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恒温浴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70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恒温浴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人们洗浴脚的装置。
用热水洗脚可解除疲劳,强身健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通常人们将盆中注入热水洗脚,其水温不能自动调节。刚开始水很烫,脚下不去。等到水温适中时,水温又急剧下降。这样不得不再加热水,致使水温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高温与低温相差15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恒温浴脚器,它能根据需要使水保持恒温。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浴脚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连接保温层,保温层中间置容器,容器中置测温传感器,外壳底部连接加热器,端部连接调节仪,调节仪的端子A通过测温传感器接端子B和端子C,加热器一端接端子I和电源中线,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接电源相线,双向可控硅控制极接端子G,端子F和端子H接电源相线。
所述的容器内置有活动隔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仪对水温进行自动调节,能使水温保持恒定,不必经常加热水,使用非常方便。其结构简单。适于人们作为洗脚装置使用,特别适用于老弱病残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
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
图1的电路图。图中1.外壳、2.容器、3.测温传感器、4.开关、5.指示灯、6.指示灯、7.调节仪、8.数码显示、9.活动隔层、10.溢流管、11.保温层、12.加热器、13.漏水孔、14.双向可控硅、15.三孔插座。

图1中,外壳1内连接保温层11,保温层11中间置容器2,容器2中置活动隔层9和测温传感器3。活动隔层9上均布圆孔。活动隔层9可避免脚直接接触过热的容器2底部。外壳1底部连接加热器12,外壳1的端部连接调节仪7。调节仪7的端子A通过测温传感器3接端子B和端子C,加热器12一端接端子I和电源中线N,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14接电源相线U,双向可控硅14的控制极接端子G,端子F和端子H接电源相线U。外壳1为高强度耐高温塑料。开关4为带漏电保护的电源开关LD-20A。双向可控硅14为5A500V。加热器12为800W220V。测温传感器3为热电阻0~100度。调节仪7为数字显示式XMT-162,可市场购得。
使用时,将水注入容器2内,拨动调节仪7上的三位数拨轮设定所需温度值。接通电源,当实际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时,调节仪7上的指示灯5亮,双向可控硅14导通,加热器12上的电压为供电电压的90%以上,温度上升。当水温达设定值时,加热电压逐渐下降,此时指示灯5和指示灯6周期变换,双向可控硅14断续输出,直到降到5%以下,指示灯5亮。由于调节仪7是采用改变加热功率来改变温度的,所以当散热功率和加热功率平衡时,温度可稳定在设定温度值上,水温处于恒温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恒温浴脚器,其特征是该浴脚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连接保温层,保温层中间置容器,容器中置测温传感器,外壳底部连接加热器,外壳的端部连接调节仪,调节仪的端子A通过测温传感器接端子B和端子C,加热器一端接端子I和电源中线,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接电源相线,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端子G,端子F和端子H接电源相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温浴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容器内置有活动隔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恒温浴脚器,该浴脚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连接保温层,保温层中间置容器,容器中置测温传感器,外壳底部连接加热器,外壳的端部连接调节仪,调节仪的端子A通过测温传感器接端子B和端子C,加热器一端接端子I和电源中线,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接电源相线,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端子G,端子F和端子H接电源相线。能使水温保持恒定,不必经常加热水,使用非常方便。其结构简单。适于人们作为洗脚装置使用,特别适用于老弱病残者。
文档编号A61H33/00GK2411749SQ0021968
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6日
发明者刘炳清 申请人:刘炳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