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86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人体血压用的血压计,特别是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
目前,医生使用的传统血压计的充放气构件包括充气囊和旋转式气体阀门,旋扭式气体阀门位于充气囊前方。使用时,必须进行以下步骤(1)充气前须拧紧阀门;(2)听诊前须缓慢拧松阀门;(3)听诊后须完全拧开阀门。操作程序比较烦琐,使用起来也不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以解决现有血压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包括橡胶气囊、上、下压板、弹簧、血压计导气管;所述上、下压板的一侧均连有钳头,钳头的两侧均连有弹簧固定片,并通过铰销活连接;橡胶气囊位于上、下压板之间,其前方设有橡胶气囊导气管,后方设有由锥形阀体和活塞球构成的活塞阀门,其中锥形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血压计导气管穿过上、下压板连接的钳头之间形成的钳口;并通过T形管与橡胶气囊前方的橡胶气囊导气管相连通;弹簧安装在所述血压计钳头两侧的弹簧固定片上,并将上、下压板的钳头收拢在一起,以夹紧血压计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静止状态下,由于弹簧的作用,血压计导气管被上、下压板上的钳头夹紧所阻断,当用手指快速压放上、下压板时,橡胶气囊也被快压快放,橡胶气囊内压急聚增高,同时,上、下压板上连接的钳头张开,血压计导气管自动开放,血压计即被充气。当缓慢按压上、下压板时,由于气囊内压增高不明显且钳头张开,血压计导气管自动开放,血压计即被放气,当放气的时候,由于橡胶气囊内的压力低,活塞阀门内的活塞球不会堵塞进气口,这样橡胶气囊内的气体就会被排出气囊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述的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包括橡胶气囊1、上、下压板2、3、弹簧5、6、血压计导气管7;所述上、下压板2、3的一侧通过连接件8、9均连有钳头10、11,钳头10、11的两侧均连有弹簧固定片12、13、14、15,连接件8、9通过铰销16活连接;上、下压板为矩形结构;橡胶气囊1为箱形结构,位于上、下压板2、3之间,在橡胶气囊1的前方设有橡胶气囊导气管17、18,后方设有由锥形阀体19和活塞球20构成的活塞阀门,其中锥形阀体19上设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其锥形夹角30 °-60 °,血压计导气管7穿过上、下压板2、3连接的钳头10、11之间形成的钳口23;并通过T形管24与橡胶气囊1前方的橡胶气囊导气管17、18相连通;弹簧5、6安装在所述钳头10、11两侧的弹簧固定片12、13、14、15上,并将上、下压板2、3的钳头10、11收拢在一起,以夹紧血压计导气管7。
权利要求1.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其特征包括橡胶气囊(1)、上、下压板(2)、(3)、弹簧(5)、(6)、血压计导气管(7);所述上、下压板(2)、(3)的一侧均连有钳头(10)、(11),钳头(10)、(11)的两侧均连有弹簧固定片(12)、(13)、(14)、(15),并通过铰销(16)活连接;橡胶气囊(1)位于上、下压板(2)、(3)之间,其前方设有橡胶气囊导气管(17)、(18),后方设有由锥形阀体(19)和活塞球(20)构成的活塞阀门,其中锥形阀体(19)上设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血压计导气管(7)穿过上、下压板(2)、(3)连接的钳头(10)、(11)之间形成的钳口(23);并通过T形管(24)与橡胶气囊(1)前方的橡胶气囊导气管(17)、(18)相连通;弹簧(5)、(6)安装在所述钳头(10)、(11)两侧的弹簧固定片(12)、(13)、(14)、(15)上,并将上、下压板(2)、(3)的钳头(10)、(11)收拢在一起,以夹紧血压计导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便式放气囊的血压计,其特征是所述锥形阀体(19)的锥角为30 °-60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含便式充放气囊的血压计,包括橡胶气囊、上、下压板、弹簧、血压计导气管;所述上、下压板的一侧均连有钳头,钳头的两侧均连有弹簧固定片,并通铰销活连接;橡胶气囊位于上、下压板之间,其前方设有橡胶气囊导气管,后方设有由锥形阀体和活塞球构成的活塞阀门,其中锥形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血压计导气管穿过上、下压板连接的钳头之间形成的钳口;并通过T形管与橡胶气囊前方的橡胶气囊导气管相连通;弹簧安装在所述钳头两侧的弹簧固定片上,并将上、下压板的钳头收拢在一起,以夹紧血压计导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5/021GK2427169SQ0022432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9日
发明者谭健苗 申请人:谭健苗, 张丽君, 杨永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