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56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属医疗器械类。
在医疗工作中,经静脉输液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而且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同时输注多种液体和药物。此时,一条输液通路显然不够,临床上普遍使用一种三向连通器(简称三通)来解决这一种问题。但一个三通只能增加一条输液和给药通路,所以常需要同时使用两三个才能满足需要,连接固定,操作和护理都比较麻烦,花费也高。而且老式三通不具备传统肝素帽的功能,不能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封闭留置导管等,进行这些操作,都要断开输液通路,不但麻烦,而且增加细菌污染侵入血液的机会,显然这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十分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多向连通器。在不明显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使老式的三通扩展为四通,五通乃至六通,同时兼具传统肝素帽的功能,从而使临床多通路输液给药的连接固定,操作和护理更为简便,并可以直接注射给药,采血以及封闭留置导管等,减少细菌污染侵入血液的机会,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多向连通器与老式三通相比,主体结构仍由阀座和阀芯两部分组成。阀座上有供液体流入流出与血管穿刺针和其他输液器连接的标准螺纹接头,其圆柱状内表面与阀芯表面紧密配合,下端可以封闭也可以开放。为使阀芯不易脱出并防止漏液,阀芯与阀座配合处的上或和下端(阀座下端开放时)有相互配合的微小环状凸起和凹槽。阀芯可以自由转动,其上也有供液体流入流出的孔道,通过旋转可以与阀座上的孔道同时或分别相通及断开,从而控制多条输液通路的连通与断开。对应每个小孔的位置在阀芯上端均有箭头以指示旋转方向,而且在环状凸起上方还各有一个凹槽,当其转至阀座接静脉端(即带有螺纹帽的一端)时,可与其处的一个小凸起相配合,以示旋转到位。考虑临床的不同需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种结构。第一种将阀芯改为中空式,呈圆筒状,下端封闭,上端履盖一定厚度的橡胶帽,并固定密封,形成传统肝素帽的结构,既可通过静脉穿刺针穿刺橡胶帽的方式增加输液通路,又使普通三通具备了肝素帽的功能,可以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封闭留置导管等。阀芯侧壁同一水平面上,180°范围内,间隔90°共有三个小孔,并与阀座侧壁上的三个小孔相对应,可以同时相通,构成完整的液体流通孔道,与这三个小孔同一水平面,在避开与它们间隔90°和180°的位置,还开有一个小孔,当阀芯旋转,使这个小孔与阀座上接静脉端的小孔相通时,就可以实现经橡胶帽的单向注射给药或输液,不会同时与其他两条通路相通,注射时不会出现液体倒流现象。当阀芯上三个间隔90°的小孔与阀座上的三个小孔全部相通时,多向连通器就处于全通状态,所有通路可以同时进行输液和给药。第二种多向连通器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通路。即在阀座封闭的底面上开一扇形孔,通过其再连接一个标准螺纹接头。此时阀座与阀芯的柱状侧壁与底面均紧密配合,阀座底面扇形孔在一定角度上可通过阀芯底面上一个较小的扇形孔与阀芯的中空腔相通。阀芯侧壁上的小孔也增加到五个,其中三个仍是间隔90°的小孔,可同时与阀座上间隔90°的三个小孔相通。此时,底面上的两个扇形孔也保持通畅,多向连通器处于全通状态,所有通路可以同时进行输液。当阀芯旋转一定角度,侧壁上的另外两个小孔之一与阀座接静脉端的小孔相通时,底面的两个扇形孔仍保持相通,而此时,其他四个孔均不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即可实现经扇形孔这条通路的单通输液。阀芯继续旋转,阀芯上剩下的一个小孔与阀座静脉端相通时,包括底面的扇形孔在内阀芯上其他所有的小孔均不再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即可实现经橡胶帽这条通路的单通输液。需要说明的是,阀芯侧壁上除三个间隔90°的小孔之外的两个小孔位置应避开与这三个孔间隔90°及180°的位置,且这两个小孔之间的间隔夹角亦应避免90°和180°,而且当其中之一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时,其他四个小孔均不与阀座上的三个小孔相通。另外为了避免较大的连通器直接固定在血管穿刺部位皮肤上可能带来的不便,也为了操作护理的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条延长管,用于连接静脉穿刺针和连通器,其上还带有一个管路夹,用于临时阻断输液。