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用棉塞的给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48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理用棉塞的给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生理用棉塞插入阴道腔时使用的给料器。
在现有技术中,由外筒与用于将收容于外筒中的棉塞从外筒的前端开口部推出的棒构件构成的给料器已为众所周知;作为其外筒为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圆筒状构件的给料器也为众所周知。作为这种给料器的例子,在日专利特开昭55-155647号与特开昭55-155648号公报中被公开着。
前述现有技术中的给料器,当一边扩大阴道入口的括约肌一边将外筒导入阴道腔时,常常受到收缩的括约肌的作用而被推出来。如从给料器推出棉塞时成为这样,就不能使用棉塞与给料器了,就会将它们浪费掉。另外,即使不是这样,将外筒导入阴道腔有时也很费事。
因此,本发明之课题即在于确实可将给料器导入阴道腔。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作为本发明之前提的生理用棉塞的给料器具有外筒与棒构件。其中,外筒的前后两端有开口部;棒构件可滑动地插入前述后端开口部,可从后方推压收容于前述外筒的生理用棉塞,将其从前述前端开口部推出。
在该前提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外筒的外径有最大外径部,前述外径从前述前端向后依次变大在达到前述最大外径部后,再向后方依次变小;而且,前述最大外径部位于前述外筒全长的从前端起1/2以内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前述外筒,在前述最大外径的后方形成前述外筒的最小外径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外筒的前述最大外径部的直径为8~20mm;前述最小外径部的直径为前述最大外径部的直径的20%~70%。
在再一实施例中,前述外筒的前述最小外径部的后方的部分的外径形成得比该最小外径部的外径大。
在又一实施例中,前述棒构件的前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径形成得比这两端部间的外径还要大。
在又一实施例中,前述棒构件是前后端部有开口的圆筒状构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前述外简的前述最大外径部的后方,具有向与该外筒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的挠性。


图1是给料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形态之一例的与图2一样的图;图4是内筒的局部图,a~d表示了各种形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生理用棉塞的给料器。
图1、图2分别是给料器1的立体图和其II-II剖视图。给料器1具有外筒2与内筒3,外筒2中收容着生理用棉塞4,塞绳6从棉塞4的后端穿过内筒3向后方延伸。
外筒2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开口部7、8,前端开口部7为可开闭的多花瓣状部9所覆盖,而内筒3从后端开口部8向后方延伸出来。在这两开口部7、8之间,外筒2从前端开口部7朝向后端开口部8外径依次变大从而形成最大外径部11,在最大外径部11的后方依次变小形成最小外径部12,在最小外径部12之后再依次变大。
最大外径部11形成于外筒2全长中从前端起1/2以内的范围中,更好是形成于从前端起的1/8~1/2范围内。最大外径部11的外径没有特别规定,作为一例其尺寸可取为8~20mm范围。
最小外径部12形成于外筒2全长中的从后端起1/2范围内。最小直径部12的外径只要允许内筒3可滑动地插入即可,并没有什么特别限定,但最好处在最大外径部11的外径的20%~70%范围内。最小外径部12的后方的部分,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持在手中的给料器1不会从手中滑脱下来。
该外筒2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在前后端间内径有与外径几乎相同的变化。在包含有最大外径部11的外筒2的前方部分中收容着棉塞4;在包含有最小外径部12的后方部分插通着内筒3。
内筒3呈直线状,在其前后两端具有开口部16、17,前端开口部16的外径扩大成喇叭状,以便容易插进棉塞4的塞绳6,并且可以以大范围推压棉塞4的后端部。内筒3的后端开口部17及其近旁部分从外筒2的后端开口部8延伸出来。
棉塞4为众所周知的形式,用于拉出所使用的棉塞4的塞绳6穿过内筒3从内筒3的后端开口部17向后方延伸。棉塞4,如被内筒3从后方推压时,即推开外筒2的花瓣状部9出外筒2之外。
