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424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有关一种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传统颅骨切开手术,通常以线(wire)或颅骨切开手术用钉(craniotomy pin)来固定头盖骨,例如美国第5549620号专利揭示一种由上下板块和夹杆所构成的颅骨固定装置,该专利的颅骨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必须先在颅骨上开设圆孔,以便置入该颅骨固定装置,造成手术时间加长,术后愈合较差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式滑行结合机构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易进难退可调式滑行结合机构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调整拉条、下固定片和上固定片所构成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包括一调整拉条,其底端具结合机构;一下固定片,其是和该调整拉条底端结合;一上固定片,其具有一贯穿孔,用以穿过该调整拉条,并以贯穿孔上能和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互相配合的结合机构结合;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和该上固定片的结合机构构成一易进难退的可调式滑行结合机构。
上述的调整拉条,其拉条部长度并无一定限制,但为操作方便,以约3至10公分为较佳,其余去除多余部分后,其长度约为颅骨厚度加上固定片厚度。
上述调整拉条的拉条部,其形状并无一定限制,但以长柱形为较佳,以圆柱形、矩形柱形或方柱形为更佳、以矩形柱形或方柱形为最佳。此处所说的圆柱形、矩形柱形、方柱形,意指其横面实质为圆形、矩形或方形,当然也可具有少许变形,例如矩形柱或方柱的角,可弧形化。
上述调整拉条的拉条部,至少在近尾端处具有结合机构,该结合机构可为任意易进难退的已知可调式滑行结机构,例如扣合式结合机构,槽合式结合机构。
上述的下固定片,其是和该调整拉条的尾端结合,其结合方式可为一体成形方式(例如图5所示)或异体结合方式,若为异体结合方式,其可为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诸如扣合、槽合等方式,例如以具有可和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结合的结合机构的固定片作为下固定片;该异体结合方式也可为例如单纯的套合方式(参见

图10A),其中该下固定片也可采用例如垫片(washer)作为下固定片直接套入调整拉条尾端。
上述上固定片的贯穿孔,其可位于上固定片任何位置,但以实质上近于中央位置为较佳,该贯穿孔的形状,易和该调整拉条的拉条部外形配合,但如该拉条部为矩形柱形,则该贯穿孔实质上易为矩形孔。
上述该贯穿孔上的结合机构其为能和该调整拉条上的结合机构互相配合的结合机构,例如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为平行槽孔,则贯穿孔的结合机构为能互相啮合的凸齿,或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为平行凸齿,而贯穿孔的结合机构为能和平行凸齿啮合的槽孔。当调整拉条为矩形柱形或方形柱形时,其结合机构以至少设在其中相对两平面为较佳,当然贯穿孔上的结合机构设在其相对位置。
上述该下固定片的形状可为配合颅骨形状的上凸曲面,也可为平面或下凹曲面。无论其为上凸或下凹曲面,均是微幅曲弧的曲面。
上述该上固定片的形状,可为下凹曲面,平面或上凸曲面,以上凸曲面为较佳。无论其为下凹或上凸曲面,均是微幅曲弧的曲面。
本发明所说的“下”或“尾端”,意指患者站立时朝地的方向,其相反方向为“上”或“顶部”。
必要时,上述上固定片及/或下固定片可具有强化结构,例如加设加强环及/或强化凸条;也可加设其他必要结构,例如在和颅骨接触的平面或曲面上,加设突起或粗化其接触部位(例如加粗化条纹),以加强其和颅骨的结合。
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材质可采用任意生物相容性的骨科材料,尤以使用生物可吸收的材质为较佳。
本发明利用易进难退的拉条装置,可简单且快速地达到术后颅骨固定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上固定片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上固定片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上固定片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上固定片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调整拉条和下固定片立体示意图。
图6A和6B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结合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结合完成并去除调整拉条多余部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A至8D为本发明颅骨术后固定装置的颅头固定程序示意图。
图9为图8A至8D所示程序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具体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调整拉条110.拉条部 120.平行槽孔130.尾端200.下固定片210.突起 300.上固定片310.贯穿孔320.凸齿330.加强环 340.强化凸条350.外缘接触面 500,550.颅骨 520.颅骨手术孔 510,560.缺口图1中,300为上固定片,310,320,330分别为其上的贯穿孔、凸齿、加强环,其成上凸曲面。
图2所示为上固定片300的下曲面,其中310,320,330定义同图1,340,350分别为其强化凸条和外缘接触面。
图3,图4中各标号定义同图1、图2。
图5中,100为调整拉条,110,120,130分别为其上的拉条部、平行槽孔、尾端,200为下固定片,210为其上的突起。其中调整拉条100和下固定片200是一体成形。
图6A,6B和图7中各标号定义同前述各图。
图6A中,以上固定片300的贯穿孔310套入调整拉条100的拉条部110,并向下压,当上固定片300的凸齿320和调整拉条的平行槽孔啮合时,由于凸齿320的下平面为斜面(参见图1和图4),配合平行槽孔120的下平面也为斜面(参见图5),形成“易进”(上固定片300下压进入容易)结合方式;而由于凸齿320的上平面为实质上和上固定片进退方向垂直的平面,配合平行槽孔上平面也为实质上和上固定片进退方向垂直的平面,因此形成“难出”(上固定片上压退出困难)结合方式。
图7是固定完成后的示意图,其中多余的拉条部部分已切除。
图8A至8D中,500为颅骨,550为手术中暂时切离的颅骨,510,560为切口,构成一小孔。图8A是切离的颅骨550未移开前示意图。图8B为切离的颅骨550移开后示意图,其中520为颅骨550移开后的手术切口。图8C为颅骨术后固定前,将图5所示的调整拉条和下固定片部分置于该缺口510处。图8D是将暂时移开的颅骨550放回原位,并将上固定片300套入下压至定位后的示意图。
图9中各标号定义同前,其中多余的拉条部110部分已被切除。一般而言,颅骨术后固定可装设例如三个固定装置,图8A,8B,8C,8D和图9仅标示其中一个,余此类推。再者,一般而言,图8A所示颅骨500和550间的切口,已足以容纳本发明的调整拉条,因此,即使没有缺口510,560,也可装设本发明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
图10A、10B中各标号定义同图6A、6B,但图10A、10B中,调整拉条100和下固定片200并非一体成形,而是简单的套合。其中图10A表示调整拉条100和下固定片200的套合方式,图10B表示上固定片300套在拉条部110后的态样。至于调整拉条和上固定片的结合方式同前述。
权利要求
1.一种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包含一调整拉条,其底端具结合机构;一下固定片,其是和该调整拉条底端结合;一上固定片,其具有一贯穿孔,用以穿过该调整拉条,并以贯穿孔上能和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互相配合的结合机构结合;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和该上固定片的结合机构构成一易进难退的可调式滑行结合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中该调整拉条和下固定片是一体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中该调整拉条的拉条部分实质上成圆柱形、矩形柱形或方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中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为平行槽孔,该上固定片的结合机构为凸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中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为平行槽孔,该上固定片的结合机构为凸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有关一种颅骨术后固定装置。其装置包括:一调整拉条,其底端具结合机构;一下固定片,其是和该调整拉条底端结合;一上固定片,其具有一贯穿孔,用以穿过该调整拉条,并以贯穿孔上能和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互相配合的结合机构结合;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拉条的结合机构和该上固定片的结合机构构成一易进难退的可调式滑行结合机构。本发明利用易进难退的拉条装置,可简单且快速地达到术后颅骨固定目的。
文档编号A61B17/56GK1305781SQ00100299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4日
发明者叶中权 申请人:叶中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