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0833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加热餐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餐盒。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餐盒功能单一,一般只是用来装食物。有部分厂家生产出可对食物加热的便携餐盒,其主要原理一般是采用石灰粉加水放热,对食物进行加热,这种自加热餐盒加热时反应过于剧烈,一是容易把餐盒烧坏,或者使餐盒加热时放出有害物质,污染食物,二是加热时餐盒过热,必需将餐盒放在耐高温的物体上,加热后也不能立即将餐盒拿起,必需垫东西,或者冷却一会儿,三是为了放石灰和水,餐盒形状一般不规则,不方便存放和运输,四是餐盒多为一次性餐盒,不能循环使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加热餐盒。具体设计方案为:
[0004]—种自加热餐盒,包括包装盒、反应盒、加热盒,所述反应盒套于所述包装盒内,所述加热盒套于所述反应盒内,所述反应盒通过反应盒固定支架与所述包装盒固定,所述加热盒通过加热盒固定支架与所述反应盒固定,所述反应盒底端设有第一反应包,所述加热盒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所述包装盒上设有入料口。
[0005]所述反应盒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反应包嵌入所述反应盒的底端。
[0006]所述第一反应包为塑料包,所述第一反应包内为液体反应物。
[0007]所述第二反应包为纸纤维包,所述第二反应包内为固体反应物,所述固体反应物为粉末状固体反应物。
[0008]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为软质支架,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为条形结构,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反应盒固定支架沿所述反应盒的外沿呈等距阵列分布。
[0009]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为软质支架,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为条形结构,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加热盒固定支架沿所述反应盒的内沿呈等距阵列分布。
[0010]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包装盒的顶面一侧,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包装盒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入料口为所述包装盒的顶面一侧切割折叠形成。
[0011]反应盒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与所述反应盒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
[0012]所述反应盒包括盒盖,所述反应盒与盒盖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加热盒处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盒盖上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正下方。
[001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自加热餐盒,其有益效果是:
[0014]六面体结构,方便携带、运输;
[0015]加热时,发热部分与食物被悬空架起,防止过热,可以手持加热,加热后可以立即食用食物;餐盒可以配制多个反应包,或者单独配置反应包,多次反复使用,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加热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包装盒;2、反应盒;3、加热盒;4、反应盒固定支架;5、加热盒固定支架;6、第一反应包;7、第二反应包;8、入料口 ;9、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10、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加热餐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加热餐盒,包括包装盒1、反应盒2、加热盒3,所述反应盒2套于所述包装盒1内,所述加热盒3套于所述反应盒2内,所述反应盒2通过反应盒固定支架4与所述包装盒1固定,所述加热盒3通过加热盒固定支架5与所述反应盒2固定,所述反应盒2底端设有第一反应包6,所述加热盒3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7,所述包装盒1上设有入料口 8。
[0022]所述反应盒2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反应包6嵌入所述反应盒2的底端。
[0023]所述第一反应包6为塑料包,所述第一反应包6内为液体反应物。
[0024]所述第二反应包7为纸纤维包,所述第二反应包7内为固体反应物,所述固体反应物为粉末状固体反应物。
[0025]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为软质支架,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为条形结构,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反应盒固定支架4沿所述反应盒2的外沿呈等距阵列分布。
[0026]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为软质支架,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为条形结构,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加热盒固定支架5沿所述反应盒2的内沿等距阵列分布。
[0027]所述入料口 8位于所述包装盒1的顶面一侧,所述入料口 8与所述包装盒1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入料口 8为所述包装盒1的顶面一侧切割折叠形成。
[0028]反应盒2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与所述反应盒2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
[0029]所述反应盒2包括盒盖10,所述反应盒2与盒盖10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加热盒3处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盒盖10上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位于所述入料口 8的正下方。
[0030]使用流程:
[0031]1、打开包装盒1
[0032]2、将反应盒2抽出
[0033]3、拿出第二反应包7
[0034]4、将反应盒2放回包装盒1内
[0035]5、打开入料口 8
[0036]6、撕开第二反应包7
[0037]7、将第二反应包7中的液态反应物从入料口 8中倒入
[0038]8、盖上入料口 8
[0039]9、等待一定时间
[0040]10、打开包装盒1
[0041]11、将反应盒2抽出
[0042]12、打开盒盖10,即可食用
[0043]所述加热盒3、反应盒2可以采用CPET材料、PP材料或符合国家标准的金属材料制作,不但可以防止高温对餐盒加热造成的污染和损坏,还可以保证其能够反复使用。
[0044]使用时,与反应物接触的只有加热盒3、反应盒2,由于反应盒2的下端被悬空架起,不是整个底面与所述包装盒1接触,避免与所述包装盒1之间发生大量的热传导。
[0045]再次使用餐盒时,只需更换第一反应包6、第二反应包7,重复上述使用流程即可。
[0046]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加热餐盒,包括包装盒(1)、反应盒(2 )、加热盒(3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盒(2 )套于所述包装盒(1)内,所述加热盒(3 )套于所述反应盒(2 )内,所述反应盒(2 )通过反应盒固定支架(4)与所述包装盒(1)固定,所述加热盒(3)通过加热盒固定支架(5)与所述反应盒(2 )固定,所述反应盒(2 )底端设有第一反应包(6 ),所述加热盒(3 )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7 ),所述包装盒(1)上设有入料口( 8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盒(2)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反应包(6)嵌入所述反应盒(2)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包(6)为塑料包,所述第一反应包(6)内为液体反应物。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包(7)为纸纤维包,所述第二反应包(7)内为固体反应物,所述固体反应物为粉末状固体反应物。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为软质支架,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为条形结构,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盒固定支架(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反应盒固定支架(4)沿所述反应盒(2)的外沿呈等距阵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为软质支架,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为条形结构,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条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盒(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盒固定支架(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加热盒固定支架(5)沿所述反应盒(2)的内延呈等距阵列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8)位于所述包装盒(1)的顶面一侧,所述入料口(8)与所述包装盒(1)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入料口(8)为所述包装盒(1)的顶面一侧切割折叠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反应盒(2)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反应包固定支架(9)与所述反应盒(2)为一次制造成型的整体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加热餐盒,所述反应盒(2)包括盒盖(10),所述反应盒(2)与盒盖(10)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加热盒(3)处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盒盖(10)上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位于所述入料口(8)的正下方。
【专利摘要】一种自加热餐盒,包括包装盒、反应盒、加热盒,所述反应盒套于所述包装盒内,所述加热盒套于所述反应盒内,所述反应盒通过反应盒固定支架与所述包装盒固定,所述加热盒通过加热盒固定支架与所述反应盒固定,所述反应盒底端设有第一反应包,所述加热盒的底端设有第二反应包,所述包装盒上设有入料口。其有益效果是:六面体结构,方便携带、运输;加热时,发热部分与食物被悬空架起,防止过热,可以手持加热,加热后可以立即食用食物;餐盒可以配制多个反应包,或者单独配置反应包,多次反复使用,避免浪费。
【IPC分类】A47J36/28, A45C11/20, A45F3/16
【公开号】CN205030661
【申请号】CN201520721190
【发明人】尔占国
【申请人】金恒天创(天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