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493阅读:1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胸脾心痛的中药。
胸脾心痛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缺血型心脏病,胸脾心痛来源于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肾阳虚、寒凝心脉、痰浊闭阻、心阳不振都是胸脾心痛的临床表现,其部位在心,但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多再现为本虚。中医认为中老年形气渐衰、思虑过度、劳心劳神、损伤气血或未患胸痹、阳胸不振久延不愈,而致气血虚衰、气血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行迟滞、形成瘀血、心脉瘀阻出现胸脾心痛之症。西医治疗此病只能维持现状,当时缓解,但不能根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中药,可根治,不反弹,有效率达97%以上。
本发明的配方及配比是由降香15克、丹参20克、生卜黄15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戈根30克、瓜葵20克、泻白20克、三七5克、檀香1 0克、王不留行15克、党参20克、黄连10克、虻虫5克、半下9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毛冬青30克、甘草20克组成。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中药在热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在容器中加水熬煮,水以超过中药2cm为准,沸腾后中火继续熬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配制成本发明中药冠心一剂宁。
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入龟板胶、鹿角胶、阿胶各10克,可治疗缺血型心脏病。制备方法是,将原配方加入龟板胶、鹿角胶、阿胶各10克,经热水浸泡30分钟,然后放在容器中加水熬煮,水以超过中药2cm为准,沸腾后中火继续熬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为治疗缺血型心脏病的中药。
如患有高血压病者,可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入夏枯草10克、白芍20克,效果更好。
本发明中药冠心一剂宁,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禁一切辣物,一剂稳心止痛。轻者3-5剂祛根,重者6-8剂祛根,不反弹。本发明也可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每次服用3-5粒,一日二次,轻者30天痊愈,重者45天痊愈。
本发明具有调畅气机、疏肝理气、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的功效,本发明冠心一剂宁经三十多年临床观察900例年龄在36-67岁的中老年患者,经服用本发明痊愈871例,好转2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7%以上。
权利要求
1.冠心一剂宁,其特征在于由降香15克、丹参20克、生卜黄15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戈根30克、瓜葵20克、泻白20克、三七5克、檀香10克、王不留行15克、党参20克、黄连10克、虻虫5克、半下9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毛冬青30克、甘草20克组成,将上述中药在热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在容器中加水熬煮,沸腾后中火继续熬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配制成本发明中药冠心一剂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心一剂宁,其特征在于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入龟板胶、鹿角胶、阿胶各10克,经浸泡、熬煮、过滤可配制成治疗缺血型心脏病的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及缺血型心脏病的中药,由降香、丹参、生卜黄、赤芍、川芎、戈根、瓜萎、泻白、三七、檀香、王不留行、党参、黄连、虻虫、半夏、枳壳、元胡、郁金、香附、毛冬青、甘草等组成,将上述中药在热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在容器中加水熬煮,沸腾后中火继续熬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为本发明中药冠心一剂宁,有效率97%以上。
文档编号A61P9/00GK1309991SQ0012320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日
发明者郑国芃 申请人:郑国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