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窦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84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窦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药物。
鼻窦与鼻腔相通,如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治疗十分困难,患者常会头疼、全身不适,严重者会引发眼眶内和颅内并发症,危及生命。现有治疗鼻窦炎的方法,一般采用鼻窦穿刺、激光等手段,患者感觉十分痛苦,且治疗过程长,易再犯,炎症难以根除。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静脉输液方式治疗鼻窦炎的药物,以无疼快速治疗鼻窦炎。
本发明治疗鼻窦炎的药物为静脉注射液,其组分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05%-1.5%(重量)洁霉素 0.1%-6%(重量)其余为浓度 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为增强疗效,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05%-1.5%(重量)洁霉素 0.1%-6%(重量)氯霉素 0.1%-3%(重量)其余为浓度 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本发明药物中下列组份的最佳含量丁胺卡那0.2%-0.6%(重量)洁霉素 0.3%-2.5%(重量)氯霉素 0.25%-0.5%(重量)
本发明药物中的丁胺卡那对革兰士阴性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洁霉素对革兰士阳性病菌作用明显,氯霉素与洁霉素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本发明药物用药方式为静脉输液,可有效地作用于血管丰富的鼻内腔,一日一次,疗程为一至二周,配合体位疗法,治疗鼻窦炎的有效率达95%,临床治愈率在50%到85%之间,痛苦小,花钱少,见效快。
实施例1,以丁胺卡那0.05千克,洁霉素2.5千克和浓度0.9%的生理盐水97.45千克配制成鼻窦炎静脉注射剂。
实施例2,以丁胺卡那0.6千克,洁霉素0.4千克和浓度5%的葡萄糖99千克配制成鼻窦炎静脉注射剂。
实施例3,以丁胺卡那1.4千克,洁霉素5千克,氯霉素0.4千克,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93.2千克混合配制成鼻窦炎静脉注射剂。
实施例4,以丁胺卡那0.3千克,洁霉素1千克,氯霉素0.5千克,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98.2千克混合配制成鼻窦炎静脉注射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窦炎的药物,为静脉注射液,其组份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05%-1.5%(重量)洁霉素 0.1%-6%(重量)其余为浓度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其组分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0 5%-1.5%(重量)洁霉素 0.1%-6%(重量)氯霉素 0.1%-3%(重量)其余为浓度 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其组份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2%-0.6%(重量)洁霉素 0.3%-2.5%(重量)其余为浓度 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其组份及含量为丁胺卡那0.2%-0.6%(重量)洁霉素 0.3%-2.5%(重量)氯霉素 0.25%-0.5%(重量)其余为浓度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鼻窦炎静脉注射剂,由丁胺卡那、洁霉素、氯霉素与浓度0.9%的盐水或浓度5%-10%的葡萄糖,或含右旋糖苷6%(重量)的脉通液配制而成。具有用药痛苦少,疗效快,治愈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1/00GK1312079SQ01104168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3日
发明者张士军 申请人:张士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