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向连通器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两种不同的结构单独或配合使用。第一种可以提供肝素帽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用静脉输液针穿刺橡胶帽的方式增加一至两条输液通路;第二种连通器则可比第一种更多增加一条通路。延长管则是配合连通器使用,使较大的连通器可以离开静脉穿刺部位,便于固定和操作,配备的管路夹可以在更换连通器时临时阻断静脉通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向连通器的优点是1.使老式三通同时具备了传统肝素帽的功能。将老式三通的阀芯设计成中空的,巧妙地改装成一个传统肝素帽的结构。这就使得新的连通器具备了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封闭留置导管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用静脉输液针穿刺橡胶帽的方式增加输液通路。2.使老式三通可以变成四通,五通乃至六通。第一种结构的新型连通器至少可以通过穿刺橡胶帽增加一到两条输液通路;第二种则可以更多增加一条通路。而且新连通器增加通路的同时,仍能实现全通状态和每条通路单通状态的转换。3.操作简便,容易护理,减少输液过程中细菌污染侵入血液的机会。一个新型连通器至少可以替代两三个老式三通和一个肝素帽的功能,这就避免了同时使用多个三通和肝素帽连接和固定的麻烦,延长管的使用也使得操作和护理更加方便,尤其是减少了连接环节,给药采血时不必断开输液通路,就减少了细菌污染侵入血液的机会。4.经济实用,减少医疗开支。新型连通器的制造成本并不明显增加,能替代多个老式三通和肝素帽,显然可以降低医疗开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种多向连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二种多向连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延长管和管路夹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的实施方式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
图1所示的多向连通器,由阀芯6和阀座7两部分组成。阀芯下端插入阀座,两者柱形侧壁紧密配合,其上的微小环状凸起8和凹陷9也紧密配合,防止阀芯脱出与漏液。阀座主体通过三个小孔10与三个标准输液接头相通,接头上分别铸有数字1、2、3。阀座上的三个小孔与阀芯侧壁上的四个小孔11在同一平面上。通过阀芯的旋转可以控制阀芯与阀座上各个小孔的通断。阀芯上的四个小孔与其中空的内腔12相通,12的上端覆盖有一定厚度的橡胶帽13,并被卡环14压紧密封,形成肝素帽的结构。阀芯上端有四个凸起15,其上分别铸有箭头16和数字1、2、3、4,它们分别指示了阀芯上四个小孔的方向和位置。对应每个小孔和箭头的位置,在阀芯側壁上各有一个凹槽如17,随阀芯旋转它们可以和阀座静脉端内側壁上的一个小凸起18相配合,以示接通静脉端即接头1。连通器在使用时,阀座的接头2、3可以利用快速螺纹19和/或自锁锥度的内腔20与各种输液器或输液泵管连接,接头1则可通过螺纹帽21与静脉穿刺针尾连接,构成完整的输液通路。同时还可以用静脉穿刺针穿刺橡胶帽13,然后连接输液器可增加输液通路一至两条,也可以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用肝素封闭留置导管。当阀芯上箭头1指向阀座上接头1方向时,连通器处于全通状态,来自各条通路的液体可同时经接头1输入静脉;当箭头2、3、4分别指向接头1时就可以分别实现来自接头2、3和橡胶帽通路的液体和药物的单独输注。连通器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延长管再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即接头1与延长管一端接头22连接,另一端接头23与静脉穿刺针连接,此时连通器可远离静脉穿刺部位便于操作,管路夹24用于临时阻断输液通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多向连通器,与实施例1的结构近似,仍由阀芯和阀座两部分组成。不同的是阀芯側壁上的小孔增加到五个,以五个分别铸有数字1、2、3、4、5的箭头指示方向和位置;封闭的阀芯下端25开有一个扇形小孔26并与阀座底面27紧密配合,在一定角度内扇形小孔26可以和阀座底面27上一个较大的扇形孔28相通;阀座下端增加了一个标准输液接头29,通过扇形孔28与阀座主体相通,接头上铸有数字5。使用方式和实施例1相似,当阀芯上箭头1指向阀座上接头1时,连通器处于全通状态,来自各条通路的液体和药物均可同时输注;当箭头2、3、4、5分别指向接头1时,此时它们对应的小孔单独与接头1相通,就可相应实现接头2、3、橡胶帽和接头5等通路的单独输液和给药。