外筒2由柔软的有弹性的热塑性塑料形成,以便花瓣状部9弹性变形而使前端开口部7大大地张开。最好是外筒2的含有最小外径部12的后方部分具有挠性,其可向与外筒2的轴线C-C交叉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缓缓地弯曲。内筒3也由热塑性塑料形成,最好形态的内筒3具有可沿箭头A方向的挠性。内筒3的挠性比外筒2的挠性低,以利于棉塞4的推出操作。
这样构成的给料器1,当将其被导入阴道腔时,推压扩张阴道入口的括约肌。最大外径部11一通过括约肌,括约肌收缩,有防止处于导入过程中的给料器被从阴道腔推回去的作用。因此,如使用这种给料器,不会有像现有技术那样的给料器导入失败的情况。这样地导入了给料器1时,推压内筒3使棉塞4移入阴道腔内。由于棉塞4处于阴道腔深处,不会压迫阴道入口附近,故不会使使用者产生不适感。另外,给料器1的后方部分沿箭头A方向可缓缓地弯曲、具有挠性,由于这样的给料器1可对应于阴道腔内部形状变化进行变化,向阴道腔导入或从中取出都会很圆滑。另外,在阴道入口与阴道腔深部之间的阴道管的形状为弯曲形状,而给料器1的形状是直的,因此,导入阴道管的给料器1的后端区域径向强力偏压于阴道入口附近,往往使使用者甚至产生痛的感觉,但即使在这种状态情况下,由于外筒2的后端区域在比较大的范围为小直径,所以其偏压极小,可以防止前述现象发生,这一点在外筒2形成得较长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图3表示了本发明实施形态之一例的与图2一样的图。在该给料器1的外筒2上,从前端向后方外径依次变大从而形成最大外径部11;在最大外径部11的后方形成着具有大致一定的外径的部分15。在该给料器1中,在最大外径部11的前后的外径与图2的外径相比其变化激烈。在外筒2后端开口部8的周缘上形成凸缘21,可边在这里抵接手指边推压内筒3。但是,这种凸缘21对给料器1来说并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省去它实施本发明。如不需将棉塞4的塞绳6穿过内筒3,也可以将内筒3做成实心的棒状体。
图4是表示外筒2的后端开口部8近旁的局部图。在以内筒3推压棉塞4时,为了容易手持着外筒2,在开口部8的近旁,除了像图2那样加大外径,或像图3那样形成凸缘之外,也可以像图4a~c所示的那样,在外筒2的表面上形成防滑阶梯部22。另外,如图4d所示,也可以使凸缘21比开口部8更靠前方。关于内筒3,在想做成容易手持其后端开口部17近旁时,也可以像图4a~c所示那样,加大外径或设置防滑部。
本发明的给料器1的外筒,由于是从前端向后方外径依次变大形成最大外径之后,再变小地变化着,所以若最大外径部通过阴道入口的括约肌而导入阴道腔,其后,给料器就不会从阴道腔被推出。另外,如果最大外径部通过了该括约肌,而后压迫括约肌的是外筒中的小直径部分,因此,导入给料器时的阻力小,容易导入。如使用这样的给料器,将棉塞移入阴道腔中,能确实将棉塞纳入阴道腔深处,不会产生压迫阴道入口处而产生因使用棉塞引起的不适感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给料器,具有外筒与棒构件,其中,外筒的前后两端有开口部;棒构件可滑动地插入前述后端的开口部,可从后方推压收容于前述外筒中的生理用棉塞,可将其从前述前端开口部推出;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筒的外径有最大外径部,前述外径从前述前端向后方依次变大在达到了前述最大外径部之后,再向后方又依次变小;而且,前述最大外径部位于前述外筒全长的从前端起1/2以内的范围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筒在其前述最大外径部的后方形成前述外筒的最小外径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筒的前述最大外径部的直径为8~20mm;前述最小外径部的直径为前述最大外径部直径的20%~70%。
4.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筒的前述最小外径部的后方的部分的外径比该最小外径部的外径大。
5.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棒构件的前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径形成得比该两端部间的外径还要大。
6.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棒构件是其前后两端具有开口的圆筒状构件。
7.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记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筒,在前述最大外径部后方具有朝向与该外筒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的挠性。
全文摘要
一种确实可将生理用棉塞插入阴道腔的给料器。在给料器1的外筒2上形成最大外径部11。外筒2的外径从外筒2的前端向后方依次变大,到达最大外径部11后,再向后依次变小。最大外径部11位于外筒2全长的从前端起1/2以内的范围中。
文档编号A61F13/26GK1268343SQ0010532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1日
发明者菅文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