆离地设于该内层而用于容纳该电池单元的黏扣袋,所述的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外层与该内层间且局部穿出于所述的定位孔外。
[0010]较佳地,前述安全警示带,该接头单元为设于该带本体的一端的皮带扣头并具有一卡掣柱,该带本体更包括多个设于该带本体的另一端、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贯穿该外层与该内层并可供该卡掣柱卡置的穿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该安全警示带可供配戴于施工人员身上,通过所述发光单元发出光线,而能在夜间产生极佳的警示效果,让来往车辆的驾驶人员于远处便能发现施工人员的存在,进而可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带的第一实施例;
[0013]图2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配戴于一工作人员的腰部,图中显示为前视态样;
[0014]图3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配戴于一工作人员的腰部,图中显示为后视态样;
[0015]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带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0016]图5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配戴于一工作人员的身躯,图中显示为前视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带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带本体1、一接头单元2、多组发光单元3、一电池单元4,以及一启闭开关5。
[0019]该带本体1包括一外层11、一与该外层11相结合的内层12、多个贯穿该外层11与该内层12的定位孔13、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贯穿该外层11与该内层12的穿孔14,以及一可拆离地设于该内层12而用于容纳该电池单元4的黏扣袋15。特别说明的是,该外层11与该内层12间的结合方式可采车缝或黏合或扣接等。在本实施例中,该带本体1为皮带型态,所述定位孔13是以三个为一组并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间隔排列,各组定位孔13并呈间隔设置。
[0020]该接头单元2为皮带扣头且具有一可卡置于穿孔14的卡掣柱21,该接头单元2设于该带本体1 一端,所述穿孔14设于带本体1的另一端,借此该带本体1另一端可穿过该接头单元2,利用该卡掣柱21穿置于该带本体1的其中一穿孔14而使该带本体1 二端相连接。
[0021 ] 所述发光单元3彼此相并联电连接且间隔设于该带本体1,每一组发光单元3包括多个相并联电连接的发光元件31,所述发光元件31设置于该带本体1的该外层11与该内层12间且局部穿出于所述定位孔13外。
[0022]该电池单元4设置于该带本体1的黏扣袋15内且与所述发光单元3及该启闭开关5电连接,用于提供所述发光单元3发光所需电力。
[0023]该启闭开关5电连接该电池单元4而能供启闭操作以决定该电池单元4与所述发光单元3间是否电气导通。
[0024]参阅图1、2、3,该安全警示带在使用上,可如一般皮带的使用方式般,配戴在工作人员的腰部,在夜间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按压该启闭开关5,即可使该电池单元4与所述发光单元3间电气导通,进而使得所述发光单元3输出光线,能在夜间产生极佳的警示效果,让来往车辆的驾驶人员于远处便能发现施工人员的存在,进而可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0025]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发光单元3的发光方式还可搭配对于该启闭开关5的按压次数不同而有变化,例如按一次该启闭开关5时,所述发光单元3为常亮;按二次该启闭开关5时,所述发光单元3为闪烁;按三次该启闭开关5时,所述发光单元3则熄灭。借此更可提高警示效果。另外,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彼此相并联电连接,以及每一组发光单元3的所述发光元件31为并联电连接,使得当其中一发光元件31或其中一组发光单元3故障而无法发亮时,整体电气回路不会因此发生断路,其余未故障的发光元件31仍可继续发亮。
[0026]参阅图4、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带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是在于:该接头单元2包括一设于该带本体1 一端的第一接头22,以及一设于该带本体1另一端且用与该第一接头22可分离地相组合的第二接头23,该第一接头22与该第二接头23分别为公扣、母扣型态。借此在使用上,该安全警示带可供配戴在工作人员身躯上,同样能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主权项】
1.一种安全警示带,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警示带包含: 一个带本体; 一个接头单元,用于使该带本体的两端相连接; 多组发光单元,间隔设于该带本体且显露于外界,每一组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相并联电连接的发光元件; 一个电池单元,可拆离地设于该带本体而用于提供所述的发光单元发光所需电力;以及 一个启闭开关,电连接该电池单元而能供启闭操作以决定该电池单元与所述的发光单元间是否电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警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单元彼此相并联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警示带,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单元包括一个设于该带本体的一端的第一接头,以及一个设于该带本体的另一端且用于与该第一接头可分离地相组合的第二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警示带,其特征在于:该带本体包括一个外层、一个与该外层相结合的内层、多个贯穿该外层与该内层的定位孔,以及一个可拆离地设于该内层而用于容纳该电池单元的黏扣袋,所述的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外层与该内层间且局部穿出于所述的定位孔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警示带,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单元为设于该带本体的一端的皮带扣头并具有一卡掣柱,该带本体更包括多个设于该带本体的另一端、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贯穿该外层与该内层并可供该卡掣柱卡置的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警示带,包含一个带本体、一个用于使该带本体两端相连接的接头单元、多组发光单元、一个电池单元,以及一个启闭开关。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于带本体且显露于外界,每一组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相并联电连接的发光元件。该电池单元是可拆离地设于带本体而用于提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需电力。启闭开关电连接于该电池单元而能供启闭操作,以决定电池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间是否电气导通。借此,该安全警示带可供配带于人员身上,透过所述发光单元发出光线,而能在夜间产生极佳的警示效果。
【IPC分类】A41D13/01
【公开号】CN204994659
【申请号】CN201520519593
【发明人】陈志强, 陈志盛, 陈志宽, 陈伟轩
【申请人】陈志强, 陈志盛, 陈志宽, 陈伟轩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