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锤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6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锤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及医疗器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肌老损引起的腰酸背痛成为人们的病痛之一,医治上述病痛一般采用按摩或他人对病人的背部锤击,这种医治费用较高,医疗时往往影响工作。在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医疗器械中,一种自身保健电动扣击器(申请号87206443U)由驱动手柄和扣击手两部分组成,它由电动机带动凸轮与弹性零件相配合,驱动扣头击头上下动作,用以健身治病,但这种扣击器扣头过小,力度不大,对人们背部的腰肌老损不能起到健身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动锤背机。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它的固定座为固定底板及纵向移动板;机架固定安装在纵向移动板上,其中部装有传动机构座,上部装有弹簧止动短杆;锤击运转机构由联接横杆、拉杆、弹簧杆及仿生锤击手构成,联接横杆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端,另一端有仿生锤击手相联接,弹簧杆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止动短杆上,另一端穿过联接横杆,拉杆的一端固定在联接横杆上,另一端穿过弹簧止动短杆;传动机构与锤击动转机构的联接为联杆与拉杆的联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动传动机构时处于联接横杆末端的仿生锤击手上下往复运动可对人体背部实施锤击,纵向移动板的移动可实现人体背部的全面锤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促进人体背部的血液循环,对腰肌老损的治疗有着很好的疗效。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意图;图2为仿生锤击手结构意图。
结合
图1,电动锤背机,它由底座、机架5、传动机构7及锤击运转机构组成。底座由固定底板10及纵向移动板9构成,固定底板10设凹槽,可保证纵向移动板在凹槽决定的方向内移动。机架5固定在纵向移动板9上,它的中部装有传动机构座8,上部装有弹簧止动短杆6。锤击运转机构由联接横杆2、拉杆3、弹簧杆4及仿生锤击手1构成;联接横杆2的一端铰接在机架5的上端,另一端有仿生锤击手1相联接;拉杆3的一端固定在联接横杆2上,另一端穿过弹簧止动短杆6;弹簧杆4一端固定在弹簧止动短杆6上,另一端穿过联接横杆2,弹簧杆4设有弹簧。传动机构7安装在传动机构座8上,它以微型电机为基础,采用公知的电子技术制作,其转速控制在每分钟30-130转之间。传动机构7与锤击运转机构的联接为联杆11与拉杆3的联接。仿生锤击手1的结构参照图2所示,它由仿生手支架12及弹性球13构成,弹性球13通过其设有的弹簧均匀分布固定在仿生手支架12下部内侧;仿生手支架12上部的联接杆上设有高度调节槽,通过螺栓实现仿生锤击手1与联接横杆2的联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传动机构7运转,驱动联杆11带动拉杆3使处于联接横杆2末端的仿生锤击手作上下往复运动,加上纵向移动板9移动,可实现本机对人体背部的全面锤击。
权利要求1.电动锤背机由固定座、机架、传动机构(7)、锤击运转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固定座为固定底板(10)及纵向移动板(9);b、所述的机架(5)固定安装在纵向移动板(9)上,其中部装有传动机构座(8),上部装有弹簧止动短杆(6);c、所述的锤击运转机构由联接横杆(2)、拉杆(3)、弹簧杆(4)及仿生锤击手(1)构成,联接横杆(2)的一端铰接在机架(5)上端,另一端有仿生锤击手(1)相联接,弹簧杆(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止动短杆(6)上,另一端穿过联接横杆(2),拉杆(3)的一端固定在联接横杆(2)上,另一端穿过弹簧止动短杆(6);d、所述的传动机构(7)与锤击运转机构的联接为联杆(11)与拉杆(3)的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锤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仿生锤击手(1)由仿生手支架(12)、弹性球(13)构成,弹性球(13)通过其设有的弹簧均匀分布固定在仿生手支架(12)下部内侧。
专利摘要电动锤背机,它的固定座为固定底板及纵向移动板;它的机架固定在纵向移动板上,并装有传动机构座及弹簧止动短杆;它的锤击运转机构由联接横杆、拉杆、弹簧杆及仿生锤击手构成,传动机构通过联杆与锤击运转机构的拉杆相联接;本机的使用可实现对人体背部的全面锤击,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对腰肌老损引起的腰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H23/02GK2453884SQ0026836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7日
发明者鲁传龙 申请人:鲁传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