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下垂悬带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02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睑下垂悬带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临床手术器械,主要提出一种睑下垂悬带牵引器。
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各类瓣膜悬吊术主要是用组织钳从眉弓处切口向睑沿切口作隧道式钝性分离,将悬带由隧道引出固定于眉弓切口下的骨膜上。实践中因钳体粗大,需分离的隧道较长,操作中造成的损伤也较大,极易引起出血和组织水肿,影响术中矫正结果的观察和术后恢复,增加操作难度。此外因手术暴露时间较长使伤口易受感染,增加了瘢痕形成影响疗效和外观。用钳体分离组织时常因损伤了动脉血管需止血而中止手术,给患者造成了紧张因素从而又加重出血,有时因隧道过长常需从两端分离,若分离隧道不能相互吻合则需重新分离,会造成不必要的组织重复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睑下垂悬带牵引器,从而解决现有手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包括有穿引板和手持柄,穿引板前端为弧形的钝缘结构,穿引板上开置有平行于板体的条孔状牵引孔,手持柄的尾端为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牵引器的操作过程常规消毒后,在病眼上睑口皱襞处作2个0.5cm切口,在眉弓上缘附近作3个0.5cm切口,均深达肌层,压迫出血。取牵引器自眉弓切口向下牵引皮肤向上睑切口处穿出至露出牵引孔,将悬带穿入牵引孔中,沿原路退出牵引器,固定悬带上、下端分别于眉弓切口下骨膜及睑板上,同此法作“W”形悬带牵引、固定,术毕后包扎术眼。
本实用新型因其体积小且为薄片状,平骨流畅而很容易从眼睑组织中穿过,其钝缘设计使其对组织血管的损伤较小,牵引孔与外界相通可保证空气进出,减少创伤内负压,便于牵引器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悬带牵引器可克服现有手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
实施例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穿引板4和手持柄2,穿引板4前端为弧形的钝缘结构,穿引板4上开置有平行于板体的条孔状牵引孔5,其内缘平滑。手持柄2为圆柱状,尾端为球体结构,手持柄上开置有防滑条纹3。
权利要求1.一种睑下垂悬带牵引器,其特征是包括有穿引板(4)和手持柄(2),穿引板(4)前端为弧形的钝缘结构,穿引板(4)上开置有平行于板体的条孔状牵引孔(5),手持柄(2)的尾端(1)为球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临床手术器械。其主要包括有穿引板和手持柄,穿引板前端为弧形的钝缘结构,中部开置有条孔状牵引孔,手持柄的尾端为球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悬带牵引器可克服现有睑下垂矫正术所存在的缺陷,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F9/007GK2402307SQ0021307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4日
发明者阎维雁, 李玉茹 申请人:阎维雁, 李玉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