同样,这种连通器也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连接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向连通器设计为一次性使用,其结构,所用材料,外观和颜色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使用的要求作相应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主要由阀座和阀芯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阀座上有供液体流入流出与血管穿刺针和其他输液器或输液泵管连接的标准螺纹接头,其圆柱状内表面与阀芯表面紧密配合,下端可以封闭也可以开放;阀芯与阀座配合处的上或和下端(阀座下端开放时)有相互配合的微小环状凸起和凹槽;阀芯可以自由转动,其上也有供液体流入流出的孔道,通过旋转可以与阀座上的孔道同时或分别相通及断开,从而控制多条输液通路的连通与断开;对应每个小孔的位置在阀芯上端均有箭头以指示旋转方向,而且在环状凸起上方还各有一个凹槽,当其转至阀座接静脉端(即带有螺纹帽的一端)时,可与其处的一个小凸起相配合,以示旋转到位;与老式三向连通器最大的不同是将阀芯改为中空式,呈圆筒状,下端封闭,上端履盖一定厚度的橡胶帽,并固定密封,形成传统肝素帽的结构,既可通过静脉穿刺针穿刺橡胶帽的方式增加输液通路,可以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封闭留置导管等;阀芯侧壁同一水平面上,180°范围内,间隔90°共有三个小孔,并与阀座侧壁上的三个小孔相对应,可以同时相通,构成完整的液体流通孔道,与这三个小孔同一水平面,在避开与它们间隔90°和180°的位置,还开有一个小孔,当阀芯旋转,使这个小孔与阀座上接静脉端的小孔相通时,就可以实现经橡胶帽的单向注射给药或输液,不会同时与其他两条通路相通,注射时不会出现液体倒流现象;当阀芯上三个间隔90°的小孔与阀座上的三个小孔全部相通时,多向连通器就处于全通状态,所有通路可以同时进行输液和给药;连通器可以通过一条延长管连接静脉穿刺针,延长管上还带有一个管路夹,用于临时阻断输液。
2.一种新型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主要由阀座和阀芯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和使用方式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连通器相似,其特征是阀座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连通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通路,即在阀座封闭的底面上开一扇形孔,通过其再连接一个标准螺纹接头;此时阀座与阀芯的柱状侧壁与底面均紧密配合,阀座底面扇形孔在一定角度上可通过阀芯底面上一个较小的扇形孔与阀芯的中空腔相通;阀芯侧壁上的小孔也增加到五个,其中三个仍是间隔90°的小孔,可同时与阀座上间隔90°的三个小孔相通,此时,底面上的两个扇形孔也保持通畅,多向连通器处于全通状态,所有通路可以同时进行输液;当阀芯旋转一定角度,侧壁上的另外两个小孔之一与阀座接静脉端的小孔相通时,底面的两个扇形孔仍保持相通,而此时,其他四个孔均不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即可实现经扇形孔这条通路的单通输液;阀芯继续旋转,阀芯上剩下的一个小孔与阀座静脉端相通时,包括底面的扇形孔在内阀芯上其他所有的小孔均不再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即可实现经橡胶帽这条通路的单通输液;阀芯侧壁上除三个间隔90°的小孔之外的两个小孔位置应避开与这三个孔间隔90°及180°的位置,且这两个小孔之间的间隔夹角亦应避免90°和180°,而且当其中之一与阀座上的小孔相通时,其他四个小孔均不与阀座上的三个小孔相通;连通器也可以通过一条延长管连接静脉穿刺针,延长管上带有一个管路夹,用于临时阻断输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多向连通器,属于医疗器械。与目前使用的三向连通器(简称三通)相比,创新的结构,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三通变为四通,五通乃至六通。临床需要多通路输液时,不必再同时使用多个三通,减少连接固定的麻烦。而且它还兼具肝素帽的功能,可以不断开输液通路直接注射给药,采血和封闭留置导管。如此临床多通路输液的操作护理大为方便,尤其重要的是可减少细菌污染入血的机会,还可节约费用。
文档编号A61M39/00GK2488539SQ0025104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强 申请人: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