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284阅读:20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
目前临床使用的一种男性假性导尿管,不好固定,由于其包绕皮肤,病人均有不适、过敏、外尿道口无法清洁等诸多不便。而女性假性导尿管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专利号为86207417的“多功能女性假性导尿袋装置”,需用一充气后的气襄环密封外阴,尿液则由排尿管排出。气襄环会对局部组织形成压迫,使其影响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携带不方便,至今临床尚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男女性尿失禁病人均适用的通用型假性导尿袋。
本实用新型由接尿垫、接尿袋及系带组成。接尿垫包括上接尿垫和下接尿垫。下接尿垫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防止尿液倒流的软垫。上接尿垫内嵌有一软管,软管底部开口位于与接尿袋接合部。
为防止尿液渗漏,在上接尿底部边沿设有防渗漏圈。
本实用新型可供卧床病人使用,使用时不影响翻身,不渗漏,不污染衣物,而产伤尿漏病人使用时,不影响行走和劳动,无异味,方便拆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接尿垫1、接尿袋2及系带3组成。接尿垫1包括上接尿垫1a和下接尿垫1b。上接尿垫1a和下接尿垫1b上均设有系带穿孔8,下接尿垫(1b)底部外围设有防渗漏圈7。接尿袋2连接于接尿垫1底部,接尿袋2底部接有排尿管6。下接尿垫1b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防止尿液倒流的软垫4。软垫4呈类三角形,最佳高度为1.5∽3厘米,底边长度为4∽7厘米。接尿垫1a内嵌有一软管5,软管5上端设有盖帽,底部设有位于接尿垫1与接尿袋2接合部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防渗漏圈,与皮肤相容性好,且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由于其接尿袋为可折叠襄状袋,具有体积小,可携带,不影响行走和外观的优点。同时其系带可调节,亦可采用弹性系带,具有舒适随意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由接尿垫(1)、接尿袋(2)及系带(3)组成,接尿垫(1)包括上接尿垫(1a)和下接尿垫(1b),接尿袋(2)连接于接尿垫(1)底部,接尿袋(2)底部接有排尿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其待征在于下接尿垫(1b)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防止尿液倒流的软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上接尿垫(1a)内嵌有一软管(5),软管(5)底部开口位于接尿垫(1)与接尿袋(2)间的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下接尿垫(1b)外围设有防渗漏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接尿袋(2)为折叠式襄状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失禁病人假性尿袋,其待征在于软垫(4)为类三角形,最佳高度为1.5∽3厘米,底边长度为4∽7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失禁病人假性导尿袋,由接尿垫、接尿袋及系带组成。接尿垫包括上接尿垫和下接尿垫。下接尿垫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防止尿液倒流的软垫。上接尿垫内嵌有一软管,以便于冲洗。本实用新型可供卧床病人使用,使用时不影响翻身,不渗漏,不污染衣物,而产伤尿漏病人使用时,不影响行走和劳动,无异味,方便拆洗。本实用新型与皮肤相容性好,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5/451GK2430136SQ0023507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7日
发明者钱冬梅, 杨建英 申请人:钱冬梅, 杨建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