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65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尤其是一种供人体取暖的双温控电热袋。
目前,公知的电取暖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圆形铁壳电热饼,这种电热饼是通过电热丝把内部的液体加热来引起电热饼表面温度升高而达到取暖的目的,但由于其金属表面硬,故手感不适,且升温慢、耗电以及安全可靠性较差;另一种是电取暖袋,这种电取暖袋虽优于电热饼,但因其采用单只温控器来控制温度,在实际使用当中由于其采温点只有袋身下部一个,加热时,因冷热水温比重的差异而使置于下部的温控器感应不到上端的水温,尤其是当温控器失灵时使温度失控而造成袋身胀破,另外其导线没有密封装置,长期浸泡在液体中容易老化,影响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袋,它不仅升温快、省电,而且还具有双温控功能,使用安全、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它主要由袋身和加热装置组成。袋身采用塑料与纤维制成,在该袋身的一面设置有三脚插座及三脚插头、加液口。三脚插座外壳内设有温控器由导线经导线密封管内连接另一只温控器和电极,该温控器和电极置于电极座内,由密封垫密封后再由电极座外壳及盖固定,从而实现双层保护,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垫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袋身,2.加液口,3.三脚插座,4.三脚插座外壳,5.温控器,6.导线密封管,7.电极座外壳盖,8.电极座外壳,9.电极座,10.温控器,11.电极,12.密封垫,13.导线,14.三脚插头,15.发光二极管,16.电阻,17.储能致热液。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袋身1、三脚插座3、三脚插座外壳4、导线密封管6、电极座外壳8、电极座9及电极11组成,三脚插座外壳4与袋身1胶粘相接,电极11置于电极座9内通过导线13与三脚插座3相接;袋身1采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与纤维制成;电极座9与密封垫12胶合后置于电极座外壳8内由电极座外壳盖7封闭;为控制最佳温度和保证使用安全,在三脚插座外壳4、电极座9内设有温控器5和温控器10,并分别与电极11和三脚插座3相连;为防止导线长期浸泡在液体中而老化,在导线13外设置有导线密封管6,该导线密封管6的一头与三脚插座外壳4胶合并折弯90度,另一头穿过电极座外壳盖7后与密封垫12胶合;当袋身1内的储能致热液17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在温控器的作用下,会自动切断电源,使液体停止加热,为显示加热过程,在三脚插头14上设有红、绿发光二极管15,同时还设有电阻16,;加液口2设在三脚插座外壳4上。
所述储能致热液17是以超纯水为基液,加入适当比例的盐类化合物。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袋,它由袋身(1)、三脚插座(3)、三脚插座外壳(4)、电极座外壳(8)、电极座(9)及电极(1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三脚插座外壳(4)内设置有温控器(5),所述温控器(5)由导线(13)通过折弯90度的导线密封管内壁连接设在电极座(9)内的另一只温控器(10),并分别与电极(11)和三脚插座(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密封管(6)的一头与三脚插座外壳(4)胶合,另一头穿过电极座外壳盖(7)后与密封垫(12)胶合。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袋,它主要由袋身和加热装置组成,袋身采用塑料与纤维制成。在该袋身的一面设置有三脚插座及三脚插头、加液口,三脚插座外壳内设有温控器由导线经导线密封管内连接另一只温控器和电极,该温控器和电极置于电极座内,由密封垫密封后再由电极座外壳及盖固定,从而实现双层保护,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F7/00GK2462890SQ0024972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耀文 申请人:陈耀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